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3,古典密碼體制中代換密碼有哪幾種,各有什麼特點
在古典密碼學中,有四種類型的代替密碼:
①簡單代替密碼(或單表代替密碼),它將明文字母表中的每個字母用密文字母表中的相應字母來代替,明密文表字母存在惟一的一一對應關系,然後通過明密文對照表來進行加解密,容易受到頻率統計分析攻擊,例如:愷撒密碼、仿射密碼等。
②多名碼代替密碼,將明文中的每個字母按一定規律映射到一系列密文字母,這一系列密文字母稱為同音字母,它的密文的相關分布會接近於平的,能夠較好挫敗頻率分析,較簡單代替密碼難破譯。
③多字母代替密碼,通過一次加密一組字母來使密碼分析更加困難,例如Playfair密碼。多表代替密碼,使用從明文字母到密文字母的多個映射,每個映射像簡單代替密碼中的一一對應,比簡單代替密碼更安全一些,例如,維吉尼亞密碼等。
『貳』 密碼學當中有什麼類型的密碼
傳統密碼學
Autokey密碼
置換密碼
二字母組代替密碼專 (by Charles Wheatstone)
多屬字母替換密碼
希爾密碼
維吉尼亞密碼
替換密碼
凱撒密碼
ROT13
仿射密碼
Atbash密碼
換位密碼
Scytale
Grille密碼
VIC密碼 (一種復雜的手工密碼,在五十年代早期被至少一名蘇聯間諜使用過,在當時是十分安全的)
摘自網路!
『叄』 替換式密碼的諧音替換法
早期的加密中,為增加替換式密碼應付頻率分析攻擊的強度,有時會採用「諧音」來改變明文字母頻率。在這種加密演算法中,明文字母可以映射到多個密文符號。通常情況下,頻率最高的明文符號(如E)會比低使用頻率的字母(如X)有更多的諧音符號,使頻率分布更為平坦,讓分析更困難。
但亦因此,只是字母之間互相替換就會造成不夠分配,從而有了好幾種不同的解決方法。其中最簡單的方式可以算是用1-0共10個數字作為某些字母的替換。另一種方法則是將現有的字母分開成原字母配以簡單的變化、大寫、小寫、上下倒轉的字母、鏡像文字(左右倒轉)等。雖然更為藝術化,卻不代表一定更安全,其中一些諧音替換法全部使用新發明的奇特符號來代表字母。
一種有趣的變化名為命名密碼法(英語:nomenclator)。此加密法有許多不同的版本,之間的區別來自其前綴。而該前綴來自宣讀來訪貴賓稱號的公職人員名字。這種密碼結合一個小型密碼本(英語:Codebook)組成一個大型的諧音替換表。在此密碼中,常用單詞會按密碼本加密,餘下字母則按另一本密碼本加密,兩者符號最後在密文中混起來,以減低簡易替換密碼中被破解的風險。路易十四所使用的密碼是羅西諾爾家族(英語:Rossignols)創立的偉大密碼,該密碼直至法國王室廢止後百年才被破解。
15世紀早期至18世紀後期,命名密碼是外交文件及間諜最常使用的加密,然而其中大多數仍然使用加密性能較差的命名密碼。雖然由十六世紀中葉開始政府情報機構的密碼分析員就破解部分命名密碼法,但使用者通常的反應僅僅是加大諧音替換表。十八世紀後期,諧音替換系統開始消亡之時,一些命名密碼已有高達5萬個符號。
然而,並非所有命名密碼法都已被破解。直到今天,仍然不時有新的命名密碼被破解的新聞。
比爾密碼是另一個諧音替換法的例子。這個故事指在1819年至1821年期間由一個加密文本來隱藏美國獨立宣言中所述的寶藏。在這里,每個密文字元由一個數字替換。數字代表著獨立宣言中第幾個字的第一個字母。獨立宣言中許多字的首字母都是一樣的,而密文數字能是其中任何一個,例如正文中第二和第六個字都是「I」開頭,即「I」既可以是2,又可以是6。而解讀僅僅就是把密文中的數字(如代數X),放到獨立宣言中查找(第X個字的首字母)。
斯塔爾則描述了另一個諧音替換密碼,其密碼是第一次嘗試在電腦的資料庫上加密。在斯塔爾的方法中,無論是明文還是密文都是以二進制字元串存儲,因此諧音的數量可以非常大,使得頻率分析比平常更為困難。
書本式加密(英語:Book cipher)與散列板都是諧音替換密碼的一種。
『肆』 凱撒密碼為一種替換密碼,此題的加密過程為先進行base64編碼,再進行移
在密碼學中,愷撒密碼(或稱愷撒加密、愷撒變換、變換加密)是一種最簡單且最廣為人知的加密技術。它是一種替換加密的技術,明文中的所有字母都在字母表上向後(或向前)按照一個固定數目進行偏移後被替換成密文。
愷撒密碼的加密、解密方法還能夠通過同餘的數學方法進行計算。首先將字母用數字代替,A=0,B=1,...,Z=25。此時偏移量為n的加密方法即為: E(x) = (x + n) mod 26.
