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編程大全 > 通信無線網路優化論文

通信無線網路優化論文

發布時間:2022-12-27 00:16:06

❶ 無線通信問題解決方法論文

無線通信問題解決方法論文

1 介紹

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現代通信技術已經進入到了數字時代。20世紀90年代信息化革命以及信息高速公路建設的完成,讓信息和知識呈現出爆炸式的增長。無線通信技術由無線終端、無線基站、應用管理伺服器三部分組成。如果按照傳輸距離可以將其分為、基於IEEE 802.11的無線區域網(WLAN)、基於IEEE802.1的無線城域網(WMAN)、基於IEEE802.20的無線廣域網(WWAN)和基於IEEES02.15的無線個域網(WPAN)四種類型。無線通信技術按照不同的要求可以劃分為不同的類型。例如可以按照移動性將其劃分為固定接入式和移動接入式;按照帶寬可以分為寬頻和窄帶兩種無線接入;按照傳輸距離則又可分為長距離無線接入和短距離無線接入等。

在移動通信發展過程中通信技術從固定方式發展到移動方式,大致經歷了以下五個重要階段:

第一階段:20世紀20年代初至50年代初,移動通信技術主要是在軍用裝備方面使用。這個階段的移動通信設備主要是採用電子管技術以及短波頻率,直到5 0年代初,才出現了MTS 即150 MHZ VHF單工汽車公用行動電話系統

第二階段: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這個時期的移動通信設備器件已開始向半導體過渡,頻段擴展至 UHF450 ~ t Z,並形成了移動環境中的專用系統。同時,也很好的解決了移動通信網路與公用電話網的融合問題。

第三階段:20世紀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這個階段提出了蜂窩移動通信系統,並在70年代末開始進行 AMPS試驗。頻段擴展至800 MHZ。

第四階段:20世紀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也就是第二代數字移動通信大發展的時期,移動通信技術開始逐步朝著個人通信業務的方向進行轉變。

第五階段:20世紀90年代中至今,適應移動數據、移動計算及移動多媒體運作需要的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開始興起並得到應用,從而加速推進了全球移動通信技術標准化工作,使得樣機研製和現場試驗得到了蓬勃發展。由於第二代至第三代移動通信的平滑過渡,讓數據通信與多媒體業務需求不斷增加。

2 問題

現今,無線通信產業兩個重要特點是:1、大眾移動通信發展十分強勁,新技術麻用更新不斷加快。但在一些國家和地區,存在發展不均衡問題。2、無線寬頻通信技術的研究、應用不斷發展全球移動市場呈總體增長,不均衡增長的趨勢。北美、歐洲等發達國家的新增用戶日益減少,而在亞洲、非洲等地區的發展中國家,用戶數量卻得到了迅猛增長。從數據新業務市場的增長來看,韓國日本呈現爆發態勢,已成為全球移動通信發展的新熱點。移動通信仍是發展最為迅速的領域,移動通信用戶超過30億人,四大3G標准(WEDMA、CDMA2000、TD-SCDMA、WiMAX)演進技術不斷出現,商用的進程加速,全球有10億人被3G網路覆蓋。光通信已成為電信業務傳輸的主要手段,近年來得到了高速發展。在超長距離傳輸方面,也已達到了4000km無中繼的技術水平。源於行動電話對固定電話的巨大沖擊,固網主導運營商開始尋求各種形式的'FMC(Fixed MobilityConvergence,固定移動融合)整合服務。IMS(IP多媒體子系統)為網路融合提供了一個統一的結構,極大地促進了網路融合的進程,三網融合進程加速。

3 可解決的方法

3.1 無線通信領域各種技術之間的互補作用日益凸顯

由於不同的接入技術具有不同的覆蓋范圍以及不同的適用區域和不同的接入速度,因此多元網路一體化可以實現對不同用戶群體的需求覆蓋,實現無線通信技術的均衡發展。如3G和WLAN之間進行互補:3G可以滿足強漫遊的移動性需求並解決廣域網無縫覆蓋,WLAN則可以實現近距離的超高速無線接入。

3.2 寬頻化是現代無線通信技術重要方向

在信息化社會的環境下,隨著寬頻應用的不斷發展,寬頻化將是未來通信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未來無線寬頻與有線網路的無縫銜接和數據傳輸速度的不斷提高,也會使無線寬頻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3.3 無線通信網路多樣化和綜合化

未來無線通信網路的結構,將向核心網/接入網進行轉變。通信網路的多樣化和綜合化將隨著網路管制的逐步開放和市場競爭需要而得到發展,從而推動傳統的通信網路與新興通訊網路的有機融合,提高無線通信網路普及和應用負效率。

4 小結

綜上所述,未來無線通信的發展趨勢為多元網路互補化、寬頻化、綜合化與多樣化、信息個人化。無線通信網路將是一個綜合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各種無線技術都將最大地發揮著自己的作用。而我國作為迅速崛起的發展中國家,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於科技的發展起著不可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不斷促進無線通信技術進行創新,並使無線通信產業得到大力發展,對我國未來經濟發展和國民建設將會十分有益。

;

❷ 無線網路技術論文三篇

以下就是我為大家帶來的無線 網路技術 論文三篇。

無線網路 技術論文一

試想一下,在有線網路時代,用戶的活動范圍受限於網線,無論到哪裡必須要拖著長長的纜線,為尋找寬頻介面而苦惱。為此,無線網路應運而生。和有線網路相比,雖然無線網路的帶寬較小;相對目前的有限網路有較多的等待延遲;穩定性較差;無線接入設備的CPU、內存以及顯示屏幕等資源有限等 缺陷。但無線網路可適應復雜的搭建環境,搭建簡單,經濟性價比強,並且最大的優點是可以讓人們擺脫網線的束縛,更便捷,更加自由的溝通。故自開發之初,就迅速搶占著市場。目前無線網路從覆蓋范圍上可以大致分成以下三大類:(1)系統內部互聯/無限個域網(2)無線區域網(3)無限城域網/廣域網。故本文就此介紹各類無線網路的的應用現狀。

一、無限個域網(WPAN)

無線個域網主要採用IEEE802.15標准。無限個域網可以看成是無線區域網的一個特例。其覆蓋半徑只有幾米。其主要應用范圍包括:語音通信網關、數據通信網關、信息電器互聯與信息自動交換等。WPAN通常採用微微蜂窩或毫微微蜂窩結構。WPAN是當前發展最迅速的領域之一,相應的新技術也層出不窮,主要包括藍牙技術、IrDA、Home RF、超寬頻技術和ZigBee技術等,具體介紹如下:

(一)藍牙技術 是一種支持點對點,點對多點語音和數據業務的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其基本網路結構是微微網。其優點在於低功耗、具有很強的可移植性,集成電路簡單,易於推廣等。藍牙技術工作在全球通用的2.45GHz ISM頻段,消除了國界的限制,可在短距離中互相連接,實現即插即用,在無線電環境非常嘈雜的環境下,其優勢更加明顯。目前在為3個使用短距離無線連接的通用應用領域提供支持,分別是數據和語音接入點、電纜替代和自組網路。

(二)IrDA技術 是目前幾種技術中市場份額最大的,它採用紅外線作為通信媒介,支持各種速率的點對點的語音和數據業務,主要應用在嵌入式系統和設備中。

(三) Home RF 用於在家庭區域內,在PC和用戶電子設備之間實現無線數字通信的開放式工業標准。

(四)超寬頻技術 是一種新技術,其概念類似於雷達,它的高性能和低功耗的優點將使它成為未來市場的強有力的競爭者之一。

(五)ZigBee技術 是一種新興的短距離、低速率無線網路技術。它是一種介於無限標記技術和藍牙之間的技術提案,主要用於近距離無線連接。

二、無線區域網(WLAN)

無線區域網主要採用IEEE802.11標准。通過利用空中的電磁波代替傳統的纜線進行信息傳輸,可以作為有線網路的延伸、補充或代替。相比較而言,無線區域網具有以下優點,

(一)移動性:通信范圍不在受環境條件的限制,可以為用戶提供實時的無處不在的網路接入 功能,使用戶可以很方便地獲取信息。

(二)靈活性:無線區域網的組網方式靈活多樣,可方便的增減、移動、修改設備。

(三)經濟型:無線區域網可用於物理布線困難或不適合進行物理布線的地方,可將網路快速投入使用節省人緣費用。

它是目前發展最熱的無線網路類型,具體應用非常廣泛,應用方式也很多,但目前還只能用於不移動或慢速移動的用戶或業務,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開發出適合高速移動的無線區域網。按應用類型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有固定基礎設施的,一類是無固定基礎設施。無固定基礎設施無線區域網又叫自組網路(Ad Hoc),其中最突出的是移動Ad Hoc網路,它在軍用和民用領域有很好的應用前景,它可在任意通信環境下迅速展開使用、能夠對網路拓撲變化做出及時響應。是目前和未來發展前景看好的一種組網技術。

三、無限廣域網(WWAN)

無線廣域網主要採用IEEE802.20標准。它更強調快速移動性,其連接能力可覆蓋相當廣泛的地理區域。但其信息速率通常不是很高,只有115kb/s。當前無線廣域網多是行動電話及數據服務所使用的數字移動通信網路,常用的有GSM移動通信系統和衛星通信系統,而3G、4G技術也都屬於無限廣域網技術。該技術是使得 筆記本 計算機或者其他的設備裝置在蜂窩網路覆蓋范圍內可以在任何地方連接到互聯網。

四、結束語

基於Wi-Fi技術的無線網路不但在帶寬、覆蓋范圍等技術上均取得了極大提升,同時在應用上,基於Wi-Fi無線應用也已從當初「隨時、隨地、隨心所欲的接入」服務轉變成車載無線、無線語音、無線視頻、無線校園、無線醫療、無線城市、無線定位等諸多豐富的無線應用。以後,無線網路在學術界、製造業、倉庫業、醫療界等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但對於無線網路來說,在應優先解決以下問題:(1)加強移動設備管理(MDM)和安全系統;(2)部署大規模語音和視頻無線區域網;(3)無線區域網控制器安裝在企業內部還是外部? 這些問題是最迫切需要解決的,也是決定未來無線網路所扮演的角色。

無線網路技術論文二

說到無線網路的歷史起源,可以追朔到五十年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美國陸軍採用無線電信號做資料的傳輸。他們研發出了一套無線電傳輸科技,並且採用相當高強度的加密技術,得到美軍和盟軍的廣泛使用。這項技術讓許多學者得到了一些靈感,在1971年時,夏威夷大學的研究員創造了第一個基於封包式技術的無線電通訊網路。這被稱作ALOHNET的網路,可以算是相當早期的無線區域網絡(WLAN)。它包括了7台計算機,它們採用雙向星型拓撲橫跨四座夏威夷的島嶼,中心計算機放置在瓦胡島上。從這時開始,無線網路可說是正式誕生了。

從最早的紅外線技術到被給予厚望的藍牙,乃至今日最熱門的IEEE 802.11(wifi),無線網路技術一步步走向成熟。然而,要論業界影響力,恐怕誰也比不上WiFi。

