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編程大全 > tcpip網路入門pdf

tcpip網路入門pdf

發布時間:2023-01-11 18:02:41

Ⅰ 簡述什麼是TCP/IP網路協議 以及ip地址與域名的表現形式

TCP/IP是「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簡寫,中文譯名為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路協議, TCP/IP(傳輸控制協議/網間協議)是一種網路通信協議,它規范了網路上的所有通信設備,尤其是一個主機與另一個主機之間的數據往來格式以及傳送方式。TCP/IP是INTERNET的基礎協議,也是一種電腦數據打包和定址的標准方法。
ip地址是數字組成的,域名是文字表達,一般來說人們會選擇用文字表達來訪問網址,而不是用用一個長的數字串

Ⅱ 關於TCP/IP學習的書籍

TCP/IP協議詳解---最好最權威的TCPIP協議書籍
目 錄
譯者序
前言
第一部分 TCP/IP基礎
第1章 開放式通信模型簡介 1
1.1 開放式網路的發展 1
1.1.1 通信處理層次化 2
1.1.2 OSI參考模型 3
1.1.3 模型的使用 5
1.2 TCP/IP參考模型 7
1.3 小結 7
第2章 TCP/IP和Internet 8
2.1 一段歷史 8
2.1.1 ARPANET 8
2.1.2 TCP/IP 9
2.1.3 國家科學基金會(NSF) 9
2.1.4 當今的Internet 12
2.2 RFC和標准化過程 12
2.2.1 獲得RFC 13
2.2.2 RFC索引 13
2.2.3 有關RFC的幽默 13
2.3 Internet服務簡介 13
2.3.1 Whois和Finger 14
2.3.2 文件傳輸協議 14
2.3.3 Telnet 14
2.3.4 Email 14
2.3.5 WWW 14
2.3.6 USENET News 15
2.4 Intranet和Extranet概覽 15
2.4.1 Intranet 15
2.4.2 將Intranet對外開放 16
2.5 Internet的明天 16
2.5.1 下一代Internet(NGI) 16
2.5.2 超速骨幹網服務 16
2.5.3 Internet2(I2) 17
2.6 Internet管理組織 17
2.6.1 Internet協會 17
2.6.2 Internet體系結構組 17
2.6.3 Internet工程任務組 17
2.6.4 Internet工程指導組 17
2.6.5 Internet編號管理局 18
2.6.6 Internet名字和編號分配組織
(ICANN) 18
2.6.7 Internet網路信息中心和其他注
冊組織 18
2.6.8 RFC編輯 18
2.6.9 Internet服務提供商 18
2.7 小結 19
第3章 TCP/IP概述 20
3.1 TCP/IP的優點 20
3.2 TCP/IP的層和協議 21
3.2.1 體系結構 21
3.2.2 傳輸控制協議 21
3.2.3 IP協議 23
3.2.4 應用層 25
3.2.5 傳輸層 25
3.2.6 網路層 25
3.2.7 鏈路層 25
3.3 遠程登錄(Telnet) 25
3.4 文件傳輸協議(FTP) 25
3.5 普通文件傳輸協議(TFTP) 26
3.6 簡單郵件傳輸協議(SMTP) 26
3.7 網路文件系統(NFS) 26
3.8 簡單網路管理協議(SNMP) 27
3.9 TCP/IP和系統結合 27
3.10 內部網概述 28
3.11 小結 28
第二部分 命名和定址
第4章 IP網路中的名字和地址 29
4.1 IP定址 29
4.1.1 二進制和十進制數 30
4.1.2 IPv4地址格式 30
4.2 子網的出現 34
4.2.1 分子網 35
4.2.2 可變長子網掩碼(VLSM) 37
4.3 無類域前路由(CIDR) 38
4.3.1 無類地址 38
4.3.2 強化路由匯聚 39
4.3.3 超網化 39
4.3.4 CIDR怎樣工作 39
4.3.5 公共地址空間 40
4.3.6 RFC 1597和1918 40
4.4 小結 40
第5章 ARP和RARP 41
5.1 使用地址 41
5.1.1 子網定址 41
5.1.2 IP地址 43
5.2 使用地址解析協議 44
5.2.1 ARP cache 45
5.2.2 代理ARP 47
5.2.3 反向地址解析協議 47
5.3 使用ARP命令 47
5.4 小結 47
第6章 DNS:名字伺服器 48
6.1 域名系統概述 48
6.2 授權局 50
6.3 DNS分布資料庫 50
6.4 域和區 50
6.5 Internet頂級域 51
6.6 選擇一個域名伺服器 52
6.7 名字服務解析過程 52
6.7.1 遞歸查詢 52
6.7.2 疊代查詢 52
6.8 高速緩存 52
6.9 反向解析(Pointer)查詢 52
6.10 DNS安全 52
6.11 資源記錄 53
6.12 小結 54
第7章 WINS 55
7.1 NetBIOS 55
7.2 NetBIOS名字解析 57
7.3 動態NetBIOS名字解析 58
7.3.1 使用WINS的優點 58
7.3.2 WINS如何工作 59
7.3.3 配置WINS客戶機 60
7.3.4 為代理配置WINS 60
7.3.5 配置NT 4.0系統 61
7.3.6 配置Windows 95或Windows 98
系統 61
7.4 安裝WINS伺服器 61
7.5 WINS管理和維護 62
7.5.1 加入靜態表項 62
7.5.2 維護WINS資料庫 63
7.5.3 備份WINS資料庫 65
7.5.4 備份WINS注冊項 65
7.5.5 恢復WINS資料庫 65
7.5.6 壓縮WINS資料庫 66
7.5.7 WINS復制參與者 66
7.5.8 WINS實現建議 67
7.6 集成WINS和DNS名字解析服務 67
7.7 DHCP服務WINS選項 67
7.8 通過LMHOSTS進行NetBIOS名字
解析 68
7.9 小結 69
第8章 地址發現協議(BOOTP和DHCP) 71
8.1 「引導」協議(BOOTP) 71
8.2 動態主機配置協議(DHCP) 72
8.2.1 DHCP如何工作 72
8.2.2 理解租用地址 73
8.3 管理地址池 74
8.4 DHCP能處理的其他分配 75
8.4.1 注意重載 75
8.4.2 其他分配 75
8.5 小結 76
第三部分 IP和相關協議
第9章 IP協議家族 77
9.1 TCP/IP模型 77
9.1.1 解剖TCP/IP模型 78
9.1.2 協議組件 78
9.2 理解網際協議(IP) 79
9.2.1 IPv4結構 79
9.2.2 IP做什麼 80
9.3 理解傳輸控制協議(TCP) 81
9.3.1 TCP頭結構 81
9.3.2 TCP做什麼 83
9.4 理解用戶數據報協議(UDP) 85
9.4.1 UDP頭結構 85
9.4.2 UDP能做什麼 85
9.4.3 TCP和UDP 86
9.5 小結 86
第10章 IPv6 87
10.1 IPv6數據報 87
