Ⅰ 資料庫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在信息化時代,資料庫成為企業經營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經過了一個世紀的發展,目前資料庫行業已經進入到快速發展階段,非關系型的資料庫盛行,「數據上雲」新模式誕生,市場規模達到665億美元。未來,隨著海量數據的爆發,全球資料庫行業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000億美元。
資料庫成為企業經營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
在全球信息化的時代,資料庫已經逐漸成為了眾多企業經營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資料庫指的是一種用於存儲和管理擁有固定格式和結構數據的倉庫型數據管理系統。
資料庫這一行業技術發源並興起於美國,如今已經廣泛應用於全世界各企業之中。資料庫一般可分為關系型資料庫和非關系型資料庫。
關系型資料庫的基層單位是由二維的行列分部組成的表格,一個關系型資料庫往往可以涵蓋多個行列分部表格。表格中每一行分布代表了一條獨特的數據記錄,而各列則代表了同一數據記錄的不同特性。通過多種來源獲取的數據最後會通過抽取、轉化、載入後整合進一個數據倉庫之中。關系型資料庫根據其數據處理技術的不同又可以分為聯機事務型資料庫與聯機分析型資料庫。
非關系型資料庫是一個用於概括一切可供替代傳統關系型資料庫的開放式術語。非關系型資料庫同樣也可以通過嵌套類的方式將互有關系的數據存儲在同一結構當中。非關系型資料庫採用了更為靈活的數據結構,並且可以橫向到達多個處理器。以功能劃分,非關系型資料庫可以分為文檔型資料庫、鍵值型資料庫、列存儲資料庫、圖形資料庫四種。
非關系型的資料庫盛行,「數據上雲」新模式誕生
經歷了前兩個階段的發展,目前全球資料庫已經進入到了快速發展期,非關系型的資料庫盛行,「數據上雲」新模式誕生。2019年,全球資料庫行業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584億美元。2020年,全球信息化程度進一步提高,經營管理信息化、辦公模式自動化等均推動了整個全球資料庫行業的發展,2020年全球資料庫行業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665億美元。
註:2019年數據為Expert Market Research測算數據,2018和2020年數據為前瞻基於Expert Market Research數據同時根據行業當年及往年發展情況進行的測算。
海量數據爆發將驅動全球資料庫行業市場規模增長
在互聯網化趨勢下,各個行業數據量呈爆炸式增長。另外隨著數據大集中、數據挖掘、商業智能、協同作業等大數據處理技術的日趨成熟,數據價值呈指數上升趨勢。
根據IDC與浪潮聯合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隨著數據爆發式增長,到2025年全球大數據儲量將達到175ZB。前瞻預測,2026年全球大數據儲量將達到223ZB。
海量數據的爆發必將驅動整個全球資料庫行業市場的穩步增長,2026年全球資料庫行業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000億美元。
Ⅱ 「去IOE」7年 銀行IT架構國產化還需多久
7月底,農行(601288.SH)宣告成立金融 科技 子公司農銀金融 科技 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6億。目前已有11家銀行成立金融 科技 子公司,包括五家國有大行、五家股份行和一家城商行。新一家金融 科技 子公司的成立振奮市場,而國內銀行金融 科技 是否能夠與國際抗衡,是否能完成「進口替代」的話題再次浮出水面。
