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微信怎麼創建整套表情
我的一套微信表情剛剛上架,還算是記憶猶新,所以來分享下這個過程吧。
(你可以先看一下我畫的表情,在微信表情頁搜索」辣小丫宮廷版「就會有啦
嘿嘿,你看我也不是個牛人,所以也不要當做標准答案。另外, 關於具體技法 好多大牛已經分享過了,後面不會再提到)
首先,要立意。
(為了不顯得自己很low,我當然不會告訴你們做好市場調查找個別人畫的少的題材自己才不會被虐成渣呢。)
作為一套表情,一定是在聊天時幫助用戶傳達情緒想法,生動的表達用戶當下的內心世界。微信提供16張或者24張一套的排列方式。所以你不可能什麼都畫,要切一部分你的受眾,提煉一個性格鮮明的形象出來。
然後,你需要分析。
「那畫什麼樣特點的主人翁呢?」。很多設計師會從自己的性格提取,比如我,經常會覺得自己在家是小公舉,喜歡差遣我家梨子君,發表情愛用哼、得意、傲嬌、嫌棄等等。雖然這些只佔性格里的一小部分,但是我最想發揮的地方。而且宮廷娘娘這個題材還蠻有意思的!所以主題大致就是個任性、傲嬌的主子和一個特別呆萌的小太監。
接著到了草圖。
我是10月開始畫草圖的,因為總有些雜七雜八的事情,陸陸續續畫了好久,加起來也有2周吧。
平時在跟朋友聊天時就會特別注意觀察,常常說到某個事情情緒激動噴薄而出但翻了半天也找不到一個合適的表情來概括我此刻內心的翻雲覆雨,對了,這時候就要馬上記錄下來。最好打個草圖,不然事後常常就找不到那種感覺了。然後你畫著畫著就會發現表情越來越多越來越多……
(此處省略300字)
再下來是篩選。
這個環節我做的很糟糕,到現在也沒有特別想明白。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一套表情最好是一個系列的,(比如我控制不住的還畫了一些丫鬟的,她的特點是癲瘋傻白甜,就沒有在這期畫成電子稿了)另外,篩選時也要考慮表情是否有問有答才更實用。還有一點,如果你打算做幾期成系列的表情,第一套推出去最好是基礎版,我發現自己畫的這套有些表情使用場景很少,作為形象首次推出不太合適。不過如果你做一套玩玩 就是希望切入小場景也是隨便你的啦~~
這時候還有人一定會問「那你用什麼軟體畫的啊」
其實都可以啦。我用的是PS,喜歡在形狀圖層用鋼筆路徑一點點調整,有點類似AI的矢量效果。雖然很慢,但是真的用順手了。電子稿大概畫了一周。我也有了解過很多大牛,都是用的ps畫筆,直接上手繪板。
這個環節還會涉及到怎麼添加文字。因為一個表情相匹配的場景常常不止一個。我一直很熱衷於給它添加各種常用語,好處在於對於用戶當時的心情傳達會更到位,也省的打字。但是我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文字的添加也限制了表情的使用場景。比如一個傲嬌的表情。,像這種:
我最開始是想表達不屑,但畫完覺得又可以作為小生氣、得意。可以配的文案就更多了,比如:「來人吶!」「什麼鬼!「」敢惹老娘?""哼!「
最後上架是這樣的
我是覺得這樣比較好玩。但是後來自己用的時候發現 如果今天想去群里抱怨下遇到的糟心事,比如鍋里菜燒糊了,老闆又讓加班,電影票沒有好的座位了。同樣是表達公主脾氣的你被招惹了這個場景,但是這個表情就沒法用了!所以關於如何取捨我的經驗也很淺薄。
不過不管怎麼畫,總之你是要符合微信表情開放平台給的設計指引,大概是這個樣子的,非常詳細:
後面一步是上傳。
忘記為什麼12月底才畫完。不過到了上傳這個步驟真的是想死。
切圖真是傻了眼,不光是要給出2套不同格式不同尺寸的48張切圖外。後面還要上傳表情封面圖、托盤縮略圖、討紅包圖、答謝圖、設計師個人封面等等,各種花樣!反正那天開開心心本來以為馬上就可以上線等表揚了。結果吃完晚飯,一直研究搞到凌晨1點才弄完。
最後就是漫長的等待。
第一次等了半個月?想起來才去看一下。發現被駁回了。想著我那麼小心翼翼看著說明來上傳的怎麼會錯!然後看了下反饋大致都是什麼封面主圖不需要白描邊(因為表情圖是需要白描邊的)、文字不能用異符號啊等等。