Wi-Fi (wireless fidelity(無線保真) 的縮寫)為IEEE定義的一個無線網路通信的工業標准(IEEE802.11)。 Wi-Fi第一個版本發表於1997年,其中定義了介質訪問接入控制層(MAC層)和物理層。物理層定義了工作在2.4GHz的ISM頻段上的兩種無線調頻方式和一種紅外傳輸的方式,總數據傳輸速率設計為2Mbits。兩個設備之間的通信可以自由直接(ad hoc)的方式進行,也可以在基站(Base Station, BS)或者訪問點(Access Point,AP)的協調下進行。

下面介紹一下Wi-Fi聯接點網路成員和結構:

站點(Station) ,網路最基本的組成部分。

基本服務單元(Basic Service Set, BSS) 。網路最基本的服務單元。最簡單的服務單元可以只由兩個站點組成。站點可以動態的聯結(associate)到基本服務單元中。

分配系統(Distribution System, DS) 。分配系統用於連接不同的基本服務單元。分配系統使用的媒介(Medium) 邏輯上和基本服務單元使用的媒介是截然分開的,盡管它們物理上可能會是同一個媒介,例如同一個無線頻段。

接入點(Acess Point, AP) 。接入點即有普通站點的身份,又有接入到分配系統的功能。

擴展服務單元(Extended Service Set, ESS) 。由分配系統和基本服務單元組合而成。這種組合是邏輯上,並非物理上的--不同的基本服務單元物有可能在地理位置相去甚遠。分配系統也可以使用各種各樣的技術。

關口(Portal) ,也是一個邏輯成分。用於將無線區域網和有線區域網或 其它 網路聯系起來。

這兒有3種媒介,站點使用的無線的媒介,分配系統使用的媒介,以及和無線區域網集成一起的其它區域網使用的媒介。物理上它們可能互相重迭。IEEE802.11隻負責在站點使用的無線的媒介上的定址(Addressing)。分配系統和其它區域網的定址不屬無線區域網的范圍。

IEEE802.11沒有具體定義分配系統,只是定義了分配系統應該提供的服務(Service) 。整個無線區域網定義了9種服務,5種服務屬於分配系統的任務,分別為,聯接(Association), 結束聯接(Diassociation), 分配(Distribution), 集成(Integration), 再聯接(Reassociation) 。4種服務屬於站點的任務,分別為,鑒權(Authentication), 結束鑒權(Deauthentication), 隱私(Privacy), MAC數據傳輸(MSDU delivery) 。

簡單而言,WIFI是由AP(Access Point)和無線網卡組成的網路。AP一般稱為網路橋接器或接入點,它是當作傳統的有線區域網絡與無線區域網絡之間的橋梁,也是無線區域網絡與無線區域網絡之間的橋梁,因此任何一台裝有無線網卡的PC均可透過AP去分享有線區域網絡甚至廣域網路的資源,其工作原理相當於一個內置無線發射器的hub或者是路由,而無線網卡則是負責接受由AP所發射信號的CLIENT端設備。

雖然WIFI無線技術在前進的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是隨著產品技術的進步和技術標準的統一,WIFI一定會帶給人們更大的便利和更光明的前景,無線網路技術也會向著更主流的方向發展。

無線網路技術論文三

一、引言

在人們即將邁入21世紀的時候,網路不知不覺成為每個人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天用它來查詢所需的資料、瀏覽各方面的新聞、甚至查詢當天出行的路線等等。 然而人們想要完成所有這些事情,基本上都是通過有線網路。對於慢慢發展起來的無線網路,大多數人都對它很陌生,而且目前在國內,如果你要使用它的話,費用還挺貴,因此,一些客觀的原因導致大部分人遠離它,甚至都從不過問它。

其實,無線網路是網路時代的一種進步、一種改革。它可以讓生活變得更便捷,並且也推動著整個社會的進步;所以,為了讓那些不懂它或者不想接近它的人,更多地知道、了解它,讓它們去接觸、甚至慢慢使用上它,下面就從五個方面簡單地介紹一下無線網路。

二、無線網路的誕生

從1969年網際網路誕生於美國開始至今,網路的歷史並不算長;下面可以通過一個小小的 故事 來說明,故事開始於當年的8月30日,由BBN公司製造的第一台「介面信息處理機」簡稱IMP1,在預定日期的前兩天抵達了加利福尼亞大學。克蘭羅克是當時進行這次實驗的教授,還有他的40多名工程技術人員和研究生。然而就在10月初的時候,第二台IMP2運到了阿帕網試驗的第二節點,即斯坦福研究院(簡稱:SRI)。

經過數百人一年多時間的緊張研究,阿帕網遠程聯網試驗即將正式實施。那台由IMP1聯接的大型主機叫做Sigma-7,已運至加利福尼亞大學,與它通訊的那台SRI大型主機叫作SDS 940的機器,也在同一時間到達,經過一到兩個月的准備工作,於10月29日晚上,在全球首次實現兩台機器之間的通信實驗,克蘭羅克教授立即命令他的研究助理、加利褔尼亞大學學生名叫查理·克萊恩(英文名:C. Kline),坐在一台名叫IMP1的終端前面,吩咐他要戴上耳機和麥克風,通過長途電話隨時與另外一名負責SRI終端操作的技術員保持密切聯系。

實驗就這樣開始了,據當時克萊恩的回憶,是他的教授讓他首先傳輸5個字母,分別為:L、O、G、I、N。用它們來確認分組交換技術的傳輸效果。並且教授指導它,只需要鍵入其中的L、O、G三個字母,使IMP1機器傳送出去,再由SRI機器自動產生「IN」,最後合成為前面要實現的五個字母組合,即:LOGIN。經過教授指導及克萊恩與SRI終端操作員的配合,就在22點30分的時候,帶著激動的心情,C.Kline就開始在鍵盤上敲入第一個字母「L",然後對著麥克風喊:「請問您收到『L』了嗎?」 另外一頭的回答是:「是的,我收到了『L』。」

他繼續做著同樣的工作……

「你收到O嗎?

「是的,我收到了『O』了,

就這樣一步接著一步地繼續下去,突然出現了一個出乎意料的結果,IMP1儀表顯示傳輸系統崩潰,通訊無法繼續進行下去。克蘭羅克教授與他的四十名學生在世界上的第一次互聯網路的通訊試驗宣告結束,當時僅僅傳送成功兩個字母L、與O、,也就這次字母傳送實驗真真切切地標志著網路的真正誕生;歷史上把這一次事件的發生作為了互聯網誕生的見證。

無線網路的誕生呢?那要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那時的美國在科技方面領先於其他國家,不管是在通信還是網路方面,因此美國的陸軍就採用了無線電信號,利用一套無線電傳輸技術,此技術具有高強度的加密保護功能,開始了他們在戰場上的技術突破。從這一刻起,無線網路也算是正式誕生了。

三、無線網路的概念與安全

(一)概念

所謂無線網路,顧名思義,就是一種不需要通過線纜這種介質來做傳輸而已,另外用戶可以建立遠距離無線連接的一種全球語音和數據的網路,它與有線網路的用途十分類似,最大的不同除了傳輸介質:無線電技術取代網線之外,在分類上和有線網路也稍有區別,分無線個人網、無線區域網、無線城域網。

在一個無線區域網內,常見的設備有:無線網卡、無線網橋、無線天線、和無線路由器等等無線設備。一旦建立起一個區域網之後,無線網路就會存在著一定的輻射危險,甚至可以說比有線網路在時間以及范圍上顯得更加強烈,所以,為了盡少量地受到輻射,應該把常用的無線路由、無線AP擺放在離我們人體和離卧室遠一些的地方,還要注意避免把一些無線產品過分靠近音響、電視等電子產品,防止它們之間互相的干擾產生的其它輻射。總之,只要我們與它保持較遠的距離,避免長時間呆在無線網路環境中所產生的累積效應,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那麼無線網路的輔射就對人類構不成多大的威協。

(二)安全

在使用無線網路的時候,安全性固然重要,在安全防範方面,與有線網路存在非常大的區別,無線網路的安全主要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把握:

1.採用強力的密碼。談到密碼,是一個讓人非常敏感的東西,足夠強大的密碼可以讓暴力解除成為不可能實現的情況。相反,如果密碼強度不夠,幾乎可以肯定會讓你的系統受到損害。所以,不但要設密碼,而且還要足夠強力才行。

2.嚴禁廣播服務集合標識符(簡稱:SSID)。SSID其實就是給無線網路的一種重命名,假如不能對它進行保護的話,帶來的安全隱患是非常嚴重的。同時在對無線路由器配置的時候,須禁止服務集合標識符的廣播,盡管不能帶來真正的安全,但至少可以減輕威脅程度,因為很多初級的惡意攻擊者都是採用掃描的方式尋找一些有漏洞的系統作為它們的突破口。一旦隱藏了服務集合標識符這項功能,也就大大降低了破壞程度。

3.採用有效的無線加密方式。相反,另一種動態有線保密方式其實並不算很有效。使用象aircrack等類似的免費工具,就可以在短短的幾分鍾里找出動態有線等效保密模式加密過的無線網路的漏洞;無線網路保護訪問是目前通用的加密標准,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使用一些更強大有效的方式。畢竟,加密和解密的斗爭是無時無刻不在進行的。

4.採用不同類型的加密。不要僅僅依靠以上談到的無線加密手段來保證無線網路的整體安全。不同類型的加密可以在系統層面上提高安全的可靠性。例如:OpenSSH就是一個不錯的加密選擇,它可以在同一網路內的系統提供安全通訊,即使需要經過網際網路也沒有問題。與採用了SSL加密技術的電子商務網站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實際上,為了達到更安全的效果,建議不要總更換加密方式。

5.控制介質訪問控制地址層。即我們所說的MAC地址,單獨對其限制是不會提供真正的保護。但是,像隱藏無線網路的服務集合標識符、限制介質訪問控制(MAC)地址對網路的訪問,是可以確保網路不會被初級的惡意攻擊者騷擾的。另外此種 方法 對於整個系統來說,無論是新手的惡意攻擊還是專家的強烈破壞,都能起到全面的防護,保證整個系統的安全。

6.監控網路入侵者的活動。眾所周知,人類無時無刻不在使用著網路。所以入侵者也隨時會攻擊到你的網路中來,那麼你就需要對攻擊的發展趨勢以及了解它們是如何連接到你的網路上來的進行一定的跟蹤,為了提供更好的安全保護依據,你還需要對日誌里掃描到的相關信息進行分析,找出其中更有利的部分,以備在以後出現異常情況的時候給予及時的通知。總之,在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不斷更新,未來,我們更需要對以上十點進行理解性地記憶與靈活性地變通使用。

四、無線網路的技術與應用

目前,在國內無線網路的技術並不算很盛行,與有線網路相比,它還不是很成熟,可是,發展至今,在無線的世界內,新技術層出不窮、新名詞是應接不暇。例如:從無線區域網、無線個域網、無線體域網、無線城域網到無線廣域網;從移動AdHoc網路到無線感測器網路、無線 Mesh網路;從Wi-Fi到WiMedia、WiMAX;從IEEE802.11、IEEE802.15、IEEE802.16到IEEE802.20;從固定寬頻無線接入到移動寬頻無線接入;從藍牙到紅外、HomeRF,從UWB到ZigBee;從GSM、GPRS、CDMA到3G、超3G、4G等等。