10.1.1 優先順序分類 88
10.1.2 流標識 89
10.1.3 128位IP地址 89
10.1.4 IP擴展頭 90
10.2 多IP地址主機 91
10.3 單播、組播和任一播頭 91
10.4 從IPv4到IPv6的過渡 93
10.5 小結 94
第四部分 IP互聯
第11章 IP網路中的路由 95
11.1 路由基本知識 95
11.1.1 靜態路由 96
11.1.2 距離-向量路由 99
11.1.3 鏈路-狀態路由 100
11.2 IP網路中的收斂 102
11.2.1 適應拓撲變化 102
11.2.2 收斂時間 106
11.3 計算IP網路中的路由 106
11.3.1 存儲多條路由 107
11.3.2 初始化更新 107
11.3.3 路由度量標准 107
11.4 小結 108
第12章 路由信息協議(RIP) 109
12.1 理解RFC1058 109
12.1.1 RIP報文格式 109
12.1.2 RIP路由表 111
12.2 操作機制 112
12.2.1 計算距離向量 113
12.2.2 更新路由表 116
12.2.3 定址問題 118
12.3 拓撲變化 120
12.3.1 收斂 120
12.3.2 計值到無窮 122
12.4 RIP的限制 127
12.4.1 跳數限制 128
12.4.2 固定度量 128
12.4.3 對路由表更新反應強烈 128
12.4.4 收斂慢 128
12.4.5 缺乏負載均衡 128
12.5 小結 129
第13章 開放式最短路徑優先 130
13.1 OSPF起源 130
13.2 理解RFC 2328 OSPF,版本2 130
13.2.1 OSPF區 131
13.2.2 路由更新 134
13.3 研究OSPF數據結構 136
13.3.1 HELLO報文 137
13.3.2 資料庫描述報文 137
13.3.3 鏈路-狀態請求報文 138
13.3.4 鏈路-狀態更新報文 138
13.3.5 鏈路-狀態應答報文 140
13.4 計算路由 140
13.4.1 使用自動計算 140
13.4.2 使用預設路由耗費 141
13.4.3 最短路徑樹 142
13.5 小結 144
第14章 網關協議 145
14.1 網關、橋和路由器 145
14.1.1 網關 145
14.1.2 網橋 146
14.1.3 路由器 146
14.1.4 自治系統 146
14.2 網關協議:基礎知識 146
14.3 內部網關協議和外部網關協議 147
14.3.1 網關-網關協議(GGP) 147
14.3.2 外部網關協議(EGP) 147
14.3.3 內部網關協議(IGP) 148
14.4 小結 148
第五部分 網路服務
第15章 互聯網列印協議 149
15.1 IPP歷史 149
15.2 IPP和端用戶 150
15.3 使用HP的IPP實現 151
15.4 小結 152
第16章 LDAP:目錄服務 153
16.1 為什麼使用目錄服務 153
16.2 目錄服務的功能 153
16.3 IP上的目錄服務 154
16.4 OSI X.500目錄模型 156
16.4.1 早期的X.500 157
16.4.2 今天的X.500 157
16.5 LDAP結構 157
16.5.1 LDAP層次結構 157
16.5.2 名字結構 158
16.6 目錄系統代理和訪問協議 158
16.7 輕型目錄訪問協議 158
16.7.1 查詢信息 159
16.7.2 存儲信息 160
16.7.3 訪問許可權和安全 160
16.8 LDAP伺服器-伺服器通信 161
16.8.1 LDAP數據互換格式(LDIF) 161
16.8.2 LDAP復制 162
16.9 設計LDAP服務 162
16.9.1 定義需求 162
16.9.2 設計策略 163
16.9.3 性能 164
16.9.4 網路功能 165
16.9.5 安全 166
16.10 LDAP配置 169
16.11 產品環境 169
16.11.1 創建計劃 170
16.11.2 有價值的建議 171
16.12 選擇LDAP軟體 171
16.13 小結 174
第17章 遠程訪問協議 175
17.1 遠程互聯 175
17.1.1 ISDN 176
17.1.2 電纜數據機 176
17.1.3 數字用戶環(DSL) 176
17.1.4 無線網路 177
17.2 遠程認證撥入用戶服務(RADIUS) 177
17.2.1 RADIUS認證 178
17.2.2 記賬信息 179
17.3 用SLIP、CSLIP和PPP傳輸IP數
據報文 179
17.3.1 串列線路介面協議(SLIP) 179
17.3.2 壓縮的SLIP(CSLIP) 180
17.3.3 點到點協議(PPP) 180
17.4 隧道遠程訪問 184
17.4.1 點到點隧道協議(PPTP) 185
17.4.2 兩層隧道協議(L2TP) 188
17.4.3 IPSec 192
17.5 小結 194
第18章 防火牆 195
18.1 使網路安全 195
18.2 使用防火牆 196
18.2.1 代理伺服器 197
18.2.2 報文過濾器 198
18.3 使服務安全 198
18.3.1 電子郵件(SMTP) 198
18.3.2 HTTP:萬維網 199
18.3.3 FTP 199
18.3.4 Telnet 199
18.3.5 Usenet:NNTP 199
18.3.6 DNS 200
18.4 建造用戶自己的防火牆 200
18.5 使用商業防火牆軟體 200
18.6 小結 202
第19章 IP安全 203
19.1 使用加密 203
19.1.1 公共-私鑰加密 204
19.1.2 對稱私鑰加密 205
19.1.3 DES、IDEA及其他 205
19.2 數字簽名認證 206
19.3 破譯加密的數據 207
19.4 保護網路 207
19.4.1 登錄名和口令 208
19.4.2 文件的目錄允許許可權 208
19.4.3 信任關系 209
19.4.4 UNIX和Linux系統上的UUCP 209
19.5 應付最壞情況 210
19.6 小結 210
第六部分 實現TCP/IP
第20章 一般配置問題 211
20.1 安裝網卡 211
20.1.1 網卡 211
20.1.2 資源配置 212
20.1.3 安裝適配器軟體 213
20.1.4 重定向器和API 214
20.1.5 服務 214
20.1.6 NIC介面 215
20.2 網路和傳輸層協議 215
20.2.1 IP配置要求 215
20.2.2 配置預設網關地址 216
20.2.3 配置名字伺服器地址 217
20.2.4 配置郵件伺服器地址 217
20.2.5 注冊域名 218
20.3 IP配置 218
20.4 配置路由表 218
20.5 異種協議的IP封裝 219
20.6 小結 220
第21章 Windows 98 221
21.1 Windows 98網路體系結構 221
21.1.1 安裝網卡 222
21.1.2 更改網卡配置 224
21.1.3 當Windows 98引導失敗 224
21.2 配置Windows 98的TCP/IP 225
21.2.1 寫在開始之前 225
21.2.2 安裝TCP/IP 225