長久以來,IOE技術架構是銀行業的標准配置和唯一選擇,而在2013年之後,由於金融系統IT架構定價權和 游戲 規則控制在海外廠商手中,並且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高頻交易讓傳統系統不堪重負,銀行業也開始艱難謀求去IOE。
時隔7年,在金融 科技 助推下,銀行們通過自我研發去IOE仍在進行中,也有銀行依靠互聯網等外部力量以求快速實現IT架構國產化。
銀行業去IOE始於2013年左右。圖 站酷海洛
IOE,分別指IBM(國際商用機器公司)、Oracle(甲骨文)和EMC(易安信),三者分別是小型機、資料庫和高端存儲的領導廠商,一定程度上主導了企業的IT架構。它們組成的系統一度被視為大型金融企業後台的「黃金架構」。
中國銀行業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逐步實現電子化,陸續採用數據、操作、應用大集中的管理模式,即數據中心大集中時代,以革除各家分支行各自為政的弊病,實現網點和業務的數據集中。而IBM以其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裝機量在國內一枝獨秀。
當時,各類銀行爭相引進海外業務系統產品,實現流程改造和管理方式改革。
銀行業去IOE始於2013年左右。
一直以來,由於銀行業採用IOE為代表的IT基礎體系,使得如此重要的金融機構IT整體都處於海外廠商的控制之中。可想而知,如若存在技術漏洞,或被主動植入漏洞,或者是國與國之間產生矛盾,供應商被要求停止技術服務,則金融業暴露在安全風險之中。
因此,國家層面基於金融與信息安全的導向推動提出了去IOE的想法,2012年6月國務院發布《關於大力推進信息化發展和切實保障信息安全若干意見》(國發〔2012〕23號),金融監管部門也期望銀行逐年減輕對IOE的依賴程度。
盡管去IOE化在2014年、2015年就成為了金融 科技 領域的熱門話題,但是它的進展速度顯然沒有它的熱度上得快。
廣發證券研報顯示,去IOE在開始幾年在傳統銀行間開展得並不順利。
主要原因包括:第一,大型銀行當前集中處理的業務模式對於伺服器的穩定性要求極高。而IBM大型機/小型機的穩定性無人能及。其次,中小銀行採用開放式平台架構,可以不用IBM伺服器。但國產設備的性能、安全性、穩定性一直難以被信任。此外,伺服器、存儲、操作系統、資料庫等基礎設施層次相互依賴,難以單一替換。因此,過去5-10年,難以真正意義上撼動海外廠商在國內銀行業的地位。
金融壹賬通總經理助理、Gamma平台CEO區海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去IOE仍是銀行業頭疼的問題。「因為金融是國家與 社會 最重要的一個穩定因素,銀行業內部使用的技術中IOE佔比非常高,如何去IOE對於銀行業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區海鷹表示,去IOE只能「小步慢走」式遷移,而且這個工作量非常大。應用層、硬體層遷移已經非常耗費精力,而底層的改變要用到全部國產的伺服器、網路,難度可想而知,「估計這個改造本身就是5-10年的工作」。
2019年10月,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的《中國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調查研究報告》顯示,參與調研的75%的銀行已經或正在啟動數字化轉型。這其中,不少銀行通過自行研發實現了國產化架構支撐關鍵業務。
據微眾銀行年報披露,截至2018年底,微眾銀行已建成229個關鍵系統,1202個子系統。依靠分布式架構及開源技術的深度應用,行內系統成功支持了年內億級客戶量、億級日交易量,達到國有大型銀行同等規模。與此同時,行內賬戶運維成本持續下降45%。
