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肥蟲病怎樣治
⒈ 驅蟲治療
苯咪唑類 是廣譜驅線蟲葯。阿苯達唑400mg,頓服。甲苯咪唑為C型晶體微粒劑,500mg頓服。2—4日可排除蛔蟲。療效均達90%以上,一般無副作用。
噻嘧啶 廣譜驅線蟲葯。成人500mg,頓服。兒童每次10mg/kg,頓服。孕婦、肝、腎、心臟疾病患者暫緩給葯。
哌嗪 有抗膽鹼能作用,使蟲體肌肉麻痹。成人3g,兒童每次80—100mg/kg,空腹或晚上1次頓服,連服2日。肝、腎疾病及癲癇患者禁服。一次治癒率70%—80%。
左旋咪唑 成人150—200mg,頓服。偶引起中毒性腦病,應慎用。
⒉ 膽道蛔蟲病治療
原則為解痙止痛,早期驅蟲抗感染。阿托品0.5mg加異丙嗪25mg,肌注或靜滴。蛔蟲大多從膽道退出。驅蟲可用阿苯咪唑或甲苯達唑口服。發熱者適當應用抗感染葯物。ERCP有診斷及取蟲效果。並發急性化膿性膽管炎、肝膿腫、出血壞死性胰腺炎者需外科治療。
⒊ 蛔蟲性腸梗阻
應禁食,胃腸減壓,解痙止痛,補液,糾正失水及酸中毒,服豆油及花生油60ml,有松解蛔蟲團的作用。腹痛緩解後驅蟲。並發腸壞死、穿孔、腹膜炎及完全性腸梗阻者應及時手術。
2. 寶寶5個月去醫院容易感染嗎
指導意見: 你好,應該是大人給傳染的。考慮是病毒性的感冒,是會傳染的。 一般情況下服用護彤顆粒治療感冒可以。另外服用鮮竹瀝口服液或者小兒止咳化痰顆粒以及消炎葯頭孢克洛顆粒。
3. 音樂治療碩士論文
以音樂調治心身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和傳統,漢字中的「樂」、「葯」、「療」同源,說明早在文字產生初期,先民已經認識到音樂與葯物、治療的聯絡。下文是我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淺談孤獨症的音樂療法
兒童孤獨症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一種亞型,它是以社會交往障礙、語言發育障礙、興趣范圍狹窄、刻板重復的動作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組行為障礙綜合征。該病預後較差,給患兒及家長乃至社會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和負擔。近幾年,通過音樂對孤獨症兒童的影響,提高治療效果,提高患兒和家庭的生活質量,為今後更好地開展兒童孤獨症的防治提供依據,筆者就這一領域的研究做一綜述。
1 音樂與心理治療[1~3]心理治療開展了近一個世紀,但至今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國內出版的心理教科書一般認為,目前最有影響的是沃爾培格***L.R.Wolberger***的定義:心理治療是針對情緒問題的一種治療方法,由一位經過專門訓練的人員以慎重認真的態度與病人建立一種職業性的聯絡,以消除、矯正或緩解現有的症狀,調節異常的行為模式,促進積極的人格成長和 發展 。心理治療發展至今在理論和方法技術上都形成了不同的派別,歐美的音樂治療主要是建立在心理治療的基礎之上的,因而不同的心理治療派別就發展成了不同的音樂治療方法技術。
各種音樂治療方法歸納為聆聽法、主動法、即興法三種,每種方法都有與精神分析有關的技術,具體根據美國出版物的概括主要有音樂想像、即興音樂創作評價、投射的音樂治療、投射的即興創作、有序的回憶等,還有引導意想和音樂***GIM***的技術,主要是在精神分析的理論和技術的基礎上發展的,也運用了人本主義心理治療,此外還有分析的音樂治療等等。美國音樂治療協會主任Bruscia[4]認為,音樂治療是一個系統的干預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音樂治療師通過運用各種音樂體驗及在治療師和治療物件之間作為動態的變化力量發展起來的關系,來幫助治療物件達到健康目的。
2 音樂治療[5]是通過音樂反應對患者生理缺陷、精神紊亂或情緒紊亂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評估,利用音樂 *** 和音樂體驗的各種形式,設計、策劃和選擇治療方案,實現對患者的幫助和干預。有研究在對孤獨症兒童進行個案治療研究中'[6]將行為心 理學 、特殊 教育 及音樂治療學三者統合分析認為,這些有益的治療方法,能使患兒較快地體驗成功的樂趣,可使患兒維持著家庭中的練習,當訓練成為習慣時,不但可以開闊孤獨症兒童生活的興趣,有效地幫助患兒處理在他們看來雜亂無章的各種資訊,更可以培養他們集中精力及按部就班的工作習慣,同時也是社會情緒發展中不可多得的訓練。
我國對於音樂治療的研究與應用迄今僅20年左右,近年來運用於特殊教育領域,如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治療中心進行了智障兒童的音樂治療研究,初步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一些特殊教育學校也開始重視音樂治療的研究實驗,音樂治療開始介入孤獨症兒童康復治療的研究工作,香港和 台灣 還有不少孤獨症兒童透過顏色音符來學習閱讀樂譜和彈奏鋼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兒童孤獨症輔以 科學 的音樂療法能改善患兒的不良行為,能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和家庭的生活質量。簡而言之,音樂治療是心理治療的一種,它利用音樂對情緒的巨大影響來改變人的精神狀態,進而改變人的思想認識。