21.2.3 配置微軟的TCP/IP 225
21.2.4 DNS配置 227
21.2.5 靜態配置文件 228
21.2.6 注冊表配置 229
21.2.7 測試TCP/IP 231
21.3 小結 232
第22章 Windows 98撥號網路 233
22.1 配置撥號網路適配器 233
22.2 安裝撥號網路 234
22.3 伺服器類型 235
22.4 編寫腳本 238
22.5 多重鏈接 238
22.6 PPTP 239
22.6.1 安裝及配置PPTP 240
22.6.2 建立PPTP連接 240
22.7 Windows 98撥號伺服器 241
22.8 解決撥號網路連接中的問題 242
22.8.1 確認DUN配置 242
22.8.2 PPP日誌 243
22.9 小結 243
第23章 Windows NT 4.0 244
23.1 Windows NT版本 244
23.2 體系結構 244
23.3 安裝Windows NT 4.0 244
23.4 配置TCP/IP 246
23.4.1 IP地址 246
23.4.2 DNS 248
23.4.3 WINS地址 248
23.4.4 DHCP中繼 249
23.4.5 路由 250
23.5 簡單TCP/IP服務 250
23.6 遠程訪問服務(RAS) 250
23.7 DHCP伺服器 252
23.7.1 安裝DHCP伺服器服務 252
23.7.2 控制DHCP伺服器服務 253
23.7.3 壓縮DHCP資料庫 253
23.7.4 管理DHCP 254
23.8 使用Microsoft DNS 256
23.8.1 安裝DNS 256
23.8.2 創建區 257
23.8.3 配置逆向域名解功能 258
23.8.4 配置DNS與WINS伺服器的連
接 259
23.8.5 增加輔助名字伺服器 259
23.9 FTP和HTTP服務 259
23.10 TCP/IP列印服務 259
23.10.1 安裝TCP/IP列印服務 259
23.10.2 安裝LPR服務 260
23.11 Windows 2000新特性 260
23.12 小結 261
第24章 在Novell NetWare中支持IP 262
24.1 Novell與TCP/IP 262
24.1.1 IP與NetWare 4 262
24.1.2 NetWare 5與Pure IP初始化 262
24.2 傳統解決方案:NetWare 3.x到
NetWare 4.x的IP支持 263
24.2.1 IP隧道 264
24.2.2 IP中繼 264
24.2.3 LAN WorkPlace 264
24.2.4 IPX-IP網關 265
24.2.5 NetWare/IP 265
24.3 NetWare 5—Novell對IP的
完全支持 266
24.3.1 純IP 266
24.3.2 多協議 266
24.4 安裝選項 266
24.4.1 NetWare 5的IP-Only安裝 267
24.4.2 IPX-Only安裝 267
24.4.3 混合TCP/IP安裝 268
24.5 IP遷移輔助工具 268
24.5.1 NDS 268
24.5.2 DNS 269
24.5.3 DHCP 269
24.5.4 DDNS 269
24.5.5 SLP 269
24.5.6 兼容模式 269
24.5.7 遷移代理 270
24.6 遷移策略 270
24.6.1 使用測試平台 270
24.6.2 遷移建議 270
24.7 小結 271
第七部分 使用TCP/IP應用
第25章 Whois和Finger 273
25.1 理解Whois協議 273
25.1.1 互聯網注冊 273
25.1.2 Whois資料庫 274
25.1.3 基於Web的Whois 275
25.1.4 命令行方式的Whois 276
25.1.5 示例 276
25.1.6 基於Telnet的Whois 278
25.2 擴充Whois 279
25.2.1 提示Whois(RWhois) 279
25.2.2 WHOIS++ 280
25.3 使用Finger 280
25.3.1 Finger命令 280
25.3.2 Finger 守護進程 282
25.3.3 非UNIX環境下的Finger 283
25.3.4 Finger的應用 283
25.4 相關RFC文檔 285
25.5 小結 285
第26章 文件傳輸協議 286
26.1 FTP和TFTP在網路世界中的作用 286
26.2 使用FTP傳輸文件 286
26.2.1 FTP連接 287
26.2.2 使用FTP客戶端建立連接 288
26.2.3 FTP安全 296
26.2.4 FTP伺服器及守護進程 299
26.2.5 匿名FTP訪問 299
26.3 使用TFTP 300
26.3.1 FTP與TFTP的區別 301
26.3.2 TFTP命令 301
26.4 小結 301
第27章 使用Telnet 302
27.1 理解Telnet協議 302
27.2 Telnet守護進程 303
27.3 使用Telnet 304
27.3.1 UNIX telnet命令 304
27.3.2 Telnet GUI應用 305
27.3.3 Telnet命令 305
27.3.4 示例 308
27.4 高級主題 309
27.4.1 安全 309
27.4.2 Telnet應用 309
27.4.3 使用Telnet訪問其他TCP/IP
服務 310
27.5 相關RFC文檔 312
27.6 小結 313
第28章 使用r系列實用工具 314
28.1 理解r系列命令 314
28.1.1 安全問題 314
28.1.2 禁止使用r系列命令 315
28.1.3 增強r系列命令的安全性 316
28.2 使用r系列命令的替代方法 317
28.3 r系列命令詳解 317
28.3.2 相關文件 320
28.4 在非UNIX環境下實現r系
列命令的功能 321
28.5 小結 322
第29章 使用網路文件系統(NFS) 323
29.1 什麼是NFS 323
29.1.1 NFS的歷史 323
29.1.2 為何使用NFS 323
29.2 實現—NFS工作過程 324
29.2.1 遠程過程調用(RPC)
和外部數據表示(XDR) 324
29.2.2 載入類型 324
29.3 NFS使用的文件及命令 325
29.3.1 NFS守護進程 325
29.3.2 與NFS相關的文件 327
29.3.3 NFS伺服器命令 329
29.3.4 NFS客戶命令 331
29.4 示例:共享及載入NFS文件系統 333
29.5 NFS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案 334
29.5.1 不能載入 334
29.5.2 不能卸載 334
29.5.3 硬載入與軟載入 334
29.6 相關協議及產品 334
29.6.1 WebNFS 335
29.6.2 基於PC的NFS及其他客戶端
軟體 335
29.6.3 SMB和CIFS 335
29.6.4 其他產品 336
29.7 小結 336
第八部分 使用基於IP的應用
第30章 在應用中集成TCP/IP 337
30.1 使用瀏覽器作為表示層 338