今年5月,陸金所也宣布去「O」已經完成95%,預計到今年中實現開源資料庫的完全替代。陸金所選擇了MySQL的開放式架構作為Oracle核心資料庫的替代方案。經測算,完全「去O」之後,系統軟硬體成本將節約近90%。
如果說,微眾銀行等互聯網銀行實現去IOE更為輕車熟路,那麼更多的銀行通過外部合作,來降低對海外廠商的依賴,近年來尤其實現提速。
2019年5月,華為正式面向全球推出了GaussDB資料庫,其GaussDB OLTP資料庫已在招商銀行綜合支付交易系統成功上線投產,也已在工商銀行內上線投產。同月,達夢發布DM8.0,10月23日,該新核心系統所引入的達夢資料庫正式通過湖北銀行項目方的驗收。
去年10月,螞蟻金服OceanBase登頂TPC-C,這是國產資料庫首破OLTP的benchmark世界紀錄。OceanBase落地西安銀行,西安銀行完成實施互聯網金融業務平台MySQL資料庫、互聯網交易資金存管平台Oracle資料庫向OceanBase分布式資料庫的完整遷移。同月,中興GoldenDB成功幫助中信銀行替換DB2,換「心」後的中信銀行信用卡核心交易系統對外投產,這是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的首例。11月,騰訊宣布開源TBase資料庫,TDSQL資料庫落地張家港農商銀行新一代核心業務系統。
對於互聯網金融公司和銀行的 科技 子公司在去IOE領域的競爭,一位金融 科技 業內人士認為,互聯網 科技 公司的 科技 創新能力確實非常強,而且也有很大的服務C端用戶的規模。銀行業尤其是大行金融 科技 子公司從純技術的角度與互聯網公司旗鼓相當,但是互聯網公司本身自帶流量,具有很大的優勢。
但上述人士坦言,資料庫市場被國外廠商壟斷,自研企業實力與Oracle仍有一定差距。智研咨詢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資料庫市場深度分析及未來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資料庫軟體市場規模為139.25億元,其中,關系型資料庫規模約118.36,佔比約85%。Oracle資料庫關系型資料庫市場份額超過46%,占資料庫市場約39.1%。
國產資料庫方面,既有傳統大學成立的資料庫企業,包括人大金倉、武漢達夢、神舟通用、南大通用、山東瀚高等,也有近幾年主要以阿里、騰訊、華為為代表的企業研發也加快了追趕腳步。
從國產資料庫的技術來源看,國產關系型資料庫多源自或者借鑒開源MySQL、PostgreSQL等資料庫及其變種,或收購商業源碼(例如Informix)+自研的方式,大數據平台多源自或直接整合開源大數據生態組件,純自研的國產資料庫較少,資料庫種類不夠豐富,核心競爭力亟待突破。
更多內容請下載21 財經 APP
Ⅲ 一直很熱鬧的資料庫領域,有哪些事情讓你感覺眼前一亮
、多媒體資料庫
這類資料庫主要存儲與多媒體相關的數據,如聲音、圖像和視頻等數據。多媒體數據最大的特點是數據連續,而且數據量比較大,存儲需要的空間較大。
搜狗問問
2、移動資料庫
該類資料庫是在移動計算機系統上發展起來的,如筆記本電腦、掌上計算機等。該資料庫最大的特點是通過無線數字通信網路傳輸的。移動資料庫可以隨時隨地地獲取和訪問數據,為一些商務應用和一些緊急情況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3、資料庫技術在多媒體技術方面的應用。
相對比傳統的資料庫技術,這種結合了多媒體技術的資料庫,以多媒體技術的優勢使得數據界面的豐富化並對於兩者結合所可能帶來的相關技術問題給予了充分解決,相關資料庫方面的安全性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多媒體資料庫設計中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用戶介面支持方面、資料庫組織與存儲方面、媒體種類增加方面信息的分布影響方面。
4、信息檢索系統