改了之後又是一輪漫長的等待。這次我學聰明了,關注了官方賬號,有進度他們會給我推送的。一周後又接到到駁回通知。雖然是小改,但是拖啊拖啊拖真是心要碎了。
改了2輪之後,一個月都過去了。終於有一天我接到了聖旨說通!過!了!尼瑪。我真的都以為自己看錯了。(那段時間臨近過年,估計別人很多都是上傳紅包表情投稿,我只能安慰自己要理解人家工作人員)反正臨近過年被通知要出來接客,我也是沒有任何心情了。不過,除了速度慢,微信整個體驗還是蠻人性化,而且很專業的。
接到通知之後需要預約上架時間。我是昨天預約的,默認是選到今天11點,就點了確定啊。。。然後今天11點去刷,真的就上架了哎!大概是拖了好久,好像也沒有之前的激動了。
覺得最讓我開心的是,第一次有陌生人給我打賞,真的覺得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看了下行業水平。一套表情大概幾百個打賞,除了認識的人 一般都是一塊一塊的給。做的好的才有上千,到好幾千的就很少很少了。尤其現在投稿的人越來越多,能曝光在投稿表情主頁的都要篩了又篩,你要是打算靠打賞活下去真的不用想了。但是真的覺得有人鼓勵是衡量自己價值的一種方式。好開心啊好開心。朋友小L,多年的動畫師經驗,精心設計了一套表情包,結果總下載量才一千多,0打賞。
朋友小Z,天馬行空的插畫師,設計了一套自我感覺良好的表情包,沒想到總下載量才兩千多,0打賞。
面對同樣的結果,兩人都感到很意外,明明畫的也不差,怎麼就不受歡迎呢?
通過分析後,我發現根本問題在於,他們沒有從用戶的角度出發,而是僅憑個人喜好來進行創作。
那麼,應該如何從用戶的角度來思考呢?
在此之前,我收集了連續14天的表情熱度榜數據(這段時間在排名上有細微變化,不影響整體數據),它的計算規則是根據每套表情最近7天的各項使用數據(大概是指下載量和發送量)綜合計算得分進行排名。
我將它們分成了六大類,以此為後面分析過程作準備。
數據來源:微信表情開放平台
接下來,我從三個方向來進行分析。
1. 從用戶喜好出發
a. 萌賤屬性
數據表明,卡通形象表情包佔比60%,位居第一,而該類型有兩個突出特點:「萌」、「賤」。
將「萌」發揮到極致的代表形象非「萌二「莫屬了,僅一套表情包就獲得了二十多萬人次的打賞,受歡迎程度不言而喻。
「乖巧寶寶」和「小劉鴨」則是萌賤的典型代表,一個僅靠打賞就賺足了50W+,一個從去年開始爆紅,平均每套表情的打賞人次也達到了1W+。
可見,「萌」、「賤」屬性的卡通形象表情包不僅覆蓋人群廣,用戶基數大,且用戶打賞意願也更強。
b. 吸貓吸狗
自帶吸粉功能的喵星人和汪星人不僅在現實生活中受寵,就連在表情界也照樣圈粉無數,相比之下,喵星人在熱度榜動物類的15席中占據了11席,遠超汪星人,成為表情界最受寵的小動物。
至於喵星人為什麼在表情界如此受寵,這里引用知乎一個高贊回答:
可塑性強,能可愛、能頹廢、能高冷、能猥瑣。
可見,貓咪具有做表情包的先天優勢,只需要圖文結合到位,想要獲得用戶的喜愛就很容易了。
c. 斗圖
蘑菇頭和人臉熊貓在斗圖界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吧,靠著騷、浪、賤的特點俘獲了一大批喜愛斗圖的粉絲。
這類表情在製作上十分考驗腦洞和對熱詞的敏感度,如果你行,不妨一試。
d. 明星、網紅
真人表情包以明星、網紅和影視截屏為主,國民表情包代表人物「謝騰飛」(又叫謝飛機),自帶蠢萌屬性,靠一部《鄉村愛情》火遍了表情界;
而另一個新晉國民表情包「小剛幾」,靠著一張「屁股臉」走紅表情界,特別是在表現力上和謝飛機不相上下。
但這類表情包需要取得肖像權或節目版權,而普通人的形象又很難帶來流量,除非有十分突出的外形特徵和極強的表現力,否則很難取悅用戶。
2. 針對某一特定群體
a. 中老年群體
有一種表情包叫長輩專屬表情包,深受廣大中老年群體的喜愛,在你家「相親相愛一家人」的群里一定沒少見,是不是覺得辣眼睛?打死你都不會做這種表情包?