30.2 不斷增加的Internet應用 338
30.3 在已有應用中集成TCP/IP 339
30.4 在其他網路中使用TCP/IP 339
30.4.1 NetBIOS與TCP/IP 339
30.4.2 IPX與UDP 340
30.4.3 ARCNET與TCP/IP 340
30.5 小結 340
第31章 Internet Email協議 341
31.1 電子郵件 341
31.1.1 電子郵件的歷史 341
31.1.2 標准及制定標準的組織 341
31.2 X.400 341
31.3 簡單郵件傳輸協議(SMTP) 343
31.3.1 MIME和SMTP 343
31.3.2 其他編碼標准 344
31.3.3 SMTP命令 344
31.3.4 SMTP狀態碼 345
31.3.5 擴展SMTP 345
31.3.6 檢查SMTP的頭 346
31.3.7 SMTP的優勢與不足 347
31.4 使用POP和IMAP取回客戶郵件 347
31.4.1 郵局協議(POP) 347
31.4.2 互聯網郵件訪問協議(IMAP) 348
31.4.3 POP3與IMAP4的比較 348
31.5 高級主題 349
31.6 相關RFC文檔及其他參考信息 351
31.7 小結 352
第32章 HTTP: World Wide Web 353
32.1 萬維網(WWW) 353
32.1.1 Web簡史 353
32.1.2 Web的發展 354
32.2 統一資源定位器 354
32.3 Web伺服器與瀏覽器 355
32.4 理解HTTP 356
32.4.1 HTTP/1.1 356
32.4.2 MIME與Web 358
32.4.3 HTTP通信示例 358
32.5 高級主題 359
32.5.1 伺服器方功能 359
32.5.2 SSL和S-HTTP 359
32.6 Web語言 359
32.6.1 HTML 360
32.6.2 XML 360
32.6.3 CGI 361
32.6.4 Java 361
32.6.5 JavaScript 362
32.6.6 動態伺服器頁面 362
32.7 Web的未來 363
32.7.1 HTTP-ng 363
32.7.2 IIOP 363
32.7.3 IPv6 363
32.7.4 IPP 363
32.8 小結 364
第33章 NNTP:互聯網新聞組 365
33.1 互聯網新聞組 365
33.2 新聞組和層次 366
33.3 網路新聞傳輸協議 367
33.3.1 獲取新聞組 367
33.3.2 獲取消息 369
33.3.3 發布消息 370
33.4 大量廣告(Spamming)和新聞黑洞
(Blackholing) 371
33.5 小結 371
第34章 Web服務 373
34.1 Web服務工作概覽 373
34.2 主流Web伺服器 375
34.3 運行Apache HTTP Web服務 376
34.3.1 下載、安裝和配置Apache 376
34.3.2 在Windows環境下使用Apache 381
34.4 瀏覽其他Web伺服器 383
34.5 小結 383
第九部分 使用與管理TCP/IP網路
第35章 協議配置與調整 385
35.1 系統的初始化問題 385
35.2 配置文件 390
35.2.1 在/etc/protocols文件中定義網
絡協議 390
35.2.2 在/etc/hosts文件中標識主機 391
35.2.3 TCP/IP與/etc/services文件 392
35.2.4 inetd守護進程與/etc/inetd.conf
文件 394
35.2.5 在/etc/networks文件中設置網路 397
35.2.6 DNS客戶與/etc/resolv.conf 397
35.3 小結 398
第36章 配置DNS 399
36.1 域名伺服器 399
36.2 資源記錄 400
36.3 域名解析 401
36.4 配置UNIX或Linux域名伺服器
(DNS) 401
36.4.1 添加資源記錄 402
36.4.2 完成DNS文件 402
36.4.3 啟動DNS守護進程 405
36.4.4 配置客戶端 405
36.5 Windows和域名伺服器 405
36.6 小結 406
第37章 網路管理 407
37.1 制定網路監控方案 407
37.2 網路問題及其解決方案 408
37.3 網路管理工具 408
37.3.1 使用協議分析器 409
37.3.2 專家系統 410
37.3.3 基於PC的分析器 410
37.3.4 網路管理協議支持 411
37.3.5 集成網路模擬/模型工具 411
37.4 配置SNMP 412
37.4.1 配置Windows SNMP 413
37.4.2 配置UNIX SNMP 414
37.4.3 SNMP安全屬性 414
37.4.4 SNMP代理與管理 415
37.5 SNMP工具及命令 416
37.6 RMON及相關的MIB模型 417
37.7 建立網管需求 417
37.8 小結 419
第38章 SNMP:簡單網路管理協議 420
38.1 什麼是SNMP 420
38.2 管理信息基(MIB) 421
38.3 使用SNMP 421
38.4 UNIX與SNMP 422
38.4.1 在UNIX和Linux上安裝SNMP 423
38.4.2 SNMP命令 424
38.5 Windows與SNMP 424
38.5.1 Windows NT 425
38.5.2 Windows 95、Windows 98和
Windows 3.x 425
38.6 小結 427
第39章 加強TCP/IP傳輸安全 428
39.1 定義所需的網路安全 428
39.1.1 什麼是網路安全 428
39.1.2 為什麼網路安全非常重要 429
39.1.3 安全級別 429
39.1.4 口令與口令文件 430
39.1.5 控制對口令的訪問 430
39.2 加強網路安全 431
39.2.1 攻擊種類 431
39.2.2 加強網路安全 432
39.3 應用配置 434
39.3.1 Internet守護進程與
/etc/inetd.conf 434
39.3.2 網路加密軟體 436
39.3.3 TCP Wrapper 436
39.4 使用埠及可信埠 437
39.4.1 防火牆 437
39.4.2 包過濾 437
39.4.3 應用層網關 438
39.4.4 其他應用的過濾 438
39.5 一般安全事務 438
39.5.1 用戶帳號維護 438
39.5.2 審計 438
39.5.3 正確的系統配置 438
39.6 小結 438
第40章 問題解決工具及要點 440
40.1 監視網路行為 440
40.2 標准應用程序 440
40.2.1 測試基本連接 441
40.2.2 ping命令 442
40.2.3 解決網路訪問故障 443
40.3 解決網路介面層問題 449
40.4 解決網路層問題 449
40.4.1 TCP/IP配置參數 449
40.4.2 IP地址配置問題 450
40.5 解決TCP和UDP問題 453
40.6 解決應用層問題 455
40.7 小結 455
第十部分 附 錄
附錄A RFC及標准化 457
附錄B Linux 469
附錄C 簡寫與縮略語 480