在應用方面,其中兩種主要的方式分為:GPRS手機無線網路和無線區域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GPRS手機無線網可稱作是目前社會上一種真正意義的網路,它主要是通過行動電話網路來接入Internet的,所以只要你所在的區域開通了GPRS業務,那麼不管在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實現上網;後者呢,主要是與有線網路作比較,突出它的便捷性,因為它是利用射頻技術(即:Radio Frequency簡稱:RF)來實現的一種數據傳輸系統, RF取代了舊式的那種通過雙絞銅線來實現上網的煩索性;另外,除了以上談到兩種主流方式,在當今快速發展的科技形勢下,我國通信方面出現了移動的TD-SCDMA和電信的CDMA2000以及聯通的WCDMA三種無線網路通信方式,所以,未來只要有3G網路信號存在的地方,便可以實現上網。

五、就業前景

一種新型的產業必定會為社會帶來不小的影響,並且推動整個社會走上更穩健的步伐 。例如:在就業方面,它產生了一批新型的就業崗位,比如:3G網路工程師、無線網路優化崗位等等,通信方面,出現堪察、無線網路測試等等,因此而減輕了整個社會在就業上不少的壓力,再者,在另外一種無線區域網標准下生產出的產品技術應用逐漸成為無線網路市場主流的情況下,基於Wi-Fi技術的無線網不但在帶寬以及覆蓋范圍等技術上取得了極大突破,而且在應用上,如今的無線網路也不再只是單純地滿足用戶隨時隨地接入網路,甚至已經能更多地參於到行業信息化的服務中來,可想而知,將來出現無線醫遼、無線校園、無線城市等其他行業應用成為無線網路市場的主流也不是夢想。

六、結束語

隨著科技的不斷演進與無線行業的飛速發展,無線網路將成為推動整個網路市場前進的新生力量,並且在不可預見的未來,紛繁多樣、永遠在線的智能終端技術將會把娛樂、辦公、消費、醫遼、 文化 教育 、生活服務等多種行業區域的全部功能融會貫通,一起服務於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使之變得更輕松、更智能。使智能技術與無線網路更好地密切結合,讓越來越多的創新應用和新的生活方式進入到未來的社會當中。最後,讓我們迎接一個「網聚萬物」、「網隨人動」的無線時代。

❸ 網路通信技術論文

通信網路技術是一種由通信端點、節(結)點和傳輸鏈路相互有機地連接起來,以實現在兩個或更多的規定通信端點之間提供連接或非連接傳輸的通信體系。下面是由我整理的網路通信技術論文,謝謝你的閱讀。

網路通信技術論文篇一

通信技術將向網路融合技術發展

摘要:

無線蜂窩網從第一代模擬網路演進到4G(LTE和LTE-A)網路,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對社會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據統計截至2011年第2季度,全球各種制式的無線用戶數已達到57億,其中GSM最為成功,用戶數達到51億;隨著數據需求的不斷發展,包括WCDMA、CDMA2000等在內的3G系統和LTE為代表的4G系統也逐步發展。在可見的發展期內,各種無線制式將長期存在,共同促進無線通信的發展。

1傳統無線通信技術遭遇技術“瓶頸”

到日前為止的各代通信技術,每一代演進都伴隨著基礎技術的不斷發展。相應的基礎技術包括信號傳播、編碼和網路架構等。在信號傳播方面,1G為模擬技術,2G以後為數字技術;2G多址技術包括時分(如GSM)和碼分(如CDMA),3G則為寬頻碼分,而到了4C則是以正交頻分復用(OFDM)為代表的LTE。每一代技術發展都以提升頻譜效率、擴展可用帶寬和提升速率為目標,滿足不斷發展的用戶通信需求。

然而傳統的無線通信技術發展到今天逐漸遇到了“瓶頸”。傳統無線通信頻譜效率的最大能力取決於香農定理,當前的各種技術的頻譜效率提升已經逐步逼近了香農極限。如圖1所示。在傳統理論下,進一步提升頻譜效率相對困難,因此新技術的發展似乎遇到了困境。

近幾年,通信業內提到LTE-A大多提到的是更多的天線(MIMO)、更高的帶寬和小區間的相互協作等等,看不到什麼新技術發展。對於5G的技術選擇,似乎除了量子通信沒有什麼更好的選擇。然而量子通信還不成熟。量子通信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發展,目前已經實現了部分實驗情況下的長距離傳輸,但距離真正的產業化應用可能還需要5~10年,甚至更長時間。當然任何情況下都不要認為技術的發展會停頓下來,19世紀未曾有科學家認為經典理論已經比較完善,今後的科學家只是做實驗來驗證前人的理論。但20世紀之初,以相對論和量子理論為代表的新理論就開創了人類技術新篇章,並且推動了人類在20世紀取得了科技的巨大進步。同樣,傳統通信技術遇到“瓶頸”並不代表通信不再發展,反而預示著通信技術可能面臨著一些更大的突破。

2多網融合是未來發展重點

在基礎技術發展遇到“瓶頸”的情況下,多網融合成為推動技術發展的重點之一。2G、3G、4G和Wi-Fi網路將在5~10年內長期共存。現實的網路也逐步構成了包含各種無線制式和覆蓋范圍(如宏、微、豪微微覆蓋)的異構網,如圖2所示。

在現有的異構網路架構下,充分融合各種無線技術,最大限度地發揮所有現網能力,最大限度的擴充整體網路能力,為用戶提供最優的服務,將成為網路部署的重要課題。

多網融合從部署階段上,將呈現幾個階段:

(1)異網建設階段

重點關注新建網路對原網路的影響,例如無線干擾、站點共存等。

(2)基於覆蓋的共存階段

新網路一般建設在原網路之上,新建網路的覆蓋難以保證連續和全面。基於覆蓋的網路共存成為保證無線網路客戶體驗的重點。圖3所示為LTE在3G和2G覆蓋范圍內進行部分覆蓋。在LTE網路在覆蓋不足的情況下,重定向到3G網路或切換到3G網路的功能成為保證客戶體驗的重要手段。同樣的需求,也體現在以室內為主的Wi-Fi建設過程中。

(3)多網協同融合階段

核心網和接入網將進一步融合發展。融合後的網路基於不同的網路負荷、業務類型和用戶類型對數據流進行分配,以達到最好的整體效果。多網協同融合網路如圖4所示。

3網路融合將在核心網、接入網和終端3個層次共同實現

(1)核心網實現統一認證和各種無線數據統一接入

通過綜合服務網關(ISCW)的控制,核心網可以實現基於業務類型、基於用戶和基於網路負荷的資源動態分配,最優化地利用各種網路資源,並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基於業務類型、基於用戶和基於網路負荷的資源動態分配架構如圖5所示。

(2)RNC、BSC、eNodeB、AC作為接入錨點進行協調控制

以基站控制器,無線 網路控制器(BSC/RNC)、接入控制器(AC)等無線集中控制節點作為錨點,基於基站級或區域級進行控制,根據小區負荷、接人限制、無線干擾、終端能力和用戶移動速度等進行聯合無線資源控制(JRCM),為用戶提供最佳的用戶體驗。聯合無線資源控制如圖6中所示。

(3)干擾控制保證多種無線技術共存

頻譜是無線技術的基本資源之一,充分利用各種有效的頻譜是無線 發展的重點。對頻譜的利用包括現有空白頻譜的使 用和原有頻譜的頻譜重整,如圖7所示。在1800 MHzWCDMA和LTE建設過程中,包括了相鄰的頻譜和原GSM頻譜的頻譜重整。隨著無線接入技術的增加。頻譜的利用更加充分,相鄰頻段之問的干擾控製成為保證各種無線技術共存的基礎。干擾控制包括各相鄰頻段的無線接入設備的隔離、干擾抑制以及共模設備的干擾解決方案。相應地自 組織網路(sON)、小區間干擾協調(ICIC)等技術將逐步發揮其自身的重要作用。

(4)終端支持多接入實現多模同時 工作

未來的終端將適應多種網路融合的發展,支持多模同時工作,即多接人承載(MAB)。隨著技術的發展,多頻段的無線干擾、寬頻天線、耗電等限制當前終端多模能力的技術障礙將逐步得到解決,支持MAB的終端將成為未來發展的重點。

4Wi-Fi在多網建設中將發揮重要作用

Wi-Fi作為低成本的室內覆蓋技術,目前已被很多運營商採用作為數據分流的一種方式。Wi-Fi的工作頻段為公共頻段,其網路設備價格不到一般無線蜂窩基站設備的1/5。由於其投資省、見效快被運營商所青睞。在當前的無線區域網(WLAN)建設中,Wi-Fi的干擾問題、信道質量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客戶體驗,也限制了WLAN的廣泛 應用。但隨著運營商更多地採用WLAN作為無線接入方式,以上問題將逐步得到解決。隨著和其他接入方式互操作能力的增強,WLAN必將作為一種非常重要的室內無線接入方式,和LTE、3G等網路共同打造優質的數據網。

5結束語

2G、3G、4G、WLAN長期共存和發展決定了網路融合技術將成為網路發展重要技術。多層次地全面實現各種無線網路協同發展,充分發展數據業務,為用戶提供更為方便、可靠、優質的服務,是今後幾年內無線技術發展的重點。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網路通信技術論文

❹ 通信網路優化問題分析論文

通信網路優化問題分析論文

在各領域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論文吧,論文對於所有教育工作者,對於人類整體認識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怎麼寫論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我整理的通信網路優化問題分析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摘要: 隨著通信進程的不斷發展,用戶數量不斷增加,通信質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目前一個比較熱點的一個問題就是網路優化,通過現有的通信網路減少信道擁塞,實現高質量的通信。所謂網路優化是以充分了解網路的運行狀態為前提,通過各種相關的技術手段,對網路中不合理的部分進行必要的調整,使網路達到最佳運行狀態的過程。網路優化是長期性的工作,通過合理的規劃、建設,實現良性運行的網路。

關鍵詞:網路優化流程

1、概述

1.1網路優化的概念和意義網路優化是指對在運行的網路中提取和分析數據,對網路運行的影響因素和網路運行中的不確定因素進行分析,通過參數的優化和技術手段的實時處理,對網路的運行狀態進行更新,使現有網路的運行狀態最佳。在網路優化的過程中,還可以積累網路運行管理、維護和規劃經驗,指導未來的網路規劃和日常運行。網路優化的目標是提高網路通信質量或者保持網路通信質量。從網路的角度來看,網路優化的主要目標是提高移動網路通信服務質量,並盡可能減少網路維護成本。網路通信質量包括諸如語音質量、減少掉話率、良好接通率等很多方面;維護成本則是包括設備利用率、網路擴容、設備和線路投資等方面。從運營企業的角度來看,提高用戶滿意度及忠誠度,使企業利益最大化是網路優化的終極目標。為實現這個目標,必須在通信質量上完成既定的任務,包括分配成功率、切換成功率、接通率、信道擁塞、掉話次數、通信服務質量等方面。目前,提及的網路優化主要側重於無線網路優化。因為,交換網路比較穩定,而無線網路因其所處的環境非常復雜不確定。在對整個網路進行優化時,無線網路優化對通信質量的提高有更大的空間可為。