信息檢索就是根據用戶輸入的信息,從資料庫中查找相關的文檔或信息,並把查找的信息反饋給用戶。信息檢索領域和資料庫是同步發展的,它是一種典型的聯機文檔管理系統或者聯機圖書目錄。
Ⅳ 國內做分布式資料庫開發的現狀如何
基礎軟體創業其實我覺得是個好生意,尤其是資料庫,但是前提是確實在技術上有所創新,這么一來技術壁壘就巨高,這就是護城河。如果只是去模仿 Oracle,是沒有太大前途的(當然靠關系那種就另說了,反正我本人不認為這樣是正確的價值觀),想想人家 O 記在這個領域做了 30 年,你走人家的老路憑什麼幹得動人家? 目前來說我覺得之所以國內還沒有太大成功的公司涌現說到底還是因為技術不行或者路子不對或者客戶的歷史包袱太重,拿個 Hadoop 改改就是大數據了嗎?真正的 OLTP 業務敢碰嗎?所以就造成了做項目掙快錢攢方案搞數據分析的公司扎堆,真正在 OLTP 端的創新沒人敢碰。另外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國內幾乎沒人懂開源。最近幾年重要的基礎軟體創新都在開源社區,比如 Docker / Kubenetes (Mesos) / Spark ...憑一個公司的力量是很難跟上社區的發展速度的。國內的大多數開源項目不管是代碼質量,用心程度,設計的視野上都太弱了,連最基本的英文交流都很少有開源項目注意,更不用說生態了。不過,還是有希望的,至少學術界最近幾年的進展,讓我們看到了在分布式 OLTP 系統 (NewSQL) 上的一些希望,而且這塊在全球范圍內都是一個藍海。基於這個背景,我們創立了 PingCAP,從零開始拋開一切歷史包袱去實現一個全新的資料庫 TiDB,TiDB 的目標就是瞄準世界頂級的通用分布式資料庫開源項目和未來的行業標准去的。雖然這個東西確實很難, 但我也不覺得我們會比矽谷的頂級基礎軟體公司差:),不客氣的講,我們在這個領域也遠遠走到了各個友商的前面,另外一方面如果不難也沒有做它的價值,如果未來的資料庫還是需要像現在分庫分表中間件 Oracle,我覺得就太無趣了。就說一個 Cloud-Native,目前來說基本沒有 OLTP 的資料庫能搞定。
Ⅳ 一場替換傳統資料庫的行動正在全球范圍悄然進行
隨著全球各大 科技 巨頭的競相加入,開源軟體技術已經活躍在各個信息技術領域當中。其中,大數據生態成為開源技術的直接受益者。開源技術適用於龐雜的數據管理系統,帶來敏捷、高效、可擴展以及可自控的管理能力,並幫助企業降低IT建設及維護成本。2018年雙11當天,阿里雲原生資料庫PolarDB輕松應對了0點0分0秒瞬時提升122倍的數據洪峰。Netflix也採用自研開源架構Metacat將海量數據集合成一個「單一」的數據倉庫,大幅提升管理能效。
當前,我國有越來越多的企業、人才加入到開源社區,貢獻力也「後來居上」,共同推進開源項目、開源生態的繁榮和可持續發展。
大數據生態成為開源技術重大「受益者」
近年來,在互聯網服務、多媒體以及科學研究等多個領域,都可見到大數據的身影。在大數據時代,不斷增長的數據量、快速處理數據的需求以及數據類型、結構和來源的多樣性給資料庫敏捷、高效、可擴展性以及個性化管理帶來了全新挑戰。
開源技術賦能了大數據生態的高質量發展。賽迪智庫信息化和軟體服務業所博士蒲松濤表示,經過了數十年的發展,開源軟體和開源工具已經應用到了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各個環節,基於開源軟體,企業可以快速構建大數據應用平台,提供豐富的大數據開發和應用工具。
當前,幾乎各種規模的企業都在使用開源軟體和工具做大數據處理和基於數據的預測分析。開源界也涌現出了Hadoop、OpenStack、OpenShift、Maprece、docker等引領行業技術創新方向的重量級開源項目。
華泰人壽基於OpenShift架構打造易於管理的新IT系統,以提升企業競爭力,實現業務數字化轉型。在基礎設施上,引入紅帽OpenShift容器雲解決方案和紅帽Ceph分布式存儲。通過將保險業務上docker雲,實現華泰人壽業務的彈性伸縮和快速上線,加速其互聯網保險項目快速落地。