可也許你還不知道,這套長輩專屬表情包打賞人次已突破10W+,不僅如此,就連papi醬以自已形象做的中老年表情包,打賞人次也有2W+了,沒想到吧?
可別小瞧了長輩的力量,在表情包面前,長輩們打賞起來可比買菜大方多了。
b. 懶人群體
一種專門針對懶人群體的文字表情包,具有「簡單粗暴」的特點。除了設計的比較有趣的動態文字表情,還有一種毫無技術可言的靜態文字表情,通常是日常用語和網路流行語。
雖然同屬於文字類,但用戶對於動態文字表情包的打賞意願遠高於靜態文字表情包。
細心觀察社會上還有哪些群體,將該群體的特點融入表情包,使其產生共鳴。
3. 蹭熱點
a. 佛系青年
「佛系聊天」這套表情包,它的用戶定位十分精準,針對社會上流行的90後「佛系青年」這個群體,很容易使該群體的用戶產生共鳴。
b.鴨
從去年開始,默默無聞的鴨子在表情界突然走紅,而蹭到這個熱點的表情包也在熱度榜中佔領了一席之地,可見熱點蹭的好,方能事半功倍。
掐指一算明年就是豬年了,熱度榜會不會出現豬的身影呢?(別怪我沒提醒你鴨)
以上這三個思路,也許能幫你更容易的創作出受歡迎的微信表情包。
最後,無論你選擇做哪種類型的表情包,都需要從用戶的角度出發,而不僅僅是你的個人喜好。
㈡ 誰有微信萌二表情包
是這個吧嘿嘿
㈢ 和爸媽等長輩聊微信時,該怎樣選擇合適的表情包
父母將自己的孩子視為一生最珍貴的寶貝,他們把最好的東西都留給孩子,不讓孩子吃一點苦,受一點累,看著孩子一天一天的長大,一天比一天高,一天比一天成熟,一天比一天懂事,他們不為別的,只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過好每一天。當有一天,孩子長大了,不得不掙脫自己的懷抱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時,他們也是毫無怨言的放任孩子自由飛翔,只希望孩子累了、困了、倦了的時候能夠回到這個永遠屬於他的「鳥巢」獃獃,這里永遠用溫暖對待他們。
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網路通信越來越發達,當然,不得不說這樣先進的科技讓那些整日在外打拚的孩子思念自己的親人時有了寄託,不過,從另外一方面來看,也有不少人借著這種所謂的方便,一年比一年回家的次數要少,其實,這也是一種弊端。說老實話,父母等一些長輩平日里能夠知道你在外的一些情況,他們就放心了,其實,他們要求的不是你能夠掙多少錢,帶回多少財產,他們要的是你的一聲「平安」,所以我覺得在和父母等一些長輩聊天的時候盡量少用一些表情包,多用語言去溝通。記得有一次,我和我媽媽聊微信的時候,用了一個表示「呵呵」的表情,可能這個表情她第一次看到,就問我是什麼意思,我就給她解釋了一遍,畢竟作為90後的父母而言,年齡也不小了,有些東西接受起來不是那麼容易,所以直接表達出來就好,沒必要用過多的表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