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資料庫如何優化
body{
line-height:200%;
}
如何優化MySQL資料庫
當MySQL資料庫邂逅優化,它有好幾個意思,今天我們所指的是性能優化。
我們究竟該如何對MySQL資料庫進行優化呢?下面我就從MySQL對硬體的選擇、Mysql的安裝、my.cnf的優化、MySQL如何進行架構設計及數據切分等方面來說明這個問題。
1.伺服器物理硬體的優化
1)磁碟(I/O),MySQL每一秒鍾都在進行大量、復雜的查詢操作,對磁碟的讀寫量可想而知,所以推薦使用RAID1+0磁碟陣列,如果資金允許,可以選擇固態硬碟做RAID1+0;
2)cpu對Mysql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建議選擇運算能力強悍的CPU。
2.MySQL應該採用編譯安裝的方式
MySQL資料庫的線上環境安裝,我建議採取編譯安裝,這樣性能會較大的提升。
3.MySQL配置文件的優化
1)skip
-name
-resolve,禁止MySQL對外部連接進行DNS解析,使用這一選項可以消除MySQL進行DNS解析的時間;
2)back_log
=
384,back_log指出在MySQL暫時停止響應新請求之前,短時間內的多少個請求可以被存在堆棧中,對於Linux系統而言,推薦設置小於512的整數。
3)如果key_reads太大,則應該把my.cnf中key_buffer_size變大,保持key_reads/key_read_requests至少在1/100以上,越小越好。
4.MySQL上線後根據status狀態進行適當優化
1)打開慢查詢日誌可能會對系統性能有一點點影響,如果你的MySQL是主-從結構,可以考慮打開其中一台從伺服器的慢查詢日誌,這樣既可以監控慢查詢,對系統性能影響也會很小。
2)MySQL伺服器過去的最大連接數是245,沒有達到伺服器連接數的上限256,應該不會出現1040錯誤。比較理想的設置是:Max_used_connections/max_connections
*
100%
=85%
5.MySQL資料庫的可擴展架構方案
1)MySQL
cluster,其特點為可用性非常高,性能非常好,但它的維護非常復雜,存在部分Bug;
2)DRBD磁碟網路鏡像方案,其特點為軟體功能強大,數據可在底層塊設備級別跨物理主機鏡像,且可根據性能和可靠性要求配置不同級別的同步。
❷ 資料庫性能優化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包括網路、硬體、操作系統、資料庫參數和應用程序。
資料庫的優化通常可以通過對網路、硬體、操作系統、資料庫參數和應用程序的優化來進行。最常見的優化手段就是對硬體的升級。
根據統計,對網路、硬體、操作系統、資料庫參數進行優化所獲得的性能提升,全部加起來只佔資料庫系統性能提升的40%左右,其餘的60%系統性能提升來自對應用程序的優化。許多優化專家認為,對應用程序的優化可以得到80%的系統性能的提升。
資料庫性能優化法則歸納為5個層次:
1、減少數據訪問(減少磁碟訪問)
2、返回更少數據(減少網路傳輸或磁碟訪問)
3、減少交互次數(減少網路傳輸)
4、減少伺服器CPU開銷(減少CPU及內存開銷)
5、利用更多資源(增加資源)
由於每一層優化法則都是解決其對應硬體的性能問題,所以帶來的性能提升比例也不一樣。傳統資料庫系統設計是也是盡可能對低速設備提供優化方法,因此針對低速設備問題的可優化手段也更多,優化成本也更低。
任何一個SQL的性能優化都應該按這個規則由上到下來診斷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而不應該首先想到的是增加資源解決問題。
❸ 資料庫優化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優化