1.2網路優化的主要內容

網路優化就是在充分了解網路運行狀態的前提下,對現有網路進行數據採集和分析,發現網路質量的影響因素,採取各種技術手段對網路進行調整優化,使網路達到最佳運行狀態,使資源最優化。網路優化的主要內容包括設備故障排除、改善網路運行指標、提高通話質量、維持話務均衡和網路均衡、對網路資源進行最優配置以及建立和維護網路優化平台和網路優化檔案。

2、無線網路優化流程

無線網路優化的流程主要包括對現網數據進行採集、數據分析和實施等三個部分。

2.1數據採集

相對於交換網路優化,無線網路優化在網路優化中顯得更加重要,也比交換網優更復雜,這是由於無線環境的復雜多變造成的,因此,無線上的改進,往往能給全網接通率較大的提高。影響無線網路的質量一般有以下幾個方面:無線網路擁塞、小區或載頻工作不正常,信號過弱和質量差引起掉話,切換等。通過對網路數據的採集和分析,才能確定網路優化的實施方案。需要採集的網路數據包括無線數據、話務數據和干擾數據。無線參數的採集主要是在基站控制器(BSC)上獲取各個小區的參數。

數據採集的途徑主要有以下三種:

(1)獨立專用控制信道(SDCCH信道),主要有指派次數、成功率、擁塞率和掉話率等。

(2)話音通道(TCH):主要是擁塞率、話務量、設備完好率、掉話率、指派成功率和信道話務量等。

(3)切換通道(HANDOVER):主要切換請求數、成功率、切換未接受率和HANDOVERLOST指標等。

2.2網路數據的分析方法

網路數據的分析方法很多,例如:DT測試、CQT測試、設備勘察、頻率與覆蓋的模擬分析、參數核查與分析、服表分析、信令分析等等。常用的方法包括信令跟蹤分析法、路測分析方法和話務統計分析方法等三種方法。信令分析可以對優化區域內所有小區的ABIS口和A口同時進行信令採集,可以較好地解決覆蓋問題、頻率干擾問題和無線參數設置等問題。信令分析只要利用信令儀表對A口和ABIS口進行跟蹤的數據採集和分析。

由於信令分析是對信號進行充分的采樣,可以對一次通話的全部流程進行分析,所以分析的結果比較全面、准確。分析A介面採集的數據,可以發現切換局數據不全、信令負荷、故障中繼、故障時隙以及話務量不均衡等問題;分析ABIS介面採集的數據,可以發現上、下行鏈路路徑損耗、小區覆蓋、無線干擾以及隱性故障等問題;這里,需要藉助與各種圖譜進行分析,包括信道佔用時長圖、接收電平分布圖、頻率干擾檢測圖等。話務統計分析方法是利用採集到得無線話務報告數據和各種告警信息,製作話務統計報告。根據統計報告中的各項指標,分析基站話務分布情況和變化情況、分析網路參數設置的合理性、網路結構的合理性以及各項參數的實際情況。這里,比較重要的指標有呼叫成功率、掉話率、切換成功率、話務量、信道可用率、信道擁塞率等。另外一種方法路測分析方法是最為常用和實用的方法。同過路測分析可發現很多問題,包括相鄰小區配置關系是否合理、頻點定義錯誤造成的干擾、基站硬體故障、天線連接錯誤、無線信號質量、無線信號覆蓋、切換情況等。而在路測過程中還可以獲取地貌、天線俯仰角、用戶分布群等許多有意義的基礎信息,為未來的網路擴容或網路建設提供寶貴的依據。

3、網路優化的關鍵技術

在網路優化過程中存在著許多不易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成為網路優化的關鍵。最受關注的幾個問題包括覆蓋、頻率干擾以及切換等。

3.1覆蓋問題

覆蓋問題主要包括孤島覆蓋、越區覆蓋和不連續覆蓋等問題。覆蓋主要是由於網路規劃、地理因素等原因造成的小區內通話不當。覆蓋區域過大時,可能造成切換頻繁,可能會形成較大的相互干擾;覆蓋區域過小時,通信時的掉話率較高、切換成功率較低。孤島覆蓋的問題可以通過測試電平發現,可以通過實際的勘察,確定原因。

引起孤島覆蓋的原因可能是地形建築物阻擋、基站功率、天線高度和位置。越區覆蓋主要是由於基站的天線過高或者俯仰角過小,引起該小區的覆蓋距離果園,越區到其他站點所覆蓋的區域。越區覆蓋容易產生孤島效應,甚至頻率干擾;可能會導致計費錯誤;吸收額外的話務以及導致較大的負面影響。越區覆蓋問題可以通過系統模擬和切換統計中發現。不連續覆蓋的主要原因是網路部署的工程問題。這需要在基站設計和網路整體規劃部署時進行調整,在日常維護中可操作性不大。

3.2頻率干擾問題

網路的頻率干擾問題可能來源於系統內部的干擾,也可能來源於系統外部。整體會表現為網路質量不高,各種指標不合格。

可以通過模擬及分析確定干擾的來源、影響范圍,從而解決頻率干擾問題。

3.3切換問題

為保證通話質量,以及減少信令流量和負荷,需要減少不必要的切換;同時,切換失敗和頻繁切換也是切換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切換問題可以通過統計數據和路測結果進行分析。

4、結語

網路優化是一個漸進完善的過程,也不排除新的問題和新的情況出現。在整個優化過程中,應逐漸引入更加智能、較少經驗和人工參與的方法,將網路優化智能化。

參考文獻

[1]劉海軍.GSM日常網路優化概述[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19.

[2]沈剛,張新華.淺析3G無線網路優化[J].中國無線電,2011,7.

[3]李長鶴.試析GSM網的網路優化[J].科技傳播,2011,11.

;

❺ 無線網路技術論文「參考」

無線網路技術論文「參考」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無線網路技術也一直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下面一起去閱讀一下無線網路技術論文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摘要: 就藍牙在無線接入方面的應用做一探討,並簡要介紹CSR(CambridgeSiliconRadio)公司單片藍牙產品BlueCoreTM01。

關鍵詞: 藍牙;無線通信;數據;PSTN

Abstract:on,andsimplyintrocesCSR′sbluetoothsingle-chip-BlueCoreTM01.

Keywords:bluetooth;wirelesscommunication;data;PSTN

1引言

藍牙技術是用微波無線通信技術取代數據電纜來完成點對點或點對多點短距離通信的一種新型無線通信技術。利用藍牙,可以將需要數據和語音通信的各個設備之間聯成一個Piconet網(即微微網),或將幾個Piconet網進一步互連,組成一個更大的Scatternet網(即分布式網路)。藍牙的PSTN無線接入點使用現有的網路電話機為載體,做開發性預言。他使得手機用戶通過固定電話網路實現信號連接,既而讓廣大的手機用戶同時成為固定電話網的用戶。對手機用戶來說,在解決行動電話網信號問題的同時,又可以降低手機用戶的通信費用;對於固定電話運營商來說,則意味著巨大的話費收益。本方案的創新點有幾點:

(1)取代大量的短程連接所用的電纜,尤其是電纜無法到達的地方,藍牙具有更大的優勢。

(2)使得計算機可以通過藍牙的PSTN無線接入點無線上網,同時實現了網路資源的共享。

(3)實現了藍牙規范的`內部電話系統(IntercomProfile)應用協議棧,使得藍牙PSTN無線接入點能夠與網路中的各個藍牙手機進行內部電話通信。

(4)由於方案設計是按照藍牙技術標准設計,所以兼容符合藍牙標準的藍牙手機,適配器等相關藍牙產品。

2BC01晶元和開發工具Bluelab介紹

BC01(BlueCore01)是CSR(CambridgeSiliconRadio)公司設計的一款單片藍牙產品,他集無線設備、微處理器及基帶電路於一體,採用標準的0.35μm的CMOS工藝。通過外置的存有藍牙協議的FlashROM,可提供完全兼容的數據和語音通信。經過優化設計,所需的外部RF元件很少,允許主板的快速設計。因此能以最低的成本,實現最短的產品面市時間。

其主要特點如下:

(1)符合BluetoothV1.1規范。

(2)帶有USB和UART主介面。

(3)可編程的PCM介面,支持13b8kss-1的雙向串列的同步語音傳輸。

(4)內含的數字轉換器,可進行線性PCM(脈沖編碼調制)、A律PCM、μ律PCM和CVSD(連續變化斜率增量調制)間的相互轉換,編解符合高至HCI層的藍牙控制協議。

(5)採用單電源3.15V供電,支持PART,SNIFF,HOLD多種節電模式。

(6)支持所有的包類型和多達7個從設備的Piconet。

(7)晶元內含鏈路控制、鏈路管理、HCI以及可選的L2CAP,RFCOMM,SDP多層軟體協議棧,可直接使用。

(8)提供VM(VirtualMachine)機制。內嵌16b的RISC微處理器,運行協議棧的同時還可以運行下載到FlashROM中的用戶程序,實現真正意義的單晶元。

其結構框圖如圖1所示。

Bluelab是專門針對Bluecore的模擬開發系統,他在PC上模擬Bluecore01的環境,從而方便開發基於Bluecore01上運行的應用程序。他包括了compiler,emulator/debugger,documentation以及一些源代碼例子。Bluelab還提供了藍牙協議棧Bluestack,支持SDP,L2CAP和RFCOMM等高層協議。用戶可以通過UART/USB介面來調用Bluestack,也可以通過VM來訪問Bluestack。

3系統方案設計

整個系統分為前端數據處理和PC端數據管理2大部分。前端數據處理框圖如圖2所示。

藍牙ISDN接入點的空中無線介面為藍牙,有線介面有:RJ11,ISDN的S/T介面、USB數據介面。S口收發器能夠提供CCITT關於ISDNS/T參考點的I.430建議要求的功能,支持192kb/s的4線平衡傳輸方式的全雙工數據收發。由於BC01內部資源及引腳有限,單片機80C196主要完成控制和協調各模塊的工作,處理D信道信令和收發、B信道數據收發、外部中斷申請,並且通過各種介面與藍牙模塊進行通信。SLIC模塊主要提供語音信號的數模、模數轉換、A律/μ律壓縮PCM編解碼等功能,並具備產生和控制各種信號音的功能。藍牙模塊主要實現藍牙功能,並且提供了符合藍牙規范的空中介面。他集成了各種需要的藍牙協議(包括CTP應用協議棧、內部電話應用協議棧)以及管理程序。

為了形成藍牙Piconet網路化管理,將PC端的數據管理作為Piconet主設備,而前端的數據處理作為從設備。整體的系統結構如圖3所示。

連接PC的BC01作為MASTER,他會自動搜索查詢范圍內的藍牙設備,將其作為SLAVE加入Piconet網,因為每塊SLAVE都有惟一的BD_ADDR(BluetoothDeviceAddress),因此MASTER可以區別每一個SLAVE並對其進行控制。

4軟體結構

軟體設計是基於L2CAP層進行開發,SLAVE的功能是接受MASTER的查詢、連接請求,或查詢到已存在的Piconet後,將自己加入Piconet。SLAVE的功能簡單,全部程序代碼可以放在單片機80C196的FlashROM中運行。MASTER由於要負責管理整個Piconet,對各個SLAVE進行控制和管理,BC01提供的資源已不能滿足。因此將L2CAP協議層以上的軟體放在PC上運行,與PC採用HCI層介面。軟體結構如圖4所示。

5結語

在無線接入現場應用中,中心控制節點與各個無線接入的距離在100m以內。目前大功率的藍牙晶元已經可以達到100m的覆蓋范圍,完全滿足實際應用。此套方案的實驗室聯機調試已經完成,達到初步設計要求。下一步是將此套方案應用到實際的無線接入現場,進行現場調試,對系統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金純,許光辰,孫睿.藍牙技術[M].北京: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1.