解密就是:
D(x) = (x - n) mod 26.
顯而易見,一旦確定了某兩個字母的對應關系(即n的值),這種移位密碼很容易被破解。
因此,為了使密碼有更高的安全性,單字母替換密碼就出現了。
明碼表: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密碼表: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但是這種加密方式依然可以破解,根據字母使用頻度表,分析密文中的字母頻率,將其對照即可破解。
不僅如此,凱撒加密對加密數據也是有要求的,一般情況下,它只支持對基本的英文字母進行加密,如果對中文等亞太地區的文字進行加密,結果可想而知,你的隱私將毫無保留的出現在眾人面前。有人說,我們可以擴展這個演算法,使它支持所有的文字,這么做是可行的,如果採用同餘式的方式實現,代碼幾乎不怎麼需要改動,只要字元集本身是Unicode就可以了。但是這種加密的安全性很難滿足應用的要求。如果採用單字母替換的方式,程序將需要構建兩個巨大的字元數組去保存他們的映射關系,而且擴展性也不好,當然也是不可行的。這樣看來,凱撒加密豈不是一無是處了,其實對於一般的應用,凱撒加密還是足以應付的,只要我們對它稍作改進。
『伍』 密碼學中哪些加密方式可以把漢子換成數字(不要求非常專業,過程簡單但不知道的人看不懂就可以)
unicode表或者gb表就行啊 跟密碼學沒多大關系 你這種要求只是需要一個字典而已
『陸』 密碼學的專業術語
密鑰:分為加密密鑰和解密密鑰。
明文:沒有進行加密,能夠直接代表原文含義的信息。
密文:經過加密處理處理之後,隱藏原文含義的信息。
加密:將明文轉換成密文的實施過程。
解密:將密文轉換成明文的實施過程。
密碼演算法:密碼系統採用的加密方法和解密方法,隨著基於數學密碼技術的發展,加密方法一般稱為加密演算法,解密方法一般稱為解密演算法。
直到現代以前,密碼學幾乎專指加密(encryption)演算法:將普通信息(明文,plaintext)轉換成難以理解的資料(密文,ciphertext)的過程;解密(decryption)演算法則是其相反的過程:由密文轉換回明文;加解密包含了這兩種演算法,一般加密即同時指稱加密(encrypt或encipher)與解密(decrypt或decipher)的技術。
加解密的具體運作由兩部分決定:一個是演算法,另一個是密鑰。密鑰是一個用於加解密演算法的秘密參數,通常只有通訊者擁有。歷史上,密鑰通常未經認證或完整性測試而被直接使用在密碼機上。
密碼協議(cryptographic protocol)是使用密碼技術的通信協議(communication protocol)。近代密碼學者多認為除了傳統上的加解密演算法,密碼協議也一樣重要,兩者為密碼學研究的兩大課題。在英文中,cryptography和cryptology都可代表密碼學,前者又稱密碼術。但更嚴謹地說,前者(cryptography)指密碼技術的使用,而後者(cryptology)指研究密碼的學科,包含密碼術與密碼分析。密碼分析(cryptanalysis)是研究如何破解密碼學的學科。但在實際使用中,通常都稱密碼學(英文通常稱cryptography),而不具體區分其含義。
口語上,編碼(code)常意指加密或隱藏信息的各種方法。然而,在密碼學中,編碼有更特定的意義:它意指以碼字(code word)取代特定的明文。例如,以『蘋果派』(apple pie)替換『拂曉攻擊』(attack at dawn)。編碼已經不再被使用在嚴謹的密碼學,它在資訊理論或通訊原理上有更明確的意義。
在漢語口語中,電腦系統或網路使用的個人帳戶口令(password)也常被以密碼代稱,雖然口令亦屬密碼學研究的范圍,但學術上口令與密碼學中所稱的鑰匙(key)並不相同,即使兩者間常有密切的關連。
『柒』 誰有密碼學的 古典密碼(置換,代換,維吉尼亞,Hill,棋盤)的加密過程的flash動畫(能做也行)
密碼是一種用來混淆的技術,它希望將正常的(可識別的)信息轉變為無法識別的信息。當然,對一小部分人來說,這種無法識別的信息是可以再加工並恢復的。密碼在中文裡是「口令」(password)的通稱。
『捌』 密碼學中同音替換法是什麼
同音替換法就是一種用多個符號代替一個字元(字母,數字或漢字)的加密方法
『玖』 經典密碼學與現代密碼學的介紹
《經典密碼學與現代密碼學》Richard Spillman著,講的通俗簡單,較有趣味性,書也不厚。以專Alice和Bob兩個密碼員和破解屬者Eve的事為主線。通過本書能對密碼學與各種加密方式有個基礎的理論上的認識。書中涉及到了很多密碼學歷史,這是亮點,經典密碼學方面寫的很精彩詳細,很對密碼學愛好者的口味。前言中寫到:「有兩個原則知道本書的寫作,第一個是密碼學並不適於計算機的發明.......因此,要學習如何像及密碼者那樣「思考」,你需要理解和意識經典加密法的智慧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