1、sql語句來的執行計劃是源否正常。
2、減少應用和資料庫的交互次數、同一個sql語句的執行次數。
3、資料庫實體的碎片的整理(特別是對某些表經常進行insert和delete動作,尤其注意,索引欄位為系列欄位、自增長欄位、時間欄位,對於業務比較頻繁的系統,最好一個月重建一次)。 4、減少表之間的關聯,特別對於批量數據處理,盡量單表查詢數據,統一在內存中進行邏輯處理,減少資料庫壓力(java處理批量數據不可取,盡量用c或者c++ 進行處理,效率大大提升)。
5、對訪問頻繁的數據,充分利用資料庫cache和應用的緩存。
6、數據量比較大的,在設計過程中,為了減少其他表的關聯,增加一些冗餘欄位,提高查詢性能。
❹ 資料庫該如何優化
資料庫優化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結構層: web伺服器採用負載均衡伺服器,mysql伺服器採用主從復制,讀寫分離
2.儲存層: 採用合適的存儲引擎,採用三範式
3.設計層: 採用分區分表,索引,表的欄位採用合適的欄位屬性,適當的採用逆範式,開啟mysql緩存
4.sql語句層:結果一樣的情況下,採用效率高,速度快節省資源的sql語句執行
❺ 淺談資料庫查詢優化的幾種思路
應盡量避免全表掃描,首先應考慮在 where 及 order by ,group by 涉及的列上建立索引
可以幫助選擇更好的索引和優化查詢語句, 寫出更好的優化語句。 通常我們可以對比較復雜的尤其是涉及到多表的 SELECT 語句, 把關鍵字 EXPLAIN 加到前面, 查看執行計劃。例如: explain select * from news;
用具體的欄位列表代替「*」 , 不要返回用不到的任何欄位。
mysql innodb上的理解。
1,不需要的欄位會增加數據傳輸的時間,即使mysql伺服器和客戶端是在同一台機器上,使用的協議還是tcp,通信也是需要額外的時間。
2,要取的欄位、索引的類型,和這兩個也是有關系的。舉個例子,對於user表,有name和phone的聯合索引,select name from user where phone= 12345678912 和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phone= 12345678912 ,前者要比後者的速度快,因為name可以在索引上直接拿到,不再需要讀取這條記錄了。
3,大欄位,例如很長的varchar,blob,text。准確來說,長度超過728位元組的時候,會把超出的數據放到另外一個地方,因此讀取這條記錄會增加一次io操作。
比如from_unixtime(create_time) = 』2014-05-29』就不能使用到索引,原因很簡單,b+樹中存的都是數據表中的欄位值,但進行檢索時,需要把所有元素都應用函數才能比較,顯然成本太大。所以語句應該寫成create_time = unix_timestamp(』2014-05-29』);
使用 procere analyse()函數對表進行分析, 該函數可以對表中列的數據類型提出優化建議。 能小就用小。 表數據類型第一個原則是: 使用能正確的表示和存儲數據的最短類型。 這樣可以減少對磁碟空間、 內存、 cpu 緩存的使用。
使用方法: select * from 表名 procere analyse();
通過拆分表可以提高表的訪問效率。 有 2 種拆分方法
1.垂直拆分
把主鍵和一些列放在一個表中, 然後把主鍵和另外的列放在另一個表中。 如果一個表中某些列常用, 而另外一些不常用, 則可以採用垂直拆分。
2.水平拆分
根據一列或者多列數據的值把數據行放到二個獨立的表中。
創建中間表, 表結構和源表結構完全相同, 轉移要統計的數據到中間表, 然後在中間表上進行統計, 得出想要的結果。
選擇多核和主頻高的 CPU。
使用更大的內存。 將盡量多的內存分配給 MYSQL 做緩存。
4.3.1 使用磁碟陣列