Ⅲ 《TCP/IP詳解卷1:協議》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TCP/IP詳解 卷1:協議》([美國] W·Richard Stevens)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cD1DPld0vPtT7cUfY3Y2gg 提取碼:n64d

書名:TCP/IP詳解 卷1:協議

作者:[美國] W·Richard Stevens

譯者:范建華

豆瓣評分:9.2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0-4-1

頁數:423

內容簡介:

《TCP/IP詳解卷1:協議》是一本完整而詳細的TCP/IP協議指南。描述了屬於每一層的各個協議以及它們如何在不同操作系統中運行。作者W.Richard Stevens用Lawrence Berkeley實驗室的tcpmp程序來捕獲不同操作系統和TCP/IP實現之間傳輸的不同分組。對tcpmp輸出的研究可以幫助理解不同協議如何工作。 《TCP/IP詳解卷1:協議》適合作為計算機專業學生學習網路的教材和教師參考書。也適用於研究網路的技術人員。

作者簡介:

W.Richard Stevens,國際知名的UNIX和網路專家,備受贊譽的技術作家。他1951年2月5日出生於尚比亞,後隨父母回到美國。中學時就讀於弗吉尼亞菲什伯恩軍事學校,1973年獲得密歇根大學航空和航天工程學士學位。1975年至1982年,他在亞利桑那州圖森市的基特峰國家天文台從事計算機編程工作,業余時間喜愛飛行運動,做過兼職飛行教練。這期間他分別在1978年和1982年獲得亞利桑那大學系統工程碩士和博士學位。此後他去康涅狄格州紐黑文的健康系統國際公司任主管計算機服務的副總裁。1990年他回到圖森,從事專業技術寫作和咨詢工作。寫下了多種經典的傳世之作,包括《TCP/IP詳解》(三卷)、《UNlX環境高級編程》和《UNI×網路編程》(兩卷)。Stevens於1999年9月1日去世,年僅48歲。2000年他被國際權威機構USENIX追授「終身成就獎」。

Ⅳ TCP/IP網路架構

  TCP/IP網路架構也稱為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Protocol,傳輸控制協議/網際協議)參考模型。
  它是目前全球互聯網工作的基礎,該架構將網路功能從上至下劃分為:

  TCP/IP網路架構採用自頂而下的分層結構,每一層都需要下一層所提供的服務來滿足自己的需求,本層協議生成的數據封裝在下一層協議的數據中進行傳輸,因此各層間的協議有依賴關系。

  即最高層,提供面向用戶的網路服務,負責應用程序之間的溝通,主要協議有簡單郵件傳輸協議(SMTP)、文件傳輸協議(FTP)、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域名系統(DNS)、網路遠程訪問協議(Telnet)等。
  Socket支持多個應用程序間基本的消息傳遞功能,通過遵循應用層上的某一種或幾種協議的規范,使應用程序完成用戶需要的相應功能,這是本書網路應用程序開發的目的。

  位於第3層,完成多台主機間的通信,提供節點間的數據傳送及應用程序間的通信服務,也稱為「端到端」通信,通過在通信的實體間建立一條邏輯鏈路,屏蔽了IP層的路由選擇和物理網路細節。
  傳輸層的功能主要是數據格式化、數據確認及丟失重傳等。該層協議有傳輸控制協議(TCP)和用戶數據報協議(UDP),提供不同的通信質量和需求的服務。

  位於第2層,也稱為網路互聯層或Internet層,由於該層最重要的協議是IP協議,所以也稱為IP層。該層負責提供基本的數據封包傳送功能,在它上面傳輸的數據單元叫IP數據報,或IP分組。
  網際層讓每個IP數據報都能夠到達目的主機,但是它不檢查數據報是否被正確接收。
  網路層的本質是使用IP將各種不同的物理網路互聯,組成一個傳輸IP數據報的虛擬網路,實現不同網路的互聯功能,該層協議除了IP協議外,還有Internet控制報文協議(ICMP)和Internet組管理協議(IGMP)。

  該層位於協議架構的最底層,負責接收IP數據報並發送到其下的物理網路,或從網路上接收物理幀,抽取IP數據報轉交給網際層。這里的物理網路指各種實際傳輸數據的區域網或廣域網。

Ⅳ 《圖解TCP/IP(第5版)》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圖解TCP/IP(第5版)》([日]竹下隆史)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提取碼:67kc

書名:圖解TCP/IP(第5版)

作者:[日]竹下隆史

譯者:烏尼日其其格

豆瓣評分:7.8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3-7-1

頁數:312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圖文並茂的網路管理技術書籍,旨在讓廣大讀者理解TCP/IP的基本知識、掌握TCP/IP的基本技能。

書中講解了網路基礎知識、TCP/IP基礎知識、數據鏈路、IP協議、IP協議相關技術、TCP與UDP、路由協議、應用協議、網路安全等內容,引導讀者了解和掌握TCP/IP,營造一個安全的、使用放心的網路環境。

本書適合計算機網路的開發、管理人員閱讀,也可作為大專院校相關專業的教學參考書。

作者簡介:

竹下隆史,Net One Systems公司資深網路工程師。

村山公保,倉敷藝術科學大學產業科學技術學院信息學系教授。

荒井透,1958年生人。 Net One Systems公司資深網路工程師。

苅田幸雄,高能加速器研究所、計算科學中心研究員。

譯者簡介:

烏尼日其其格,Oracle資深中間件技術專家、資深技術顧問。精於問題診斷處理、擅長解決大型核心系統的性能故障,並擁有多項Oracle官方認證資質。

Ⅵ 《TCP/IP詳解卷2:實現》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TCP/IP詳解 卷2:實現》(史蒂文斯)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提取碼: y2b5

書名:TCP/IP詳解 卷2:實現

作者:史蒂文斯

譯者:陸雪瑩

豆瓣評分:9.1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4-1

頁數:901

內容簡介:

《TCP/IP詳解·卷2:實現》完整而詳細地介紹了TCP/IP協議是如何實現的。書中給出了約500個圖例,15000行實際操作的C代碼,採用舉例教學的方法幫助你掌握TCP/IP實現。《TCP/IP詳解·卷2:實現》不僅說明了插口API和協議族的關系以及主機實現與路由器實現的差別。還介紹了4.4BSD-Lite版的新的特點。《TCP/IP詳解·卷2:實現》適用於希望理解TCP/IP協議如何實現的人,包括編寫網路應用程序的程序員以及利用TCP/IP維護計算機網路的系統管理員。

Ⅶ TCP/IP網路是什麼協議,協議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包含了一系列構成互聯網基礎的網路協議。這些協議最早發源於美國國防部的DARPA互聯網項目。TCP/IP字面上代表了兩個協議:TCP傳輸控制協議和IP互聯網協議。

時間回放到1983年1月1日,在這天,互聯網的前身Arpanet中,TCP/IP協議取代了舊的網路核心協議NCP(Network Core Protocol),從而成為今天的互聯網的基石。最早的的TCP/IP由Vinton Cerf和Robert Kahn兩位開發,慢慢地通過競爭戰勝了其它一些網路協議的方案,比如國際標准化組織ISO的OSI模型。TCP/IP的蓬勃發展發生在上世紀的90年代中期。當時一些重要而可靠的工具的出世,例如頁面描述語言HTML和瀏覽器Mosaic,導致了互聯網應用的飛束發展。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目前流行的IPv4協議(IP Version 4,IP版本四)已經接近它的功能上限。IPv4最致命的兩個缺陷在與:

地址只有32位,IP地址空間有限;
不支持服務等級(Quality of Service, Qos)的想法,無法管理帶寬和優先順序,故而不能很好的支持現今越來越多的實時的語音和視頻應用。因此IPv6 (IP Version 6, IP版本六) 浮出海面,用以取代IPv4。
TCP/IP成功的另一個因素在與對為數眾多的低層協議的支持。這些低層協議對應與OSI模型 中的第一層(物理層)和第二層(數據鏈路層)。每層的所有協議幾乎都有一半數量的支持TCP/IP,例如: 乙太網(Ethernet),令牌環(Token Ring),光纖數據分布介面(FDDI),端對端協議( PPP),X.25,幀中繼(Frame Relay),ATM,Sonet, SDH等。

目錄
1 TCP/IP協議棧組成

2 必須協議

3 推薦協議

4 可選協議

5 範例: 不同計算機運行的不同協議

6 參考文獻

TCP/IP協議棧組成
整個通信網路的任務,可以劃分成不同的功能塊,即抽象成所謂的 」 層」 。用於互聯網的協議可以比照TCP/IP參考模型進行分類。TCP/IP協議棧起始於第三層協議IP(互聯網協議) 。所有這些協議都在相應的RFC文檔中討論及標准化。重要的協議在相應的RFC文檔中均標記了狀態: 「必須「 (required) ,「推薦「 (recommended) ,「可選「 (elective) 。其它的協議還可能有「 試驗「(experimental) 或「 歷史「(historic) 的狀態。

必須協議
所有的TCP/IP應用都必須實現IP和ICMP。對於一個路由器(router) 而言,有這兩個協議就可以運作了,雖然從應用的角度來看,這樣一個路由器 意義不大。實際的路由器一般還需要運行許多「推薦「使用的協議,以及一些其它的協議。

在幾乎所有連接到互聯網上的計算機上都存在的IPv4 協議出生在1981年,今天的版本和最早的版本並沒有多少改變。升級版IPv6 的工作始於1995年,目的在與取代IPv4。ICMP 協議主要用於收集有關網路的信息查找錯誤等工作。

推薦協議
每一個應用層(TCP/IP參考模型 的最高層) 一般都會使用到兩個傳輸層協議之一: 面向連接的TCP傳輸控制協議和無連接的包傳輸的UDP用戶數據報文協議 。 其它的一些推薦協議有:

TELNET (Teletype over the Network, 網路電傳) ,通過一個終端(terminal)登陸到網路(運行在TCP協議上)。
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文件傳輸協議) ,由名知義(運行在TCP協議上) 。
SMTP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簡單郵件傳輸協議) ,用來發送電子郵件(運行在TCP協議上) 。
DNS (Domain Name Service,域名服務) ,用於完成地址查找,郵件轉發等工作(運行在TCP和UDP協議上) 。
ECHO (Echo Protocol, 回繞協議) ,用於查錯及測量應答時間(運行在TCP和UDP協議上) 。
NTP (Network Time Protocol,網路時間協議) ,用於網路同步(運行在UDP協議上) 。
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簡單網路管理協議) ,用於網路信息的收集和網路管理。
BOOTP (Boot Protocol,啟動協議) ,應用於無盤設備(運行在UDP協議上)。

Ⅷ 求 TCP/IP路由 第一卷 第二版

我給你找到三個版本:
一:http://bbs.51cto.com/thread-470939-1.html
TCPIP路由技術卷一第二版中文版PDF(請求置頂)

附件來源: 互聯網
運行平台: Windows平台
是否經本人驗證: 是
附件性質: 免費
去論壇注冊一個賬戶就能隨意下載

二:http://www.itxuexi.com/resource/6208/
《TCP/IP高級路由卷一(第二版)》電子書下載

本文來源於:IT學習網(www.ITxuexi.com)
詳文請參考:http://www.itxuexi.com/resource/6208/

三:http://xiazai.zol.com.cn/detail/15/144017.shtml
TCP/IP路由技術卷2(PDF版)

以上全部可以用迅雷
核實後麻煩給分

Ⅸ 20TCP IP 網路協議基礎入門--IP網際協議

IP 數據報:IP 協議位於網路層,它是 TCP/IP 協議族中最為核心的協議,所有的 TCP、UDP、ICMP 及 IGMP 數據都以 IP 數據報格式傳輸。IP 協議提供的是不可靠、無連接的數據報傳送服務。

