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短視頻工具類APP競品分析報告
本文旨在通過對逗拍、趣推、LIKE短視頻三款短視頻工具的產品定位、功能和策略等方面,探討工具類應用的發展趨勢,為之後研發的短視頻工具產品策略及行業未來提供決策輔助。
2018以來,短視頻爆發式增長,形成了網路最主流的內容形式,各大互聯網巨頭紛紛跨賽道布局短視頻業務,根據比達咨詢最新發布的《2018年第2季短視頻APP產品市場調研報告》顯示,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達2.41億人,環比增速8.1%。頭部玩家有足夠的資源優勢去實現規模擴張鞏固市場地位,而身為腰部玩家的我們應該快速找到自己的定位於垂直領域。專注細分內容領域不斷下沉,如細分市場下短視頻工具類產品。
短視頻將在互讓談聯網行業扮演主流角色
短視頻畫面感強,對於食材、味碟、鍋底和就餐環境的展示直觀,且能被更多人瀏覽,滿足驅眾心理,「短視頻+美食」成為餐飲業除傳統宣傳以外的補充,還有「短視頻+音樂」、「短視頻+旅遊」體現短視頻在傳播領域的優勢。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把短視頻放置在需求場景下,用戶可以藉助短視頻表達和滿足社交需求。長遠來看,短視頻將在互聯網行業扮演主流角色。
BAT入局佐證短視頻行業風口上行 行業格局仍未落定
中國短視頻市場的競爭十分火熱,BAT三大巨頭紛紛入局。騰訊「復活」微視,領投快手;阿里文娛布局土豆轉型短視頻,淘寶短視頻蓬勃發展;網路投資人人視頻和上線好看視頻,無不佐證短視頻行業正處於風口。同時高雹,新興互聯網企業今日頭條孵化的火山小視頻、抖音和西瓜視頻用戶規模增長迅速。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面臨行業風口,各互聯網巨頭行動迅猛,新興企業火力十足。而在當前競爭激烈的市場當中,頭部企業用戶規模不相上下,行業格局仍未顯現。
移動互聯網和人工智慧技術推進行業發展 用戶普及步伐加速
短視頻依託4G互聯網技術,用戶規模增長迅速。未來5G網路成功實現商用後,將吸引更多移動終端用戶觀看短視頻。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網路技術條件的進一步成熟,為短視頻行業發展提供新的契機,未來還可通過智能技術和VR技術應用,提升短視頻內容豐富度和用戶交互度。
各大電商平台紛紛布局 電商領域短視頻或將成為市場熱點
淘寶、京東等各大電商平台紛紛將傳統的貨架銷售模式,結合短視頻,進行內容營銷。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電商領域短視頻有助於打通內容與消費行為之間的壁壘,消費者更加生動直觀感受貨物的品質,有效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慾望,將短視頻內容與電商高度結合將成為電商平台進行營銷的重要方向。
平台審核監管力度需加大 內容質量待提升
短視頻行業正處於野蠻生長階段,平台對爆發式增長的海量內容審核監管遭遇嚴峻挑戰,短視頻內容出現低俗不良信息、突破社會道德底線、違背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問題層出不窮。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目前短視頻行業雖然發展勢頭迅猛,但平台內容較為混亂,短視頻平台需要設立完善的內容審核機制,加大對短視頻內容的審核和監管力度,減少短視頻內容亂象問題出現的概率。
傳統廣告營銷或將轉型 短視頻營銷有望快速擴容