美國知名在線影片租賃提供商Netflix也採用了大數據發現服務的開源框架Metacat。由於Netflix的數據倉庫由許多大型的數據集組成,為了確保數據平台能夠基臘橫跨這些數據集成為一個「單一」的數據倉庫,Netflix開發的元數據服務Metacat,能讓數據的發生、發現、處理和管理變得更加快捷高效、處理搏逗滑精度大幅提升;同時還可兼容Spark、Presto、Pig和Hive架構。Netflix軟體架構師Ajoy Majumdar指出,開放開源是身為技術公司的競爭戰略,既能夠將自己的解決方案建立為行業標准和最佳實踐,又能建立Netflix的技術品牌,還能從共享生態中獲得反饋輸入並受益。
事實上,推動大數據應用高質量發展的主流開源平台還有很多,例如Spark、Shark、Bagel等。蒲松濤表示,這些開源平台大幅降低應用門檻,有效幫助企業實現工業級應用,進而帶動各行業大規模部署。此外,大數據還涌現出了一批開源支線平台。其中,Storm完全擺脫了經典的MapRece架構,重新設計了一個適用於流式計算的架構,以數據流為驅動觸發計算,計算時效性高,適應有向無環圖計算拓撲的設計,計算方式較為靈活,在業界得到了一定的部署應用。
開源社區供需「雙贏」中國力量已崛起
開源社區的建立為推動開源軟體發展、構建行業競爭優勢做出突出貢獻,隊伍的壯大需要每一位使用者持續不斷的貢獻智慧,以實現真正的「共贏」。開源的發展歷程中,極客、大公司、商業顛覆者輪番登場,開源技術的訴求也從商業驅動向生態驅動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廖湘科指出,開源是軟體創新技術的主要來源,是生態抓手,而非贏利的切入點。
開源軟體的「共享和貢獻」機制吸引了眾多開發者的參與,給了每一位開發者「顛覆 游戲 規則」的權利。有了這種生態的加持,信息技術將被快速推進,各個參與者將持續獲利。對此,李飛飛表示,開源生態的受益者是開源技術的需求側和供給側雙方。從供給側角度來看,參與的人越多,思維碰撞而引發的迭代演進就會越快;從需求側角度來看,各個企業不僅可以免除被閉源系統「技術指攜綁定」,還可以在開源社區實現資料庫技術遷移,企業還可針對企業技術特徵進行資料庫的個性定製化,實現大量的應用和代碼的改造且系統間互相兼容。
中國開源軟體推進聯盟副 主席 兼秘書長劉澎在PostgreSQL .CN 2019上表示,當前國內越來越多的企業為開源做出重要貢獻,我國的開源實力已經崛起。以華為、阿里等為代表的開源軟體開發者已經逐漸與亞馬遜、微軟站到了同一高度,實現了從「使用者」到「引領者」的身份轉變。
目前,中國企業在Linux基金會中有1個白金會員(華為),1個金牌會員(阿里雲)和數十家銀牌會員(包括騰訊、中國移動、聯想等)。華為在多個開源社區貢獻排名前列。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認為,華為是開源軟體的優秀開發代表,通過引進、消化,實現創新發展,進而貢獻給整個開源社區。
阿里雲也成為 游戲 規則的重要改變者和全球雲資料庫領跑者之一。2018年,阿里雲資料庫成功進入Gartner資料庫魔力象限,這是該榜單首次出現中國公司。近日,Gartner發布的全球雲資料庫市場份額榜單中,阿里雲位居第三,超越了Oracle、IBM和谷歌。5月21日,阿里雲提供傳統資料庫一鍵遷移上雲能力,可以幫助企業將線下的MySQL、PostgreSQL和Oracle等資料庫輕松上雲,最快數小時內遷移完成。李飛飛表示,阿里雲自研的PolarDB雲原生資料庫的分布式存儲架構具有一寫多度、計算與存儲分離等優勢,幫助淘寶交易平台應對了雙11當天瞬時提升122倍的數據洪峰。
此外,國內還有包括網路、浪潮、瀚高等在內的眾多企業積極參與並貢獻到開源社區當中。人工智慧、自動駕駛等新興信息技術也成為開源項目的重要應用領域。
Ⅵ 資料庫的發展趨勢和發展前景
數據挖掘、海量存儲、數據倉庫、智能商務運算、高性能並發管理與控制
主流產品的發展現狀