在音樂治療過程中,治療師首先引導被治療者進入一種非常的放鬆狀態,然後播放根據被治療者的具體情況特別安排的音樂,並引導被治療者進行各種自由的聯想或回憶。通過這些聯想或回憶,被治療者在治療師的引導下進入了自己的潛意識深層心理世界,這樣會逐漸擺脫精神負擔,走出困境。研究表明 ,採用音樂療法對兒童孤獨症進行干預,並設對照組進行對比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孤獨症患兒治療後的各因子分和總分與治療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治療後的分值下降幅度較大,其差異有顯著性***P<0.05***;而觀察組治療後的分值與治療前相比下降幅度大,其差異具有非常顯著性***P<0.01***。說明常規治療輔以音樂療法對兒童孤獨症在語言、感知覺等方面均具有較顯著的改善作用[7]。這可能與 音樂的強有力感覺 *** 和多重感覺體驗有關。音樂作為一種獨特的交流形式,最重要的交流意義是非 語言的,可以幫助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而這一關系正是 治療 成功的基本動力[8]。聽覺統合治療***auditory integration training,AIT***是通過讓受訓者聆聽經過調制的音樂來矯正聽覺系統對聲音處理失調的現象,並 *** 腦部活動,從而達到改善交往障礙、語言障礙、情緒失調和行為紊亂的目的。
劉淑華等[9]對聽覺統合治療的療效研究表明,治療後患兒的依從性模仿力和配合力增強,ABC量表分值普遍降低。聽覺統合治療主要是通過聆聽一組經過調制的音樂來矯正聽覺系統對聲音處理失調的現象,同時 *** 患者的腦部活動,達到改善語言障礙、行為異常和情緒失控的目的,對治療兒童孤獨症有一定療效,並且無副作用的報道[10]。患兒有些 臨床行為如出現模仿發音、對指令的辨別能力、對呼叫有反應、改善睡眠障礙等通過一般的行為訓練進步很緩慢,聽覺統合治療後可在短期內***3~6個月***上升一個水平。
AIT能改善孤獨症患兒的臨床症狀,可能與以下原因有關。首先,美國自閉症研究院院長Rimland博士認為自閉症兒童的音樂能力差不多是宇宙性的,即孤獨症兒童對音樂有不同尋常的興趣,並有不同尋常的感受力和注意力。其次,Takeuchi等[11]在孤獨症患兒接受語言任務研究中發現,磁共振功能成像***functional MRI,fMRI***顯示患兒右側額葉較正常對照兒更為活躍,提示孤獨症患兒右側大腦半球在語言功能上占優勢,這與此類患兒在疾病的早期存在左側大腦半球功能低下有關,因此,早期可以通過音樂開發孤獨症患兒的右腦功能,促進其語言功能的發育,改善臨床症狀。
【 參考 文獻 】
1 Le slie AM,Firth U.Autistic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SeEing,Knowing and Believing. British Joum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88,6:3 15-324.
2 WeUman HM,Bartsch K.Young Children's Reasoning about Beliefs.Cognition,1988,30:239-277.
3 FlaveU JH,Green FL,Flavell ER.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about the appearance-reality distinction.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1986,51:212.
4 Bruscia K. Defining Music Therapy. Spring City. PA ∶Spring House Books , 1989 , 47-49.
5 張焱.孤獨症兒童音樂治療過程中若干問題的探討.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6,2:123.
6 Happ6 F,Booth R,Charhon R,et a1.Executive function deftcits in auti *** spectrum disorders and attention-deficif hyperactivity disorder:.Examining profiles across domains and ages.Brain and Cognition,2006,61:25-39.
7 王綠,張旭亞,張金麗,等.音樂療法對兒童孤獨症的影響. 河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09,28***1***:60-61.
8 沈靖.音樂治療及其相關心 理學 研究述評.心理 科學 ,2003,26***1***:176-177.
9 劉淑華,郭海燕,杜洋,等.孤獨症兒童聽覺統合治療的近期療效研究. 中國 兒童保健雜志,2005,13***5***:390-392.
10 Rimland B,Edelson SM.Pilot study of auditing integration training on auti *** l J1.J Auti *** Dev Disord,1995,25:61-70.
11 Takeuchi M,Harada M,Matsuzaki K,et al.Difference of signal change by a lan guage task on autistic patients using functional MRI.J Med Invest,2004,51***1-2***:59-62.