隨著資本和用戶不斷湧入短視頻行業,短視頻平台發展速度加快,短視頻營銷時機逐漸成熟。另外,隨著新媒體營銷方式,尤其是視頻營銷及短視頻行業發展前景樂觀,未來更多傳統品牌廣告主的營銷方式將轉移到短視頻營銷方面。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未來更多傳統電視廣告代理公司或將轉型主打短視頻營銷,短視頻營銷市場有望快速擴容。
資訊終端視頻化趨勢日益明顯 媒體屬性不斷發展
相比於單調的文字和靜態的圖片,短視頻更為直觀,包含的信息也更豐富;相對於長視頻,短視頻耗費的流量較少,閱讀成本更低,更適合移動化、碎片化的消費場景。大部分新聞客戶端內嵌短視頻,資訊終端視頻化趨勢戚滑帆日益明顯。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社交媒體環境下,新聞內容的生產者呈現多元化趨勢,生產者和受眾之間界限模糊,媒體屬性將不斷發展。
探索垂直化運營方向行業或將最終歸屬社交屬性
短視頻與文字、圖片相比更為直觀生動,更契合用戶的社交需求,此外,為了更好地滿足用戶娛樂化的需求,短視頻平台紛紛加入游戲和直播等功能。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短視頻正在成為一種主流社交形式,短視頻平台在加入其他娛樂功能的同時,還應強化社交功能,增加用戶交互行為,拓寬社交應用場景。
優質內容扶持不斷 精細化成必然趨勢
各短視頻平台爭相從流量和補貼等方面對優質短視頻內容進行扶持,目的在於通過優質內容留存用戶。同時,在領域內精耕細作的短視頻內容創作者崛起。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在扶持優質內容的同時,各短視頻平台也開始關注用戶對內容的需求從泛娛樂化轉向精細化,以提升用戶體驗。
小結
短視頻市場再向工具化、短視頻「+」平台化、短視頻社交化延伸,並且把控視頻本身質量、提升技術硬度是首要任務。
本文競品分析逗拍、趣推、LIKE短視頻,原因如下:
1、行業領先者。選擇競品都在行業排名中表現優異,在產品形態及商業模式上都相對 成功,且各有特色。
2、線上產品相近,目標用戶重合度高,三者都是短視頻工具類產品,對視頻製作有較高的要求,喜歡分享,自我表達需求高的用戶。
3、LIKE短視頻是唯一的視頻特效工具,它主打海外市場,累計了大量用戶,值得學習。
從產品的相關信息來看,三款產品的功能屬性大體相同,逗拍主打視頻創作更簡單的概念,給小白一秒上手的感覺,表達其工具屬性強的本質。趣推則更專注於生產營銷類視頻模板,以達到各行業人群的推廣宣傳模板都能在APP里實現,而LIKE短視頻則是一款魔法特效視頻工具,表現了極其強硬的技術實現能力,並且社交屬性強,用戶粘度高。
小結
逗拍、趣推以短視頻製作工具的角度切入市場,工具屬性強,社交弱,而社群是激活用戶,去工具化的必經之路,顯然LIKE短視頻已經有這方面的准備。以強技術研發的特效吸引紅人,扶植素人,通過全球化流量互通,捧紅了平台明星。
小結
逗拍/趣推
從版本迭代上可以知道,逗拍、趣推其未來的方向還是向生產模板資源傾斜。
商業模式:付費會員、廣告流量變現。
LIKE短視頻
從版本迭代上可以知道,LIKE的戰略方向是視頻魔法特效方向。
商業模式:直播打賞、廣告流量變現。
小結
趣推/逗拍這一類工具屬性比較強的產品,都是採用內容付費,提升用戶體驗、工作效率為戰略目標。
而LIKE短視頻則以音樂魔法、直播經濟,流量變現為戰略目標。
逗拍/趣推
通過用戶篩選模板,進行二次加工,生成個性化的視頻,上手簡單直白方便,友好的用戶體驗,獲得了大量的用戶。商業模式上採用內容付費,提供個性化服務。
LIKE短視頻
以音樂魔法為切入點,強大的特效製作陣容(好萊塢特效團隊),吸引全球用戶,有趣、創新的玩法,提高用戶留存,全球短視頻資源共享並且加上直播打賞,打造生態社區平台。