[2].1A.26July,1999.

[3]徐愛鈞.單片機高級語言C51Windows環境編程與應用[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1.

[4]KrulinskiDJ.ProgrammingMicrosoftVisualC++6.0技術內幕[M].北京:希望電子出版社,1999.

;

❻ 5g通信技術的大學生論文

5G通信是未來移動通信系統一個新的發展方向,當前這種技術還不是很成熟,處於探索和研發階段。下面是我帶來的關於5g通信技術論文的內容,歡迎閱讀參考!

5g通信技術論文篇一:《5G無線通信通信系統的關鍵技術分析》
摘要:5G無線通信是未來移動通信系統一個新的發展方向,當前這種技術還不是很成熟,處於探索和研發階段。筆者在對5G無線通信技術系統進行簡要介紹的基礎之上,重點針對了5G無線通信系統的大規模MIMO 技術、超密集異構 網路技術 和全雙工技術進行論述。

關鍵詞:5G無線通信大規模MIMO 技術全雙工技術超密集異構網路

引言:

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移動通信使得人們生活和工作得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今已進入了信息化發展的新時代,由於移動終端越來越普及,使得多媒體數據業務的需求量極具增長。可以預測到,移動通信網路將在2020年增長1000倍的容量和100倍的連接數,眾多的用戶接入以及很低的營運成本的需求也會隨之出現。因此,對5G 無線網路 技術的研究就顯得格外重要。鑒於此,筆者希望本文的論述能夠對5G無線通信網路技術的研究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5G無線通信系統概述

5G無線通信和4G相比具有更高的傳輸速率,其覆蓋性能、傳輸時延以及用戶體驗方面比4G更加良好,5G通信和4G通信之間有效的結合將貴構成一個全新的無線移動通信網路促進其進一步擴展。當前國內外對5G無線通信技術的研究已經進入到了深入時期,如2013年歐盟建立的5G研研發項目METIS(mobil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nablers for the 2020 information society)項目,中國和韓國共同建立的5G技術論壇以及我國的813計劃研發工程的啟動。

由此可以看出5G無線通信是移動互聯網在外來發展的最為重要的驅動力,將對移動互聯網作為未來新興業務的基礎平台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而當前在互聯網進行的各種業務大多都是通過無線傳播的方式進行,而5G技術對這種傳輸的效率和傳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將5G通信系統和 其它 通信系統進行有效的結合以及無縫的對接是5G無線通信技術研究的主要方向和目標。因此,在5G無線蓬勃發展的今天,其技術的發展主要呈現出以下特點:

首先,5G通信技術系統更加註重用戶體驗,而良好的用戶體驗主要是以傳輸時延、3D交互游戲為主要支撐來實現。

其次,5G無線通信系統以多點和多用戶協作的網路組織是其與與其它通信系統相比最為明顯的特點和優勢,這種網路組織系統使得系統整體的性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再次,5G無線通信系統和其它通信系統相比應用到了較多的高端頻譜,但是高端頻譜無線電波穿透能力有限,因此,有線和無線相結合是系統採取的最為普遍的組成形式。

二、5G無線通信通信系統的關鍵技術

(一)大規模MIMO 技術

1技術分析

在多種無線通信系統中已經普遍採用了多天線技術,這種技術能夠有效的提升通信系統的頻譜效率,例如,3G系統、LTE、LTE-A、WLAN 等.頻譜效率是隨著天線數量的增多而效率隨之提高。MIMO信道容量的增加和收發天線的數量呈現出近似線性的關系,因此在5G無線系統內採取較多數量的天線是為了有效的提高系統容量。但是當前系統收發終端配備的收發天線數量不多,這是由於天線數量的增多使得系統的空間容量會被壓縮,並且多數量天線技術復雜所造成的。

但是,大規模MIMO 技術的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大規模MIMO解析度更強,能夠更加深入挖掘到空間維度資源,從而使得多個用戶能夠在大規模MIMO的基站平台上實現同一頻率資源的同時通信,因此,使得能夠實現小規模數量基站的前提下高頻譜的信息傳輸。其次,大規模 MIMO抗干擾性能強,這是由於其能夠將波束進行集中。再次,能夠極大程度的降低發射功率,提高發射效率。

2我國的研究和應用現狀

我國對大規模MIMO 技術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信道模、信道容量以及傳輸技術等方面,在理論模型和實測模型方面的研究比較少,公認的信道模型當前還沒有建立起來,而且傳輸方案都是採用TTD系統,用戶數量少於基站數量使得導頻數和用戶數呈現出線性增長的關系。除此之外採用矩陣運算等非常復雜的運算技術來進行信號檢測和信息編碼。因此,我國要充分挖掘MIMO 技術的內在優勢,結合實際來對通信信道模型進行深入的研究,並且在頻譜效率、無線傳輸 方法 、合資源調配方法等方面應當進行更多的有效分析和研究。

(二)全雙工技術

所謂全雙工技術就是指信息的同時傳輸和同頻率傳輸的一種通信技術。由於無線網路通信系統在信息傳輸過程中傳輸終端和接受終端存在一種固有的信號自干擾。全雙工計劃蘇能夠充分的提高頻率利用率,以實現多頻率的信息的信息傳輸,從而改變了一般通信系統不能夠實現同頻率和雙向傳輸的技術現狀,因此這種技術已經成為無線通信技術當前研究的一個重要的關鍵點。這種技術應用在5G無線通信系統中能夠實現無線頻譜資源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當前5G無線通信系統由於接受信號的終端和發射信號的終端頻率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使得其產生自干擾的現象比較突出,是5G無線通信技術發展的一個主要瓶頸,因此,全雙工技術在5G無線通信系統內有效的應用使得信號自干擾的問題能夠通過相互抵消的方式得到有效的解決。通過模擬端干擾抵消、對已知的干擾信號的數字端干擾抵消等各種新的干擾技術的發展以及這些技術的有效結合使得極大多數信號之間的自干擾現象都基本上得到了有效的抵消。

(三)超密集異構網路技術

5G無線通信通信系統不僅包括無線傳輸技術,而且也包括後續演化的無線接入技術,因此,5G網路系統就是各種無線接入技術,例如,5G,4G,LTE, UMTS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以及wireless fidelity等技術共同組成的通信系統,在系統內部,宏站和小站共同存在,例如,Micro,Pico,Relay以及Femot等多層覆蓋的異構網路。在異構網路內部,運營商和用戶共同部署基站,而用戶部署的主要是一些功率較低的小站,並且節點的類型也比較多使得網路拓撲變得相當復雜。並且由於異構網路網路基站的密集程度較高,因此其網路節點和用戶終端之間的距離就更為接近,使得功率的效率和頻譜的效率以及網路系統容量等方面比一般通信網路系統更為優良。

雖然這種技術應用於5G無線網路通信系統中有著非常良好的發展前景,但是也存在著一些缺陷,這種缺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由於節點之間比較密集使得節點之間的距離相應就比較短,這樣就會造成系統內會存在同種無線接入技術之間的同頻干擾的現象以及不同無線接入技術在共享頻譜之間分層干擾的現象,這種問題的解決有賴於對5G無線通信網路系統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其次,由於系統內存在著大量的用戶部署的節點,使得拓撲以及干擾圖樣呈現出范圍較大的動態變化。因此,要加強應對這種動態變化的相關技術的研究。

結束語

5G無線網路系統的建立是建立在現有無線網路技術的進步以及新的無線接入技術的研發的基礎之上,通過5G無線網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將會在未來極大的拓展移動通信業務的應用領域和應用范圍。

參考文獻

[1]石炯.5G移動通信及其關鍵技術發展研究[J].石家莊學院學報,2015(06)

[2]尤肖虎.5G移動通信發展趨勢與若干關鍵技術[J]中國科學,2014(05).

[3]楊綠溪.面向5G無線通信系統的關鍵技術綜述[J]。東南大學學報,2015(09).
5g通信技術論文篇二:《試談5G移動通信發展現狀及其關鍵技術》
【摘要】 第5代移動通信(5G)是面向2020年以後的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其願景和需求已逐步得以確立,但相關技術發展目前仍處於探索階段。本文簡單介紹了5G移動通信的發展前景;概述了國內外5G移動通信的發展現狀及相關研發單位和組織的學術活動;重點針對5G移動通信中富有發展前景的若干項關鍵技術做了詳細的闡述,包括Massive MIMO、超密集異構網路、毫米波技術、D2D通信、全雙工無線傳輸、軟體定義網路、網路功能虛擬化和自組織網路等。

【關鍵詞】 5G 發展現狀 關鍵技術

前言

社會的進步,使人與人、人與萬物的交集越來越大,人們對通信技術的需求和更優性能的追求在當今變得更加迫切。無論是在移動通信起步的伊始,還是迅速發展的當下,人們對移動通信的追求都是更快捷,更低耗,更安全。第五代移動通信為滿足2020年以後的通信需求被提出,現今受到無數學人的關注。

第5代移動通信(fif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5G)作為新一代的移動通信肩負著演進並創新現有移動通信的使命。它主要通過在當今無線通信技術的基礎上演進並開發新技術加以融合從而構建長期的網路社會,是新、舊無線接入技術集成後方案總稱,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融合網路。

一、5G發展現狀

移動通信界,每一代的移動無線通信技術,從最開始的願景規劃,到技術的研發,標準的制定,商業應用直至其升級換代大致周期都是十年。每一次的周期伊始,誰能搶占技術高地,更早的謀劃布局,誰就能在新一輪‘通信大洗牌’中獲得領先優勢。我國在5G之前的全球通信競備中一直是落後或慢於發達國家的發展速度,因而在新一輪5G通信的競備中國家是非常重視並給予了大力支持。2013年初,我國便成立了專項面對5G移動通信研究與發展的IMT-2020推進組,迅速明確了5G移動通信的願景,技術需求,應用規劃。2013年6月,國家863計劃啟動了5G移動通信系統先期研究一期重大項目。令人振奮的是2016年伊始,我國正式啟動5G技術試驗,這是我國通信業同國際同步的一個重要信號。

同樣2013年以來,歐盟、韓國等國家與地區也成立相關組織並啟動了針對5G的相關重大的科研計劃[1]:1)METIS是歐盟第七框架計劃中的一部分,項目研究組由愛立信、法國電信及歐洲部分學術機構共29個成員組成,旨在5G的願景規劃,技術研究等。2)5G PPP是由政府(歐盟)出資管理項目吸引民間企業與組織參加,其機制類似於我國的重大科技專項,計劃發展800個成員,包括ICT的各個領域。3)5G Forum是由韓國發起的5G組織,成員涵蓋政府,產業,運營商和高校,主要願景是引領和推進全球5G技術。