>>>下頁帶來更多的
4. 如何認識阿爾茨海默病
阿爾茨海默病(Alois Alzheimer),簡稱AD。 是一種病因未明,原發性,進行性腦部疾病。病程緩慢且不可逆, 臨床以智能損害為主。我國已進入老年型社會,隨著人口老齡化,老年期痴呆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多數認為在 5% ~ 8%之間, AD 目前在老年人群中已成為僅次於心臟病、惡性腫瘤和中風的第四位死亡原因。AD俗稱老年痴呆,是導致痴呆的最大種類(由於發病機制及腦區不同,痴呆也分很多種)。下面將從AD的發現,生物標志物,發病機制,影響因素,流行病學,預防幾個方面為大家介紹。
AD研究歷史:1906年Alzheimer醫師對一例女性患者Auguste Deter的臨床症狀(記憶力減退、語言障礙、行為異常、偏執和幻覺)及病理所見進行描述將這一疾病命名為「阿爾茨海默病」,也就是說至今為止,AD的發現不過只有一百多年。
AD的生物標志物:AD患者的大腦除了嚴重萎縮外,還有兩種特殊的病理改變,一種是位於神經細胞外的異常斑塊,命名為老年斑Aβ,另一種是神經內異常纏繞的纖維絲,命名為神經元纖維纏結NFT(具體產生機制不多說了,有興趣的再聊)。AD的發病機制:關於AD發病機制的假說很多,所以對於葯物的研發也十分困難。這也是為什麼臨床上應用的AD葯物都是延緩病情,而不是治療或者逆轉,使病人恢復健康。例如:Aβ澱粉樣蛋白級聯假說,這個學說大概意思就是一種叫APP的蛋白,本來在腦內生成與清除很正常,但是某一天這個平衡被打亂了,清除的少而累積增多,最後聚在一起變成不可溶的斑塊黏在細胞上,細胞的很多內外通路都產生了障礙,最後大腦神經網路也就被破壞掉了。還有神經纖維纏結假說,氧化應激假說,膽鹼能假說等。當然也有遺傳因素,如21號染色體上的APP基因突變或14號染色體PS1基因突變等。晚發病例約30%有痴呆家族史。國內外研究發現,載脂蛋白E(APOE)ε4等位基因增加AD的發病危險,APOEε2等位基因則可能具有保護效應。APOEε4被認為是AD的易感基因。
影響AD的發病因素:現有研究提示AD的發病與年齡,性別,家族史,受教育程度,腦外傷,飲酒飲食等習慣相關。1.年齡:調查顯示,<65 歲的患病率<1%,65 歲則為1.5% ,以後每增加 5 歲,患病率就增加大約一倍,85 歲以上約為 30% 。2.性別:女性AD患者較男性多,這種差別主要存在於絕經後的女性。3家族史:主要和基因有關,是公認的AD危險因素之一。4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的文化程度與智能下降休戚相關。大量研究證明,文化程度越高, 痴呆的發病率越小。義大利一項對 778 位老年人( 年齡 > 59 歲) 調查發現,教育與痴呆發生呈明顯的負相關, 文盲患痴呆的幾率是受過教育( 僅完成中學教育) 人群的 16 倍。體力勞動者比腦力勞動的職業工作者痴呆的發病率高 2 ~ 3 倍。教育程度越高,痴呆發生的危險性越低。這一結論適用於所有類型的痴呆, 包括 VD(血管性痴呆) 和 AD,當然不是每個人都符合,著名的諾貝爾獎得主高琨和撒切爾夫人美國總統里根,晚年也得了AD。。。5生活習慣:飲茶和參加社會活動可能對AD有保護作用,但這都存在一定的量效關系,中重度吸煙會使AD風險增加157%,也有報道稱冥想,走路,慢跑,跳舞,吃柑橘類水果等降低痴呆風險,吃油菜籽可能增加AD風險。
AD的流行病學調查:2015年全球約有990萬例新發患者將被診斷——每3秒鍾就有1例。到2050年,全球患有老年痴呆的人數將從目前的4600萬人增加至1.315億人。據估計美國治療痴呆的費用約為$8180億,但預計到2018年會飆升至$1萬億,到2030年會高達$2萬億,相當於如果用於care患者的費用是一個國家,那它相當於世界第18大經濟體,超過蘋果公司和谷歌公司的市值
AD的預防:運動,生命在於運動,進行體育鍛煉會使人的血液循環加快,使腦細胞得到充足的 養分和氧氣 ,老年人可通過經常參加體育活動來預防AD。動腦:人的思維功能也是 「 用進廢退 」 的,健身球 、做手指操 、練書法 、打算盤 、彈奏樂器、學外語都可以預防AD 。 飲食:多吃蔬菜、豆類、水果、魚和不飽和脂肪酸喝紅酒等會減少認知功能損害的風險。控制好血壓血脂,不要吸煙。
最後,央視的公益廣告做的很感人,我們要健康生活預防AD,對於AD患者,要耐心照料和尊重,不要讓最親的人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