我們已經知道了 IP 協議提供的數據傳送服務是不可靠和無連接的,具體表現如下:
不可靠(unreliable):IP 協議不能保證數據報能成功地到達目的地,它僅提供傳輸服務。當發生某種錯誤時,IP 協議會丟棄該數據報。傳輸的可靠性全由上層協議來提供。
無連接(connectionless):IP 協議對每個數據報的處理是相互獨立的。這也說明,IP 數據報可以不按發送順序接收。如果發送方向接收方發送了兩個連續的數據報(先是 A,然後是 B),每個數據報可以選擇不同的路線,因此 B 可能在 A 到達之前先到達。

我們先看一下 IP 數據報的格式,其中沒有一個欄位是多餘的,學習 IP 協議就應從學習它的報文欄位意義和作用開始。

如上圖所示,普通的 IP 數據報的報頭長度 20 位元組(除非有選項欄位),各個部分的作用:
版本號:4 位,用於標明 IP 版本號,0100 表示 IPv4,0110 表示 IPv6。目前常見的是 IPv4。
首部長度:4 位,表示 IP 報頭長度,包括選項欄位。
服務類型(TOS):分別有:最小時延、最大吞吐量、最高可靠性、最小花費 4 種服務,如下圖所示。4 個標識位只能有一個被置為 1。
總長度:16 位,報頭長度加上數據部分長度,便是數據報的總長度。IP 數據報最長可達 65535 位元組。
標識:16 位,接收方根據分片中的標識欄位相不相同來判斷這些分片是不是同一個數據報的分片,從而進行分片的重組。通常每發送一份報文它的值就會加 1。
標志:3 位,用於標識數據報是否分片。其中的第 2 位是不分段(DF)位。當 DF 位被設置為 1 時,則不對數據報進行分段處理;第 3 位是分段(MF)位,除了最後一個分段的 MF 位被設置為 0 外,其他的分段的 MF 位均設置為 1。
偏移:13 位,在接收方進行數據報重組時用來標識分片的順序。
生存時間(TTL):8 位,用於設置數據報可以經過的最多的路由器個數。TTL 的初始值由源主機設置(通常為 32 或 64),每經過一個處理它的路由器,TTL 值減 1。如果一個數據報的 TTL 值被減至 0,它將被丟棄。
協議:8 位,用來標識是哪個協議向 IP 傳送數據。ICMP 為 1,IGMP 為 2,TCP 為 6,UDP 為 17,GRE 為 47,ESP 為 50。
首部校驗和:根據 IP 首部計算的校驗和碼。
源 IP 和目的 IP :數據報頭還會包含該數據報的發送方 IP 和接收方 IP。
選項:是數據報中的一個可變長、可選的信息,不常用,多用於安全、軍事等領域。

了解了上面的理論知識過後,我們可以使用 tcpmp 這個抓包工具來實際看一下。

-n :顯示 IP 地址而非域名地址
-t :不顯示時間戳
-x :以十六進制顯示包內內容
-c :tcpmp 將在接受到幾個數據包後退出

首先看到開頭的 192.168.42.3.3001 > 172.16.2.250.44632 代表的是源 ip 為 192.168.42.3,埠 3001,目的 ip 為 172.16.2.250,埠 44632。

然後看到 0x0000 那行:
協議版本: 0x4 表示的是協議版本為 IPv4;
首部長度: 0x5,5*4=20,表示 IP 報頭長度為 20 位元組。一個位元組通常等於 8 位,所以這里可以知道 IP 報頭為 4500 到 2a02;
TOS 服務類型:0x00,意味著是一般服務;
總長度:0x0136,換算下來為 310 位元組;
標識:0x172a;
3bit 標志 + 13bit 片偏移:0x4000;
生存時間:0x40,值為 64;
協議:0x06,代表 TCP 協議;
首部校驗和:0x88e2。

為了便於定址以及層次化構造網路,每個 IP 地址可被看作是分為兩部分,即網路號和主機號。同一個區域的所有主機有相同的網路號(即 IP 地址的前半部分相同),區域內的每個主機(包括路由器)都有一個主機號與其對應。

IP 地址被分為 A、B、C、D、E 五類:
A 類給大型網路或政府機構等;
B 類分配給中型網路、跨國企業等;
C 類分配給小型網路;
D 類用於多播;
E 類用於實驗。

各類可容納的地址數目不同,其中我們最常見的為 A、B、C 這三類。
IP 地址用 32 位二進制數字表示的時候,A、B、C 類 IP 的網路號長度分別為 8 位、16 位、24 位:

A 類地址:
A 類地址網路號范圍:1.0.0.0---127.0.0.0;
A 類 IP 地址范圍:1.0.0.0---127.255.255.255;
A 類 IP 的私有地址范圍:10.0.0.0---10.255.255.255 (所謂的私有地址就是在互聯網上不使用,而被用在區域網絡中的地址);
127.X.X.X 是保留地址,用做循環測試用的;
因為主機號有 24 位,所以一個 A 類網路號可以容納 2^24-2=16777214 個主機號。

B 類地址:
B 類地址網路號范圍:128.0.0.0---191.255.0.0;
B 類 IP 地址范圍:128.0.0.0---191.255.255.255;
B 類 IP 的私有地址范圍:172.16.0.0---172.31.255.255;
169.254.X.X 是保留地址;191.255.255.255 是廣播地址;
因為主機號有 16 位,所以一個 B 類網路號可以容納 2^16-2=65534 個主機號。

C 類地址:
C 類地址網路號范圍:192.0.0.0---223.255.255.0;
C 類 IP 地址范圍:192.0.0.0---223.255.255.255;
C 類 IP 的私有地址范圍:192.168.0.0---192.168.255.255;
因為主機號有 8 位,所以一個 C 類網路號可以容納 2^8-2=254 個主機號。

下面使用 ifconfig 命令來查看本機 ip:

思考:這是一個幾類 ip 地址?
C 類

IP 地址如果只使用 ABCDE 類來劃分,會造成大量的浪費:一個有 500 台主機的網路,無法使用 C 類地址。但如果使用一個 B 類地址,6 萬多個主機地址只有 500 個被使用,造成 IP 地址的大量浪費。
因此,可以在 ABC 類網路的基礎上,進一步劃分子網:佔用主機號的前幾個位,用於表示子網號。
這樣 IP 地址就可看作 IP = 網路號 + 子網號 + 主機號。
子網號的位數沒有硬性規定,於是我們用子網掩碼來確定一個 IP 地址中哪幾位是主機號,具體使用方法如圖:

子網掩碼中的 1 標識了 IP 地址中相應的網路號和子網號,0 標識了主機號。將 IP 地址和子網掩碼進行邏輯與運算,結果就能區分網路號和子網號。
使用 ifconfig 命令也可以查看到子網掩碼:

如果發送方與接收方直接相連(點對點)或都在一個共享網路上(乙太網),那麼 IP 數據報就能直接送達。
而大多數情況則是發送方與接收方通過若干個路由器(router)連接,那麼數據報就需要經過若干個路由器的轉發才能送達,它是怎麼選擇一個合適的路徑來"送貨"的呢?