二、5G關鍵技術

結合當前移動通信的發展勢頭來看,5G移動通信關鍵技術的確立仍需要進一步的考量和市場實際需求的檢驗。未來的技術競爭中哪種技術能更好的適應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誰能夠在各項技術中脫穎而出,現階段仍然不能明確的確立。但結合當前移動通信網路的應用需求和對未來5G移動通信的一些展望,不難從諸多技術中 總結 出幾項富有發展和應用前景的關鍵性技術[1]。

2.1 Massive MIMO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術其實在5G之前的通信系統中已經得到了一些應用,可以說它是一種作為提高系統頻譜效率和傳輸可靠性的有效手段。但因天線占據空間問題、實現復雜度大等一系列條件的制約,導致現有MIMO技術應用中的收發裝置所配置的天線數量偏少。但在Massive MIMO中,將會對基站配置數目相當大的天線,將把現階段的天線數量提升一到兩個數量級。它所帶來的巨大的容量和可靠性吸引了大量通信研究人員的眼球,彰顯了該技術的優越性。

它的應用能夠給我們帶來的好處是:1)較於以往的多入多出系統,Massive MIMO可以加大對空間維度資源的利用,為系統提供更多的空間自由度。2)因其系統架構的優越性,可以做到降干擾、提升功率效率等。

同時它也存在著一系列問題:1)因缺乏大量理論建模、實測建模方面工作的支撐,當前沒有認可度較高的信道模型。2)在獲取信道信息時的開銷要依靠信道互易性來降低,但是當前的假定方案中使用比較多的是TDD系統,且用戶均為單天線,與基站天線數量相比明顯不足,當用戶數量增加時則會致使導頻數量線性增加,冗餘數據劇增。3)當前Massive MIMO面對的瓶頸問題主要是導頻污染。

Massive MIMO在5G移動通信中的應用可以說是被寄予厚望,它將是5G區別以往移動通信的主要核心技術之一。

2.2 超密集異構網路

應5G網路發展朝著多元、綜合、智能等方向發展的要求,同時隨著智能終端的普及,數據流的爆炸式增長將逐步彰顯出來,減小小區半徑、增加低功率節點數等舉措將成為滿足5G發展需求並支持願景中提到的網路流量增長的核心技術之一。超密集組網的組建將承擔5G網路數據流量提高的重任。未來無線網路中,在宏站覆蓋范圍內,無線傳輸技術中的各種低功率的節點密度將會是現有密度5-15倍,站點間的距離將縮小到10米以內,站點與激活用戶甚至能夠做到一對一的服務,從而形成超密集異構網路[2]。超密集異構組網中,網路的密集化的構造拉近了節點與終端的距離,從而使功率效率和頻譜效率加以提升,並且可以讓系統容量得到巨幅提升。

2.3毫米波技術

在5G網路中,與即將面對的巨大的業務需求相沖突的是傳統移動通信頻譜資源已趨於飽和。如何將移動通信系統部署在6GHz以上的毫米波頻段正成為業界廣泛研究的課題。相比於傳統移動通信頻譜的昂貴授權費,MMW頻段中包含若干免費頻段,這使得其使用成本可能會降低。MMW頻譜資源極為豐富可以尋找到帶寬為數百兆甚至數千兆的連續頻譜,連續頻譜部署在降低部署成本的同時也提高了頻譜的使用率[3]。 2.4 D2D通信

在未來5G網路中,無論是網路的容量還是對頻譜資源的利用率上都將會得到很大空間的提升,豐富的信道模式以及出色的用戶體驗也將成為5G重要的研發著力點。D2D通信具有潛在的提升系統性能,增強用戶體驗,減輕基站壓力,提高頻譜利用率等前景,因而它也是未來5G網路的關鍵技術之一。

D2D通信是一種在蜂窩系統架構下的近距離數據直接傳輸技術。用戶之間使用的智能終端可以在不經基站轉發的情況下直接傳輸會話數據,且相關的控制信號仍由蜂窩網路負責。這種新型傳輸技術讓終端可以藉助D2D在網路覆蓋盲區實現端到端甚至接入蜂窩網路,從而實現通信功能。

2.5全雙工無線傳輸

全雙工無線傳輸是區別於以往同一時段或同一頻率下只能單向傳輸的一種通信技術。能夠實現雙向同時段、同頻傳輸的全雙工無線傳輸技術在提升頻譜利用率上彰顯出其優越性,它能夠使頻譜資源的利用趨於靈活化。全雙工無線傳輸技術為5G系統挖掘無線頻譜資源提供了一種很好的手段,使其成為5G移動通信研究的又一個 熱點 技術。

同樣,在全雙工無線傳輸技術的應用上也有很多阻力因素:同頻、同時段的傳輸,在接收端和發射端的直接功率差異是非常大的,會產生嚴重自干擾。而且全雙工技術在同其他5G技術融合利用時,特別是在Massive MIMO條件下的性能差異現在還缺乏深入的理論分析[4]。

2.6軟體定義網路(SDN)與網路功能虛擬化(NFV)

SDN技術是源於Internet的一種新技術。該技術的思路是將網路控制功能從設備上剝離,統一交由中心控制器加以控制,從而實現控、轉分離,使控制趨於靈活化,設備簡單化。

同時在考慮網路運營商的運維實際也提出了一種新型的網路架構體系NFV,該體系利用IT技術及其平台將網元功能虛擬化,根據用戶的不同業務需求在VNF(Virtual Network Feature)的基礎上進行相應的功能塊連接與編排。NFV的核心所在即降低網路邏輯功能塊和物理硬體模塊的相互依賴,提高重用,利用軟體編程實現虛擬化的網路功能,並將多種網元硬體歸於標准化,從而實現軟體的靈活載入,大幅度降低基礎設備硬體成本。

2.7自組織網路

運營商在傳統的移動通信網路中,網路的部署和基站的維護等都需要大量人工去一線維護,這種依賴人力的方式提供的服務低效、高昂等弊端一直深受用戶詬病。因此,為了解決網路部署、優化的復雜性問題,降低運維成本相對總收入的比例,便有了自組織網路的概念。

SON的應用將會為無線接入技術帶來巨大的便利,如實現多種無線接入技術的自我融合配置,網路故障自我癒合,多種網路協同優化等等。但當前在技術的完備上也存在一系列挑戰:不支持多網路之間的協調,鄰區關系因低功率節點的隨機部署和復雜化需發展新的自動鄰區關系技術等。

三、小結

5G移動通信作為下一代移動通信的承載者,肩負著特殊的使命,在完成人們對未來移動通信的諸多憧憬上被寄予厚望。本文概述了當前5G幾項富有發展前景的關鍵性技術,結合5G一系列的發展背景和人們多方面的通信需求,對幾項關鍵技術的利弊加以剖析。可以預計的是未來幾年5G的支撐性技術將被確立,其關鍵技術的實驗、標準的制定以及商業化的應用也將逐步展開。

參 考 文 獻

[1]趙國峰,陳婧等.5G移動通信網路關鍵技術綜述[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08 DOI:10.3979/j.issn.1673-825X.2015.04.003

[2] Kela,P. Turkka,J. Costa,M. Borderless Mobility in 5G Outdoor Ultra-Dense Networks[J],Access, IEEE(Volume:3),2015.08,pages1462-1476.

[3] JungSook Bae, Yong Seouk Choi,Architecture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MmWave Based 5G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C],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nvergence(ICTC),201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IEEE,2014.10,pages847-851.

[4] Wang,X.Huang,H.Hwang,T. On the Capacity Gain from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s in A Large Scale Wireless Network[J], IEEE EARLY ACCESS ARTICLES, 2015.10.
5g通信技術論文篇三:《試論5G無線通信技術概念》
引言

近年來,移動通信技術已經歷數次變革,從20世紀80年代速度慢、質量差、安全性小、業務量低的1G通信技術,到20世紀90年代提出的低智能的2G無線通信技術,再到近年來的頻譜利用率較低的3G網路,和現在的前三代無可比擬的4G無線通信技術,可謂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啊!5G無線通信工程技術作為當代最具前景的技術,將可以滿足人們近期的對移動無線技術的需求。

15G無線網路通信技術的相關概念

5G無線網路通信技術實際上就是在前面無線網路技術的基礎上不斷改進充分利用無線互聯網網路。這項技術是最近才在國際通信工程大會上被優點提出的,他將會是一項較為完美的、完善的無線通信技術,他將可能會將納米技術運用到這種將會在未來占據一席之地的無線互聯網網路工程中,運用納米技術更好的做好防護工作,保護使用者的一切信息。在未來5G無線網路通信技術將會融合之前所有通信工程的優點,他將會是更為靈活與方便的核心網站,在運營過程中將會減少在傳輸過程中的能量損耗,速度更快。若是在傳輸信息的過程中受到阻礙,將會被立刻發現且能很好的保護個人信息起到保護作用。

5G無線網路通信技術將會有很多優點,不僅融會貫通了在它之前所有通信技術的長處而且集百家之長於一身,是個更加靈活的網路核心平台,也會就有更加激烈的競爭力。在這項網路技術中將會為人類提供更加優秀、比其他平台更優惠的價位,更接近人類生活的服務。它的覆蓋面要比現如今的3G、4G的更為廣闊,有利於用戶更快更好的體驗,智能化的服務與網路快速推進進程的核心化的全球無縫隙的連接。為了使人類體驗到更優惠的、更先進化的、具有多樣性的、保障人類通信質量的服務,我們必須利用有限的無限博頻率接受更大的挑戰,充分利用現在國家領導人為我們提供的寬松的網路平台,讓5G無線網路通信技術在不久的將來更好的服務於我們。

25G無線網路通信技術的相關技術優點與特點

5G無線網路通信技術也就是指第五代移動網路通用技術,它與前幾代通信技術有些許不同之處,他並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融合了別的技術的許多優點更為特別的是將現有的無限技術接入其中,它將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改革,實現“天人合一”達到真正的融合。它的體型會更加的小巧,便於我們隨時隨地安裝。現如今5G無線網路通信技術已經被提上日程,成為了全球相關移動通信討論熱議的話題,互聯網公司在爭先恐後的提高與改善自身的通信設備,加快創新的步伐,想要在未來的通信技術領域占據一席之地。現在讓我么一起來探討一下他可能具有哪些其他通信技術無可比擬的優點與特點:

(1)全新的設計理念:在未來5G無線網路通信技術將會是所有通信工程中的龍頭老大,它設計的著重點是室內無限的覆蓋面與覆蓋能力,這與之前的通信工程的最根本的設計理念都不同。

(2)較高的頻率利用率:5G無線網路通信技術將會使用較高頻率的赫茲,而且會被廣泛的使用在生活中但是我們國家現階段的技術水平還較為低下,達不到這樣的層次,所以我們必須先提高我們的科學技術,才能跟上通信技術更新的步伐。

(3)耗能、成本投入量較低:之前我們所使用的通信工程技術都是較為簡單的將物理層面的知識營運的網路中,沒有創新意識,不能夠將環保的理念運用到通信工程中,都是一些較為傳統的方法與手段,只是一味的追求經濟利益。現如今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需要做到全方面的考慮,不能只注重眼前利益,所以低耗能、高質量的通信技術將是未來5G無線網路通信技術要面臨的主要問題,也是難點問題,我們必須學會適時的對相應狀況作出調整。

(4)優點:5G無線網路通信技術作為未來世界通信技術的主力,在不久將會得到實質性的開展,他將大大的提高我們的上網速度,將資源合理有效的利用起來,較其他之前的通信技術上升到一個新的層面,安全性也會得到保障不會出現個人信息外漏的現象,總而言之它的各個方面將都會得到改善,成為人們心中理想的模樣,它具有較大的靈活程度可以適時更具客戶的需求做出合理的調整,它的優點相信不久我們就會有切身的感受.