方向
通過對比三款短視頻工具類產品,得出結論:
(1)去工具化,建立社群,才能獲得快速增長,提升用戶粘度
(2)新玩法=好的切入角度是打開市場的不二法門
『貳』 菜譜類app競品分析報告
一、 市場分析
1.1 菜譜app的整體市場分析
衣食住行是人類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相比其他三項,「食」在人們的生活中發生的頻率更高。根據人類生活的規律,大多數人在30歲左右會更加關注自身飲食的健康,此時人們的飲食會逐漸地從外賣、食堂等轉換為以自己做菜為主,因此互聯網菜譜便有了用武之地。
「民以食為天」,吃是大家一直關注的一個話題。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美食再不是傳統的線下傳播方式,而是結合新的時代背景,和互聯網結合起來,展現出更強大的魅力。各種各樣的美食欄目,如《家政女皇》、《十二道鋒味》、《舌尖上的中國》、《深夜食堂》、《中餐館》等,都受到普通民眾的歡迎。由於是以收視率為主要目的,傳統美食電視欄目往往菜譜有限,很難一一匹配用戶需求,因此種類齊全、專業的互聯網菜譜具有很大的市場。
美食是一項中華民族數千年來不斷探索的偉大事業。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也使得美食屆的武林秘籍——《菜譜》以一種新的形式飛入尋常百姓家。從2004年第一家菜譜網站美食天下的出現,到2011年第一款菜譜app——美食天下app的推出,再到其後三年間不下10款主流菜譜app陸續出現,菜譜app市場呈現了一個穩步發展的市場格局。
1.2 菜譜APP的市場滲透率
通過下圖的數據可以看出,菜譜app市場在過去一年無大幅變化,市場滲透率維持在3.5%左右,用戶規模較去年同期上漲了4.6%, 截至今年7月最後一周,菜譜app市場滲透率為3.7%,用戶規模超過3300萬人。
1.3 主流平台上線時間
主流菜譜平台從PC端時代開始積累用戶,早年成立的主流菜譜平台完成了從PC時代到移動端時代的過渡。以最早涉足互聯網菜譜領域的美食天下為例,2004年網站成立開始積累用戶,隨著2010年移動互聯網的疾速發展,美食天下順勢而為,分別於2011年3月和2012年4月上線了美食天下app和菜譜精靈app,在移動端獲得了良好的持續發展。
1.4 菜譜app的盈利方式分析
目前菜譜app盈利模式主要有電商、廣告、數據、線下課程這四大部分。
菜譜app通過前期的美食分享和廚藝交流使菜譜app走向社區化,在完成了前期的用戶積累後,逐漸向盈利模式探索階段過渡,目前主要有電商、廣告、數據、線下課程等盈利模式。
二、菜譜類app的競品分析
2.1 戰略層分析
(1)市場概況
下圖數據顯示,菜譜app的市場滲透率普遍不超過1%,在過去一年中,下廚房處於絕對的領先地位,市場滲透率始終保持在1%以上,平均每100台手機中就有超過1台手機安裝了下廚房app,其次分別為豆果美食、香哈菜譜。 本次菜譜app的競品分析主要以市場滲透率較高的下廚房、豆沒凱運果美食和香哈菜譜為例進行分析。
通過下圖可以看出,下廚房以155.5萬的平均DAU在菜譜app市場滲透率top5的應用中一馬當先,豆果美食和香哈菜譜過去半年的平均DAU分別為50.6萬和40.9萬,下廚房平均DAU超過其餘四款主流菜譜app的總和。
通過觀察下圖中的數據發現,目前市場上的菜譜類app基本能滿足目標用戶的需枯梁求,89.1%的用戶僅安裝一款菜譜app,而不是同時安裝幾款競品,從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 菜譜類app同質化程度高 , 近九成菜譜類app的用戶僅安裝一款菜譜app。