資料庫管理系統經歷了30多年的發展演變,已經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發展成了一門內容豐富的學科,形成了總量達數百億美元的一個軟體產業。根據Gartner Dataquest公司的調查,2000年國際資料庫市場銷售總額達88億美元,比1999年增長10%。根據CCID的報告,2000年的中國資料庫管理系統市場銷售總額達24.8億元,比1999年增長了41.7%,占軟體市場總銷售額的10.8%。可見,資料庫已經發展成為一個規模巨大、增長迅速的市場。
目前,市場上具有代表性的資料庫產品包括Oracle公司的Oracle、IBM公司的DB2以及微軟的SQL Server等。在一定意義上,這些產品的特徵反映了當前資料庫產業界的最高水平和發展趨勢。因此,分析這些主流產品的發展現狀,是我們了解資料庫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
關系資料庫技術仍然是主流
關系資料庫技術出現在20世紀70年代、經過80年代的發展到90年代已經比較成熟,在90年代初期曾一度受到面向對象資料庫的巨大挑戰,但是市場最後還是選擇了關系資料庫。無論是Oracle公司的Oracle 9i、IBM公司的DB2、還是微軟的SQL Server等都是關系型資料庫。Gartner Dataquest的報告顯示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RDBMS)的市場份額最大, 2000年RDBMS的市場份額占整個資料庫市場的80%,這個比例比1999年增長了15%。這組數據充分說明RDBMS仍然是當今最為流行的資料庫軟體。當前,由於互聯網應用的興起,XML格式的數據的大量出現,學術界有一部分學者認為下一代資料庫將是支持XML模型的新型的資料庫。作者對此持否定態度,認為關系技術仍然是主流,無論是多媒體內容管理、XML數據支持、還是復雜對象支持等都將是在關系系統內核技術基礎上的擴展。
產品形成系列化
一方面,Web和數據倉庫等應用的興起,數據的絕對量在以驚人的速度迅速膨脹;另一方面,移動和嵌入式應用快速增長。針對市場的不同需求,資料庫正在朝系列化方向發展。例如IBM公司的DB2通用資料庫產品包括了從高端的企業級並行資料庫伺服器,到移動端產品DB2 Everywhere的一整套系列。從支持平台看,今天的DB2已經不再是大型機上的專有產品,它支持目前主流的各種平台,包括Linux和Windows NT。此外,它還有各種中間件產品,如DB2 Connect、DB2 Datajointer、DB2 Replication等,構成了一個龐大的資料庫家族。
支持各種互聯網應用
資料庫管理系統是網路經濟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支持Internet(甚至於Mobile Internet)資料庫應用已經成為資料庫系統的重要方面。例如,Oracle公司從8版起全面支持互聯網應用,是互聯網資料庫的代表。微軟公司更是將SQL Server作為其整個.NET計劃中的一個重要的成分。對於互聯網應用,由於用戶數量是無法事先預測的,這就要求資料庫相比以前擁有能處理更大量的數據以及為更多的用戶提供服務的能力,也就是要擁有良好的可伸縮性及高可用性。此外,互聯網提供大量以XML格式數據為特徵的半結構化數據,支持這種類型的數據的存儲、共享、管理、檢索等也是各資料庫廠商的發展方向。
向智能化集成化方向擴展
資料庫技術的廣泛使用為企業和組織收集並積累了大量的數據。數據豐富知識貧乏的現實直接導致了聯機分析處理(OLAP)、數據倉庫(Data Warehousing)和數據挖掘(Data Mining)等技術的出現,促使資料庫向智能化方向發展。同時企業應用越來越復雜,會涉及到應用伺服器、Web伺服器、其它資料庫、舊系統中的應用以及第三方軟體等,資料庫產品與這些軟體是否具有良好集成性往往關繫到整個系統的性能。Oracle公司的Oracle 9i 產品包括了OLAP、數據挖掘、ETL工具等一套完整的BI(商業智能)支持平台,中間件產品與其核心資料庫具有緊密集成的特性,Oracle Application Server 增加的一項關鍵功能是高速緩存特性,該特性可以將數據從資料庫卸載到應用伺服器,加速 Web用戶對數據的訪問速度。IBM 公司也把BI套件作為其資料庫的一個重點來發展。微軟認為商務智能將是其下一代主要的利潤點。