3小結

隨著現代的快速進步,移動無線通訊技術也緊隨時代的進步,呈現著日新月異的變革,現如今我國綜合國力已經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當然在通信技術領域這一塊我們也不願屈居人後,必須加快通信技術改革與創新的腳步,滿足人們對互聯網的需求,盡快的、更好的發展5G無線網路通信技術才能在未來的通信技術中立於不敗之地。

猜你喜歡:

1. 移動無線網路技術的論文三篇1000字

2. 大學通信技術論文範文

3. 通信技術論文範文

4. 淺談無線網路通訊技術的論文1000字

5. 通信工程的畢業論文優秀範文

6. 通信學術論文範文

❼ 無線網路優化研究參考文獻有哪些

參考文獻】

1
肖克江;熊忠陽;張玉芳;;多徑路由協議AOMDV的改進與性能分析[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12年06期

2
田克;張寶賢;馬建;姚鄭;;無線多跳網路中的機會路由[J];軟體學報;2010年10期

【共引文獻】

1
陳偉;魏強;趙玉婷;;傳輸速率感知的機會路由候選路由節點選擇和排序[J];計算機應用;2011年11期

2
王英;黃群;李雲;曹儐;;一種新的協作的路由協議:C-DSR[J];計算機應用研究;2013年07期

3
蔡順;張三峰;董永強;吳國新;;面向編碼機會路由的無線Mesh網路廣播信道接入[J];軟體學報;2012年09期

4
李彬;王文傑;殷勤業;楊榮;楊小勇;王慧明;;無線感測器網路節點協作的節能路由傳輸[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12年06期

5
劉琰;;基於網路編碼的流量感知路由協議研究設計[J];延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1期

❽ 求通信工程類網路優化方向畢業生論文題目

題目「TD-SCDMA網路優化技術的學習與研究」

我畢業時做的就是這方面的論文
下面的內容是詳專細的章節

引言屬
第一章 概述
1.1 網路優化的定義
1.2 網路優化的前提條件
第二章 TD-SCDMA介紹
2.1 TD-SCDMA技術概要
2.2 TD-SCDMA關鍵技術介紹
2.3 TD-SCDMA標準的後續發展
第三章 網路優化流程
3.1 系統監測調查
3.2 數據採集
3.3 數據分析和問題的定位
3.4 優化方案制定及優化調整實施
第四章 接入性能指標
4.1可接入性
4.2 接入時延
第五章 案例分析
5.1 弱覆蓋
5.2 鄰區漏配
5.3 弱覆蓋、強干擾
結論
致謝
參考資料

以上是我當時自己做的畢業設計,希望可以採納!

❾ 有關現代通信技術概論論文

這個是我們的考試題也許會對你有幫助,現代通信新技術大約就是這幾個方面
1、什麼是寬頻接入?簡述現階段接入技術基本原理?簡述你對未來接入技術發展的看法?
寬頻接入是接入速率較高的接入方式。在公用電話網中通常認為在幾百kbit/s以上的接入就屬於寬頻接入,有線、無線等不同專業有不同的定義。寬頻是相對傳統撥號上網而言,盡管目前沒有統一標准規定寬頻的帶寬應達到多少,但依據大眾習慣和網路多媒體數據流量考慮,網路的數據傳輸速率至少應達到256Kbps才能稱之為寬頻,其最大優勢是帶寬遠遠超過56Kbps撥號上網方式。
未來的寬頻上網技術應當具有連接簡單,操作發便,同時功能強大等特性,它至少必須滿足用戶在語音和數據業務上的基本需求-例如高速網上沖浪,HDTV,VOIP話音業務等等。而今,通信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成熟使得這些服務離你越來越近,全球的電信運營商都在向著未來不懈的努力。
我們了解了多種有可能實現的寬頻接入方式,如"Stratellite"寬頻、FTTH (光纖入戶) 、ADSL2/ADSL2+,很難判斷其中的哪一種會成為未來的主流,但是每一種技術都在快速的發展,最終能夠笑道最後的,一定是那種能提供更高速度,更佳性能,更低成本,更高可行性的技術方案。所以,現在的寬頻用戶還有那些潛在的寬頻用戶將看到一個全新的局面,未來的寬頻接入技術將會更成熟,沒秒10M甚至100M不是夢!
2、無線城市的概念?當前無線城市有哪些解決方案?簡述你對無線城市發展的認識和看法?
無線城市,就是使用高速寬頻無線技術覆蓋城市行政區域,向公眾提供利用無線終端或無線技術獲取信息的服務,提供隨時隨地接入和速度更快的無線網路,從而使在現有的第二代移動通信網路上不能使用、未來第三代移動通信網路上效果不夠理想的高速度的新業務、新功能被開發出來,例如用手機看電視、打網路游戲、手機視頻聊天、用手機隨時召開或參加視頻會議、家庭數字網路、無線傳輸文稿和照片等大文件、無線網路硬碟、移動電子郵件,等等。是城市信息化和現代化的一項基礎設施,也是衡量城市運行效率、信息化程度以及競爭水平的重要標志。
無線城市解決方案:
為了實現無線數字城市建設的目標,對於不同的區域,不同的傳播環境,不同的業務量需求,採用應不同的站型,不同的站間距和不同的天線類型,合理分布,達到用盡量少投資實現盡量好的覆蓋效果。
1、城市主幹道的覆蓋;主幹道路覆蓋對數據流量的要求不高,一般容量不是問題,但對連續覆蓋要求較高。對高速交通幹道覆蓋,可以採用高增益定向天線的方式對道路進行覆蓋。
2、廣場的覆蓋;廣場覆蓋主要以公眾用戶上網為主,由於覆蓋區域較為開闊所以可採用全向天線進行區域覆蓋,但考慮到傳輸問題因此規劃時可以採用Mesh方式進行網路連接。
3、景區的覆蓋;此類地區由於往往線路難以到位,必須採取MESH或無線中繼的方式進行覆蓋。天線的選用需要考慮到景區整體的效果,可以採用模擬或仿生天線。
4、機場、車站、咖啡吧、茶室、休閑場所公共營業區域等室內區域的覆蓋;室內場館主要包括候機廳(候車室)、展覽館、體育場館、高級寫字樓、咖啡吧、室內茶室、大型室內商場等,可以採用普通無線控制器+AP使用自帶天線或連接室內天線的方式進行覆蓋。
5、園區的覆蓋;園區覆蓋主要面向游牧應用的公眾用戶,多數區域較為開闊但可能存在樹蔭的阻擋。對於數據的突發流量要求不高,覆蓋區域較為分散。覆蓋可以考慮採用全向和定向天線的結合,對於線路不到位的地方也可以採用Mesh或無線中繼的方式進行無線組網。
隨著移動技術的成熟,以及人們生活和工作等行為的網路需求越來越傾向於「隨時隨地上網」的行為模式,無線網路作為一種便捷快速的網路服務肯定要在全世界普及,無線城市成為未來城市發展的目標是民意所向,也是大勢所趨。中國已經有很多城市已經開始無線網路發展計劃,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等多個城市已經開始建設無線城市。最近北京的中移動和房山區長陽鎮就簽訂了合作協議,計劃在長陽半島建設無線城市,助力北京世界城市和信息化產業建設的同時,更為長陽半島的居民生活和產業發展帶來更為高效便捷的網路通訊服務。
3 、什麼是現代服務業?具體包括哪些業務?分析並闡述ICT?信息通信技術在現代服務業發展中的作用?
現代服務業大體相當於現代第三產業。國家統計局在1985年《關於建立第三產業統計的報告》中,將第三產業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次是流通部門,包括交通運輸業、郵電通訊業、商業飲食業、物資供銷和倉儲業;第二個層次是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部門,包括金融業、保險業、公用事業、居民服務業、旅遊業、咨詢信息服務業和各類技術服務業等;第三個層次是為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質服務的部門,包括教育、文化、廣播電視事業,科研事業,生活福利事業等;第四個層次是為社會公共需要服務的部門,包括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以及軍隊和警察等。
業務:
1.基礎服務(包括通信服務和信息服務)
2.生產和市場服務(包括金融、物流、批發、電子商務、農業支撐服務以及中介和咨詢等專業服務)
3.個人消費服務(包括教育、醫療保健、住宿、餐飲、文化娛樂、旅遊、房地產、商品零售等)
4.公共服務(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務、基礎教育、公共衛生、醫療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務等)。
現代服務業是相對於傳統服務業而言,適應現代人和現代城市發展的需求,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具有高技術含量和高文化含量的服務業。
ICT是信息、通信和技術三個英文單詞的詞頭組合(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簡稱ICT) 。它是信息技術與通信技術相融合而形成的一個新的概念和新的技術領域。也是在線測試儀的簡稱。
任何依靠信息通信技術(ICT)實現現代服務業的,首先要有一個多種電信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接入網路,為用戶實現方便、快捷、廉價、多功能的接入。它應包括對互聯網的接入,對無線、移動通信系統的接入,對固網的接入等。而且這些接入可以根據用戶需求提供窄帶和寬頻的服務,或者按服務種類提供語音、數據、視頻的接入。所以現代服務業共性服務支撐系統的接入也必須作到完全現代技術的、無時不在的、無處不在的全方位的服務。具體的通信手段要包括PSTN、PHS、ISDN、GSM、CDMA、3G(WCDMA、CDMA2000、TD-SCDMA)、WIFI、WIMAX、集群通信、Cable、衛星、互聯網的各種接入(PC與固網、移動網和無線網各種接入)等。
4、網路優化的方法有哪些?室內補充覆蓋信號源接入方式各自的特點?
網路優化的方法很多,在網路優化的初期,常通過對OMC-R數據的分析和路測的結果,制定網路調整的方案。在採用圖1的流程經過幾個循環後,網路質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僅採用上述方法較難發現和解決問題,這時通常會結合用戶投訴和CQT測試辦法來發現問題,結合信令跟蹤分析法、話務統計分析法及路測分析法,分析查找問題的根源。在實際優化中,尤其以分析OMC-R話務統計報告,並輔以七號信令儀表進行A介面或Abis介面跟蹤分析,作為網路優化最常用的手段。網路優化最重要的一步是如何發現問題,下面就是幾種常用的方法:
1.話務統計分析法:OMC話務統計是了解網路性能指標的一個重要途徑,它反映了無線網路的實際運行狀態。它是我們大多數網路優化基礎數據的主要根據。通過對採集到的參數分類處理,形成便於分析網路質量的報告。通過話務統計報告中的各項指標(呼叫成功率、掉話率、切換成功率、每時隙話務量、無線信道可用率、話音信道阻塞率和信令信道的可用率、掉話率及阻塞率等),可以了解到無線基站的話務分布及變化情況,從而發現異常,並結合其它手段,可分析出網路邏輯或物理參數設置的不合理、網路結構的不合理、話務量不均、頻率干擾及硬體故障等問題。同時還可以針對不同地區,制定統一的參數模板,以便更快地發現問題,並且通過調整特定小區或整個網路的參數等措施,使系統各小區的各項指標得到提高,從而提高全網的系統指標。
2.DT (驅車測試):在汽車以一定速度行駛的過程中,藉助測試儀表、測試手機,對車內信號強度是否滿足正常通話要求,是否存在擁塞、干擾、掉話等現象進行測試。通常在DT中根據需要設定每次呼叫的時長,分為長呼(時長不限,直到掉話為止)和短呼(一般取60秒左右,根據平均用戶呼叫時長定)兩種(可視情況調節時長),為保證測試的真實性,一般車速不應超過40公里/小時。路測分析法主要是分析空中介面的數據及測量覆蓋,通過DT測試,可以了解:基站分布、覆蓋情況,是否存在盲區;切換關系、切換次數、切換電平是否正常;下行鏈路是否有同頻、鄰頻干擾;是否有小島效應;扇區是否錯位;天線下傾角、方位角及天線高度是否合理;分析呼叫接通情況,找出呼叫不通及掉話的原因,為制定網路優化方案和實施網路優化提供依據。
3.CQT (呼叫質量測試或定點網路質量測試):在服務區中選取多個測試點,進行一定數量的撥打呼叫,以用戶的角度反映網路質量。測試點一般選擇在通信比較集中的場合,如酒店、機場、車站、重要部門、寫字樓、集會場所等。它是DT測試的重要補充手段。通常還可完成DT所無法測試的深度室內覆蓋及高樓等無線信號較復雜地區的測試,是場強測試方法的一種簡單形式。
4.用戶投訴:通過用戶投訴了解網路質量。尤其在網路優化進行到一定階段時,通過路測或數據分析已較難發現網路中的個別問題,此時通過可能無處不在的用戶通話所發現的問題,使我們進一步了解網路服務狀況。結合場強測試或簡單的CQT測試,我們就可以發現問題的根源。該方法具有發現問題及時,針對性強等特點。
5.信令分析法:信令分析主要是對有疑問的站點的A介面、Abis介面的數據進行跟蹤分析。通過對A介面採集數據分析,可以發現切換局數據不全(遺漏切換關系)、信令負荷、硬體故障(找出有問題的中繼或時隙)及話務量不均(部分數據定義錯誤、鏈路不暢等原因)等問題。通過對Abis介面數據進行收集分析,主要是對測量儀表記錄的LAY3信令進行分析,同時根據信號質量分布圖、頻率干擾檢測圖、接收電平分布圖,結合對信令信道或話音信道佔用時長等的分析,可以找出上、下行鏈路路徑損耗過大的問題,還可以發現小區覆蓋情況、一些無線干擾及隱性硬體故障等問題。
6.自動路測系統分析:採用安裝於移動車輛上的自動路測終端,可以全程監測道路覆蓋及通信質量。由於該終端能夠將大量的信令消息和測量報告自動傳回監控中心,可以及時發現問題,並對出現問題的地點進行分析,具有很強的時效性。所採用的方法同5。
在實際工作中,這幾種方法都是相輔相成、互為印證的關系。GSM無線網路優化就是利用上述幾種方法,圍繞接通率、掉話率、擁塞率、話音質量和切換成功率及超閑小區、最壞小區等指標,通過性能統計測試→數據分析→制定實施優化方案→系統調整→重新制定優化目標→性能統計測試的螺旋式循環上升,達到網路質量明顯改善的目的。
(1) 宏蜂窩作信源接入信號分布系統;
採用宏基站作信號源,其主要的優點是業務承載量大,通過增加基站設備的資源即可完成擴容,適用於用戶眾多,業務量高的大樓,場館等建築;缺點是宏基站和塔放之間採用射頻饋纜連接,當用於大型建築物的室內覆蓋時,過多射頻電纜集中於塔放節點,造成系統成本上升,需要較大的布線空間,施工難度加大,同時饋線損耗會造成射頻信號衰減過大,不利用功率的有效使用。
(2) 微蜂窩作信源接入信號分布系統;
採用微基站作信號源,相對宏基站,業務承載較小的建築易於安裝。缺點如下:
A.微基站因為要體積小,輸出功率小,覆蓋有限,可能產生較多的校區切換,會消耗一定的資源。如果要覆蓋較大的區域,一種方案是使用更多的微基站,導致建網成本增加。
B.微基站組網時,每個信源的容量有限,不同信源之間的容量不能共享;對於一些室內環境,如果區域內其話務量的分布不均或者隨時間變化很大,微基站因為無線資源共享率低,建設成本相對較高。
C.微基站室內覆蓋的擴容時增加微基站,擴容成本高。
(3) 直放站作信源接入信號分布系統。
直放站(中繼器)屬於同頻放大器,是指在無線通信傳輸過程中起到信號增強作用的一種無線發射中轉設備。
5、什麼是下一代網路?NGN有哪些核心技術?闡述不同核心技術之間的區別及你對NGN發展的看法?
下一代網路是網路的下一個發展目標。目前一般認為下一代網路基於IP,支持多種業務,能夠實現業務與傳送分離,控制功能獨立,介面開放,具有服務質量(QoS)保證和支持通用移動性的分組網。
NGN的關鍵技術有軟交換技術、高速路由/交換技術、大容量光傳送技術和寬頻接入技術,其中軟交換技術是核心技術。
軟交換技術是一種基於軟體的分布式交換和控制平台。
高速路由器處於NGN的傳送層,實現高速多媒體數據流的路由和交換,是NGN的交通樞紐。
大容量光傳送技術:光纖傳輸具有大容量和高速率的特點,光交換和智能光網更加靈活,更有效的傳輸。
寬頻接入技術:將各種寬頻服務與英語那個才能開展起來,網路容量的潛力才能真正發揮。
NGN的技術標准研究正在繼續進行中,各國的電信運營商都對其非常關注,對NGN的未來發展中融合成為主旋律。其中IMS的NGN架構是對3GPP規范中的特性補充,相信不久的將來NGN將會得到很好的發展。