下圖數據顯示,下廚房用戶忠誠度在市場滲透率top10的菜譜app中居於榜首,87.5%的用戶未安裝競品,其次是香哈菜譜和豆果美食,2款菜譜app獨佔率超過八成:下廚房、香哈菜譜,其次以豆果美食緊跟其下,市場獨佔率達到了76.5%。
從市場概況的角度上來看,下廚房app的市場滲透率、平均DAU和用戶忠誠度都高於豆果美食、香哈菜譜這兩個app,整體市場數據顯示良好,豆果美食和香哈菜譜的市場數據則在整體概況上大致相同。
(2)用戶畫像分析
下廚房用戶畫像
通過下圖可以看出,下廚房app的用戶中有79.5%的用戶是女性,只有20.5%的用戶是男性,是典型的「女兒國」;app偏好分別為手機淘孫梁寶、美團、支付寶、微博和京東;使用的機型也主要以OPPO為主。
豆果美食用戶畫像
在豆果美食用戶中,72.7%的用戶為女性,75.8%的用戶不到30歲,其中20-24歲的用戶佔比35.4%;app偏好種類和下廚房相同,是屬於「真吃貨」類型,最偏愛的app是美團,要DIY也要考察各家美食。
香哈菜譜用戶畫像
與其他app相比,香哈菜譜更像是「家庭煮夫」根據地,35.3%的用戶是男性,數據顯示在香哈菜譜用戶中,93.9%的用戶不到35歲,其中87.8%的用戶對音樂感興趣。
�
通過對上述的數據進行總結發現,美食類app用戶大多數為女性;最受美食類app用戶喜愛的手機品牌是OPPO,在下廚房用戶偏好度最高的top5安卓機型中有四款是OPPO旗下產品,說明大多數用戶喜歡拍照和分享;app偏好分別為手機淘寶、美團、支付寶、微博和京東,說明這類用戶生活網上購物比較頻繁。
(3)產品定位
下廚房Slogan:唯有美食與愛 不可辜負
豆果美食Slogan:開啟美味生活
香哈菜譜Slogan:認真生活
三款app的slogan都是以「美食」、「生活」字眼為主,可以看出這類的app的表面目標是讓用戶通過做菜熱愛美食, 但是卻蘊含讓用戶開始做菜、愛上做菜、熱愛生活的深層含義,從影響用戶的行為,直到影響用戶的情感和價值觀。 但是從每個app的具體slogan來看,下廚房的app更能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感覺,內涵更加深刻,而豆果美食更加註重食品的味道方面,香哈菜譜則更加註重培養用戶對美好生活的熱愛方面。
三款app的產品介紹和應用詳情如下圖所示,這三款app的風格迥然不同,下廚房APP介紹簡潔、給人一種簡約大方的感覺,旨在介紹創新亮點;豆果美食的介紹則篇幅過長、過於介紹獎項和核心功能,但並未寫出其獨特功能和特點所在;香哈菜譜則旨在通過現金補貼等來吸引客戶,主要推出近期的運營活動。
(4)商業模式分析
菜譜app通過前期的美食分享和廚藝交流使菜譜app走向社區化,完成了前期的用戶積累,逐漸向盈利模式探索階段過渡,目前主要有電商、廣告、數據、付費課程等盈利模式。三個app的主要盈利方式也是如此,菜譜類app通過海量免費菜譜積累一定的用戶量,提高用戶的轉化率和離開成本,隨後開始推出特色的付費課程和電商類業務例如下廚房的「市集」、豆果美食的「購好物」和香哈菜譜的「商城」。
(5)差異化戰略
雖然這三個菜譜app的用戶、產品定位和商業模式大體相同,但是由於各個app的發展階段和側重點不同,這幾個app目前的發展和主要功能方面還略有差別。下廚房的特色主要在於常常舉辦的廚房活動,作為UGC的平台,定期舉辦活動能夠很大程度上活躍用戶、留住老用戶,並且下廚房還創新了「菜籃子」和「橫屏模式」的做飯模式,極大地提高了用戶體驗,可以視為「魅力型需求」;豆果美食注重菜譜的推薦功能,在主頁面的下方都是對用戶菜譜的推薦,豆果美食的特色在於滿足了用戶的個性化需求,針對孕婦、兒童、爸爸、減肥、高血壓等不同人群提供個性化飲食,並且具有飲食統計和規劃的功能;香哈菜譜也注重為用戶推薦菜譜,不過與豆果美食不同的是,香哈菜譜主頁面著重菜譜短視頻的推薦功能,菜譜短視頻的推薦要多於菜譜圖文的推薦,並且針對不同的付費課程也進行了很大程度上的細分。