IP 層在內存中有一個路由表(輸入命令 route -n 可以查看路由表),當收到一份數據報並進行發送時,都要對該表進行搜索:
搜索路由表,如果能找到和目的 IP 地址完全一致的主機,則將 IP 數據報發向該主機;
搜索路由表,如果匹配主機失敗,則匹配同子網的路由器(這需要子網掩碼的協助)。如果找到路由器,則將該 IP 數據報發向該路由器;
搜索路由表,如果匹配同子網路由器失敗,則匹配同網路號路由器,如果找到路由器,則將該 IP 數據報發向該路由器;
如果以上都失敗了,就搜索默認路由,如果默認路由存在,則發報;
如果都失敗了,就丟掉這個包;
接收到數據報的路由器再按照它自己的路由表繼續轉發,直到數據報被轉發到目的主機;
如果在轉發過程中,IP 數據報的 TTL(生命周期)已經被減為 0,則該 IP 數據報就被拋棄。

實驗環境中可以使用 route -n 查看路由表:

另外我們可以使用 traceroute 來追蹤路由過程。首先需要安裝一下:

接下來使用 traceroute 追蹤本機到 www.shiyanlou.com 的路由:

還有一些其他選項,比如:
設置跳數為 8

探測包個數設為 4

顯示 IP 地址,不查主機名

當你用 ifconfig 查看 IP 地址時,有時你會發現自己的 IP 地址是這樣的———192.168.X.X 或 172.16.X.X。這是 C 類網和 B 類網的私有地址,就是俗稱的內網 IP。這是因為你的路由器採用了 NAT 技術。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網路地址轉換)是 1994 年提出的。當在專用網內部的一些主機本來已經分配到了內網 IP 地址,但現在又想和網際網路上的主機通信時,NAT 技術將其內網 IP 地址轉換成全球 IP 地址,然後與網際網路連接,也就是說,內網的數台主機使用了同一個全球 IP 地址在上網。
NAT 技術實現了寬頻共享,而且有助於緩解 IP 地址空間枯竭的問題。
使用 ifconfig eth0 查看內網 ip:

我們現在使用的 IPv4 協議版本從理論上講,可以編址 1600 萬個網路、40 億台主機。但採用 A、B、C 三類編址方式後,可用的網路地址和主機地址的數目大打折扣,以至 IP 地址已於 2011 年 2 月 3 日分配完畢。
其中北美佔有 3/4,約 30 億個,而人口最多的亞洲只有不到 4 億個,中國截止 2010 年 6 月 IPv4 地址數量達到 2.5 億,落後於 4.2 億網民的需求。地址不足,嚴重地制約了中國及其他國家互聯網的應用和發展。
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網路將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可能身邊的每一樣東西都需要連入全球網際網路,在這樣的環境下,IPv6 應運而生。
IPv6 的地址長度是 128 位,通常將這 128 位的地址按每 16 位劃分為一個段,將每個段轉換成十六進制數字,並用冒號隔開,比如:2000:0000:0000:0000:0001:2345:6789:abcd 就是一個 IPv6 地址。
單從數量級上來說,IPv6 所擁有的地址容量是 IPv4 的約 8×10^28 倍,達到 2^128(算上全零的)個。這不但解決了網路地址資源數量的問題,同時也為除電腦外的設備連入互聯網在數量限制上掃清了障礙。
隨著 IPv4 不足,支持 IPv6 的網路迅速增長,現在全球已經有 5% 的網路使用 IPv6。

查看 IP 路由表。
子網劃分:現有兩個 C 類網,202.203.204.0 和 202.203.224.0,分別把它們平均分成 4 個和 8 個子網,寫出每個子網的起始、終結 IP 和子網掩碼。

Ⅹ TCP/IP網路模型從上至下哪四層組成各層主要功能是什麼

1、組成:應用層、傳輸層、網路層、鏈路層

2、各層主要功能:

應用層:負責向用戶提供應用程序,比如HTTP、FTP、Telnet、DNS、SMTP等。

傳輸層:負責對報文進行分組和重組,並以TCP或UDP協議格式封裝報文。

網路層:負責路由以及把分組報文發送給目標網路或主機。

鏈路層:負責封裝和解封裝IP報文,發送和接受ARP/RARP報文等。

(10)tcpip網路入門pdf擴展閱讀

OSI是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簡稱OSI),是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報電話咨詢委員會(CCITT)聯合制定的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為開放式互連信息系統提供了一種功能結構的框架。

它從低到高分別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而TCP/IP簡單來說就是OSI的簡化版,把OSI的七層簡化為了四層。TCP/IP 定義了電子設備如何連入網際網路,以及數據如何在它們之間傳輸的標准。

協議採用了4層的層級結構,每一層都呼叫它的下一層所提供的協議來完成自己的需求。

閱讀全文

與tcpip網路入門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照片文件名中的數字代表什麼 瀏覽:44
cs6裁切工具 瀏覽:235
資料庫超過多少數據會卡 瀏覽:858
CAD落圖文件 瀏覽:125
怎樣翻譯文件內容 瀏覽:679
戴爾r910安裝linux 瀏覽:69
有線電視升級失敗 瀏覽:560
火絨安全把文件刪掉了在哪裡找 瀏覽:503
手機qq網路狀態方框 瀏覽:225
哪裡有文件紙袋 瀏覽:873
復制的東西能不能粘貼到空文件夾 瀏覽:876
酒店沒有網路如何繳費 瀏覽:380
win10開機滾動很久 瀏覽:520
可對元數據實例進行的操作有什麼 瀏覽:934
什麼後綴的文件kit 瀏覽:295
word行書字體庫下載 瀏覽:579
iosuc版本歷史版本 瀏覽:14
電影字幕文件製作軟體 瀏覽:723
windows10免密碼登錄 瀏覽:762
iphone5s跑步記步 瀏覽:978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