RAID 0 沒有數據冗餘, 沒有數據校驗的磁碟陳列。 實現 RAID 0至少需要兩塊以上的硬碟, 它將兩塊以上的硬碟合並成一塊, 數據連續地分割在每塊盤上。
RAID1 是將一個兩塊硬碟所構成 RAID 磁碟陣列, 其容量僅等於一塊硬碟的容量, 因為另一塊只是當作數據「鏡像」。使用 RAID-0+1 磁碟陣列。 RAID 0+1 是 RAID 0 和 RAID 1 的組合形式。 它在提供與 RAID 1 一樣的數據安全保障的同時, 也提供了與 RAID 0 近似的存儲性能。
4.3.2 調整磁碟調度演算法
選擇合適的磁碟調度演算法, 可以減少磁碟的尋道時間
對 MySQL 自身的優化主要是對其配置文件 my.cnf 中的各項參數進行優化調整。 如指定 MySQL 查詢緩沖區的大小, 指定 MySQL 允許的最大連接進程數等。
它的作用是存儲 select 查詢的文本及其相應結果。 如果隨後收到一個相同的查詢, 伺服器會從查詢緩存中直接得到查詢結果。 查詢緩存適用的對象是更新不頻繁的表, 當表中數據更改後, 查詢緩存中的相關條目就會被清空。
❻ 資料庫性能優化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包括網路、硬體、操作系統、資料庫參數和應用程序。
資料庫的優化通常可以通過對網路、硬體、操作系統、資料庫參數和應用程序的優化來進行。最常見的優化手段就是對硬體的升級。
根據統計,對網路、硬體、操作系統、資料庫參數進行優化所獲得的性能提升,全部加起來只佔資料庫系統性能提升的40%左右,其餘的60%系統性能提升來自對應用程序的優化。許多優化專家認為,對應用程序的優化可以得到80%的系統性能的提升。
資料庫性能優化法則歸納為5個層次:
1、減少數據訪問(減少磁碟訪問)
2、返回更少數據(減少網路傳輸或磁碟訪問)
3、減少交互次數(減少網路傳輸)
4、減少伺服器CPU開銷(減少CPU及內存開銷)
5、利用更多資源(增加資源)
由於每一層優化法則都是解決其對應硬體的性能問題,所以帶來的性能提升比例也不一樣。傳統資料庫系統設計是也是盡可能對低速設備提供優化方法,因此針對低速設備問題的可優化手段也更多,優化成本也更低。
任何一個SQL的性能優化都應該按這個規則由上到下來診斷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而不應該首先想到的是增加資源解決問題。
❼ 如何對資料庫性能進行優化
1.資料庫I/O方面硬體性能
最有可能影響性能的是磁碟和網路吞吐量。解決辦法:
擴大虛擬內存,並保證有足夠可以擴充的空間
把資料庫伺服器上的不必要服務關閉掉
把SQL資料庫伺服器的吞吐量調為最大
2.調整資料庫
若對該表的查詢頻率比較高,則建立索引。
分區(如MySQL,按時間分區)
盡量使用固定長度欄位和限制欄位長度(如 varchar(10))優勢:
降低物理存儲空間
提高資料庫處理速度
附帶校驗資料庫是否合法功能
3.使用存儲過程
應用程序的實現過程中,能夠採用存儲過程實現的對資料庫的操作盡量通過存儲過程來實現。
因為存儲過程是存放在資料庫伺服器上的一次性被設計、編碼、測試,並被再次使用,需要執行該任務的應用可以簡單地執行存儲過程,並且只返回結果集或者數值。
這樣不僅可以使程序模塊化,同時提高響應速度,減少網路流量,並且通過輸入參數接受輸入,使得在應用中完成邏輯的一致性實現。
4.SQL語句方面
建立查詢條件索引僅僅是提高速度的前提條件,響應速度的提高還依賴於對索引的使用。不良的SQL往往來自於不恰當的索引設計、不充份的連接條件和不可優化的where子句。
優化sql語句,減少比較次數
限制返回條目數(mysql中使用limit)
5.Java方面
盡可能的少創造對象
合理擺正系統設計的位置。大量數據操作,和少量數據操作一定是分開的。
合理利用內存,有的數據要緩存。讓數據流起來,而不是全部讀到內存再處理,而是邊讀取邊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