6、什麼是雲計算?雲計算包括哪些服務類別?簡述雲計算的基本原理及應用領域?並談談你對雲計算發展的看法?
雲計算概念是由Google提出的,這是一個美麗的網路應用模式。狹義雲計算是指IT基礎設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過網路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的資源;廣義雲計算是指服務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過網路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的服務。這種服務可以是IT和軟體、互聯網相關的,也可以是任意其他的服務,它具有超大規模、虛擬化、可靠安全等獨特功效。
雲計算服務類別包括基礎架構雲、平台雲、應用雲。
雲計算的基本原理是,通過使計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計算機上,而非本地計算機或遠程伺服器中,企業數據中心的運行將更與互聯網相似。這使得企業能夠將資源切換到需要的應用上,根據需求訪問計算機和存儲系統。
Amazon
Amazon以在線書店和電子零售業起家,如今已在業界享有盛譽。它最新的業務卻與雲計算有關。兩年多以前,亞馬遜作為首批進軍雲計算新興市場的廠商之一,為嘗試進入該領域的企業開創了良好的開端。
Google
圍繞網際網路搜索創建了一種超動力商業模式。如今,他們又以應用託管、企業搜索以及其他更多形式向企業開放了他們的「雲」。
Salesforce
Salesforce是軟體即服務廠商的先驅,它一開始提供的是可通過網路訪問的銷售力量自動化應用軟體。在該公司的帶動下,其他軟體即服務廠商已如雨後春筍般蓬勃而起,Salesforce的下一目標是:平台即服務。
Microsoft
在雲計算的起步階段,微軟曾經歷過不少周折。經過幾年的磨合調整之後,這個軟體巨頭的雲計算戰略終於走上了正軌。

中國移動
雲計算作為中國移動藍海戰略的一個重要部分,於2007年由移動研究院組織力量,聯合中科院計算所,著手起步了一個叫做「大雲」的項目。
Giwell
Giwell是國內首個通訊計算雲平台,是天地網聯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新一代雲計算平台。
隨著經濟的發展,服務化成為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各種生產活動的陳國逐漸開始以服務方式向用戶進行交付。而雲計算所提供的xaas模式正是服務化趨勢的體現。雲計算為產業服務化提供了技術平台,使生產流程的最終交付品是一種基於網路和信息平台的服務。我確信,在未來幾年中,中國雲計算市場將會保持快速的增長。
7、什麼是物聯網?物聯網包括哪些關鍵技術及應用領域?簡述你對物聯網的理解及未來發展的看法?
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物聯網的英文名稱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顧名思義,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這有兩層意思:第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路;第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體與物體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因此,物聯網的定義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感測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體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對物體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路。
物聯網的關鍵技術有短距離無線通訊(zigbee、wifi、藍牙等)、低功耗無線網路技術、無線感測器網路、無線定位、射頻識別(RFID)(高頻、超高頻)、遠程網路、多網路融合等
物聯網關鍵領域有1. RFID; 2.感測網; 3. M2M 4. 兩化融合[。
物聯網的發展,也是移動技術為代表的普適計算和泛在網路發展的結果,帶動的不僅僅是技術進步,而是通過應用創新進一步帶動經濟社會形態、創新形態的變革,塑造了知識社會的流體特性,推動面向知識社會的下一代創新形態的形成。移動及無線技術、物聯網的發展,使得創新更加關注用戶體驗,用戶體驗成為下一代創新的核心。技術更加全面,體驗更加豐富成為新一代物聯網的發展目標。

閱讀全文

與通信無線網路優化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js彈窗登錄注冊 瀏覽:563
怎麼把游戲數據備份到另一個手機 瀏覽:361
微信封殺搶紅包神器破解教程 瀏覽:536
帶貨數據什麼時候更新 瀏覽:500
微信通訊錄復制到手機 瀏覽:498
編程貓怎麼連接音響 瀏覽:589
有沒有什麼app在家點餐 瀏覽:501
win10視頻文件看不到縮略圖注冊表 瀏覽:238
請上傳文件和視頻英語 瀏覽:413
win10拷貝文件失敗拒絕訪問 瀏覽:189
什麼叫app推廣報備 瀏覽:414
win10的文件查找在哪裡設置密碼 瀏覽:617
蘋果6plusitunesstore 瀏覽:971
qqiphone6在線手機軟體 瀏覽:407
文件怎麼轉發 瀏覽:94
數控機床編程與操作怎麼啟動 瀏覽:636
linux查找c文件是否存在 瀏覽:150
從事程序員的身體要求 瀏覽:259
txt文件轉成json文件 瀏覽:941
iosapp怎麼讓未讀消息顯示 瀏覽:805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