資料庫技術的發展趨勢
數據、計算機硬體和資料庫應用,這三者推動著資料庫技術與系統的發展。資料庫要管理的數據的復雜度和數據量都在迅速增長;計算機硬體平台的發展仍然實踐著摩爾定律;資料庫應用迅速向深度、廣度擴展。尤其是互聯網的出現,極大地改變了資料庫的應用環境,向資料庫領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技術挑戰。這些因素的變化推動著資料庫技術的進步,出現了一批新的資料庫技術,如Web資料庫技術、並行資料庫技術、數據倉庫與聯機分析技術、數據挖掘與商務智能技術、內容管理技術、海量數據管理技術等。限於篇幅,本文不可能逐一去展開來闡述這些方面的變化,只是從這些變化中歸納出資料庫技術發展呈現出的突出特點。
「四高」 即DBMS具有高可靠性、高性能、高可伸縮性和高安全性。資料庫是企業信息系統的核心和基礎,其可靠性和性能是企業領導人非常關心的問題。因為,一旦宕機會給企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甚至會引起法律的糾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證券交易系統,如果在一個行情來臨的時候,由於交易量的猛增,造成資料庫系統的處理能力不足,導致資料庫系統崩潰,將會給證券公司和股民造成巨大的損失。在我國計算機應用的早期,由於計算機系統還不是企業運營必要的成分,人們對資料庫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而且為了經費上的節約常常採用一些低層次的數據管理軟體,如dBASE等,或者盜版的軟體。但是,隨著信息化進程的深化,計算機系統越來越成為企業運營的不可缺少的部分,這時,資料庫系統的穩定和高效是必要的條件。在互聯網環境下還要考慮支持幾千或上萬個用戶同時存取和7x24小時不間斷運行的要求,提供聯機數據備份、容錯、容災以及信息安全措施等。
事實上,資料庫系統的穩定和高效也是技術上長久不衰的追求。此外,從企業信息系統發展的角度上看,一個系統的可擴展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由於業務的擴大,原來的系統規模和能力已經不再適應新的要求的時候,不是重新更換更高檔次的機器,而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新的設備,如處理器、存儲器等,從而達到分散負載的目的。數據的安全性是另一個重要的課題,普通的基於授權的機制已經不能滿足許多應用的要求,新的基於角色的授權機制以及一些安全功能要素,如存儲隱通道分析、標記、加密、推理控制等,在一些應用中成為切切實實的需要。
「互聯」 指資料庫系統要支持互聯網環境下的應用, 要支持信息系統間「互聯互訪」,要實現不同資料庫間的數據交換和共享,要處理以XML類型的數據為代表的網上數據,甚至要考慮無線通訊發展帶來的革命性的變化。與傳統的資料庫相比,互聯網環境下的資料庫系統要具備處理更大量的數據以及為更多的用戶提供服務的能力,要提供對長事務的有效支持,要提供對XML類型數據的快速存取的有效支持。
「協同」 面向行業應用領域要求,在DBMS核心基礎上,開發豐富的資料庫套件及應用構件,通過與製造業信息化、電子政務等領域應用套件捆綁,形成以DBMS為核心的面向行業的應用軟體產品家族。滿足應用需求,協同發展資料庫套件與應用構件,已成為當今資料庫技術與產品發展的新趨勢。規劃中的Oracle 11i的主要擴展方面據稱主要也是各種面向應用套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