2.2 范圍層分析
(1)核心功能的比較
三款app都具有的功能為上傳菜譜、作品、搜索功能、菜譜推薦、市集、付費電子書、社區等功能。 但最基礎的功能就是菜譜功能,菜譜功能作為菜譜app的核心功能,是用戶長期使用此app和使用其他衍生功能的基礎。通過對三款app的頁面進行比較,可以看出,三款app的菜譜功能區都比較多, 下廚房還創新了菜籃子和橫屏模式的獨特功能。
(2)商城功能
在商城功能方面,下廚房包含了烘焙、果蔬生鮮、器具、方便食品等16個分類的產品,已經具有一定的規模,產品的評論和銷售量也比較多,並且部分菜譜還具有一鍵買齊食材的功能,送達效率也比較高,極大地方便了用戶的生活;豆果美食的商城產品分類只有6種,商品的品種也比較齊全,但商品的評論和點贊量一般,商城規模和下廚房比略小;香哈菜譜的商城功能沒有一級界面,目前只有二級界面才能到達,商城目前有5種商品分類,在「廚房電器」、「精選美食」的子界面中沒有商品。可以看出,在商城功能方面,下廚房已經初具規模,並且體系比較完整,具有選菜譜、購買食材、做菜、分享點贊的一體化流程,因此對於用戶來說具有更大的誘惑力。
(3)社區功能
從社區功能的角度上來看,下廚房基於較多的用戶,更注重用戶中熟人之間的社交,因此信箱、收藏以及關注動態方面都是用戶關注的人,沒有用戶推薦,這種方式更有利於用戶的交流,但是菜譜的傳播效率和廣度不高;而香哈菜譜和豆果美食則社區部分則更注重用戶之間的陌生人社交,主要以推薦菜譜和作家為主,菜譜的受眾較廣,傳播覆蓋面廣。
根據極光大數據顯示下圖顯示,菜譜app市場滲透率top5 app日均使用頻次均超過1次,日均使用時長都在10分鍾以上,用戶在菜譜類app中停留的時間基本在20分鍾左右,其中還包含菜譜和商城的瀏覽等,這就意味著此類app用戶並不會在社區停留太長的時間,因此此類app的推薦菜譜功能應和演算法功能匹配,推薦用戶感興趣的作品,才能讓用戶有較長時間的停留。
(4)付費知識功能
付費功能之所以存在,一是由於大多數免費的菜譜都是以個人的名義發布,在營養搭配、健康安全方面沒有權威,缺乏專業性;二是由於免費菜譜只能滿足大多數用戶的需求,不能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如減肥餐、營養餐、孕婦餐等,這類人往往具有更加特殊的用餐需求,需要專業的指導。在此背景下,付費課程應運而生。
整體上講,這三款菜譜app的付費課程大體相同,主要包含視頻課程和電子書兩大方面。目前,只有下廚房和豆果美食視頻課程和電子書的付費內容都有,但香哈菜譜付費知識只有視頻教程部分,並沒有電子書。
(5)社交功能
對於社區活動來說,用戶可以選擇上傳菜譜或作品、轉發、評論、點贊等,並且三種app都在首頁設置了「關注動態」這一類選項,用來查看用戶自己想看到的人的消息和動態。並且,每個app還有社交的一級界面。
在個人的社交主頁上,這三類app的功能設置明顯不同。下廚房設置了「信箱」頁面,通過這個頁面可以查看用戶關注的好友動態,但用戶只能通過搜索添加好友,沒有相關推薦;豆果美食和香哈菜譜在社區部分添加很多的推薦功能,包括推薦菜譜和一些話題等。
2.3 結構層分析
下廚房app產品的功能結構圖如下圖所示:
豆果美食的功能結構圖如下圖所示:
香哈菜譜的功能結構圖如下圖所示:
通過對這三類app的功能結構進行比較,可以看出這三款app頁面設計基本相同,都包含了菜譜頁面、社交頁面、個人主頁這三部分。菜譜app的功能很多,因此使用路徑也很多,很難一一列舉,因此該部分以用戶最為核心的菜譜功能為例繪制用戶使用路徑圖,如下圖所示:
通過分析可以看出用戶使用的核心功能——菜譜功能的使用路徑是相同的,具體的不同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幾點:
(1)到達菜譜頁面的位置
三款app在菜譜的到達頁面上有所不同,下廚房菜譜內容的界面主要是三級界面,為主頁面的其他內容呈現提供了很大的空間;豆果美食和香哈菜譜到達菜譜內容的頁麵包含二級頁面和三級頁面,主要以二級界面為主。
(2)購物頁面
下廚房和豆果美食都具有購物的一級頁面,用戶可以直接到達購物主界面,說明這兩款app在購物業務方面已經比較成熟,二級頁面為類似於淘寶的商品頁主頁面或者分類界面,銜接自然清晰。但是香哈菜譜購物頁面則是一級頁面中的一個小圖標,說明購物的人數以及規模較少。通過界面的功能模塊可以看出,下廚房是這三款菜譜app中購物功能最為完善的。
這三款app的架構層的結構基本相同,界面連接緊密合理,但部分的界面之間的設計略有不同。
2.4 框架層分析
對於框架層的分析,需要體驗者以一個產品小白的身份去體驗產品頁面的結構和布局,例如banner的位置、按鈕的位置設置是否合理等。頁面布局要符合用戶習慣,比如將重要信息放在最佳視域(當眼睛偏離視中心時,在偏離距離相等的情況下,人眼對左上的觀察最優,依次為右上,左下,而右下最差。因此,左上部和上中部被稱為「最佳視域」)。每個app都把核心的區域放上自己認為最有價值的信息,比如:下廚房首頁的左上角,是上傳菜譜和作品的圖標,說明下廚房很注重用戶的上傳和分享,這也是下廚房菜譜數量遠高於其他app的原因;豆果美食將首頁的左上角設置了菜譜分類的圖標,相當於推薦功能,方便用戶的選擇;香哈菜譜首頁的左上角為消息圖標,說明更注重用戶之間的交流。其他頁面的位置和頁面整體布局功能,
2.5 表現層
從界面設計的角度上來看,下廚房app和豆果美食都以白色簡潔的頁面設計為主,而香哈菜譜則是以黑白色調為主,相比之下略有嚴肅。
下廚房app的主頁面如下圖所示,可以看出,整個界面都是以簡約大氣的白色作為主色調,給人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強調用戶的使用菜譜做菜的功能,頁面簡潔、文藝風格,沒有紛雜的色彩和多餘的功能模塊,主要功能設計無論是在界面元素呈現方式上,還是在流程走向上都很合理,購物流程邏輯清晰、簡易可操作,便於用戶使用。
通過下圖可以看出,豆果美食的界面設計和下廚房大體相同,頁面風格簡潔清晰,結構清楚。
香哈菜譜頁面是以黑白色為主色調,和下廚房以及豆果美食的頁面比較之下略有嚴肅,整體界面設計也比較簡單,整體調性更具有專業感。
整體上來說,三款app的界面風格大體相同,都是以簡潔大方為主,圖片、文字和色彩搭配比較合理。並且內容和圖片質量也比較高,用戶體驗比較好。但下廚房和豆果美食的整體調性更傾向於文藝小清新的風格,豆果美食的調性則更加專業。
四、總結
整體上來講,下廚房app的市場滲透率、平均DAU和用戶忠誠度都要高於豆果美食和香哈菜譜。下廚房的定期廚房活動、提高了用戶的活躍度,也是產生高質量的UGC內容的重要原因。創新亮點「菜籃子」和「橫屏模式」模式,提供了很好的用戶體驗;下廚房的市集服務,菜品齊全、配送效率較高,為用戶提供了菜譜、購買食材、分享一體化的功能,極大地方便了用戶生活;slogan風格偏向於「網紅化」,更貼近年輕人的價值觀;框架設計和界面表現等,也創造了比較好的用戶體驗,等等。這些下廚房所具有的一些特色功能使得它的市場滲透率高於其它菜譜app。
『叄』 運動類app競品分析
競品: keep,火辣健身
一、 選擇競品原因
在運動健身市場上,相對於其他產品,這兩款產品都有著不錯的競爭力,市場佔有率也比較高,雖然keep和火辣健身雖然在產品內容和定位有所類似,但運營手段不相同,因此具有較高的分析價值。
二、 競品背景分析
1、基本信息
2、競品簡介
keep 是一款致力於提供健身教學、跑步、騎行、交友及健身飲食指導、裝備購買等一站式運動解決方案的APP。
火辣健身 是一款根據用戶的訴求提供免費科學的定製健身計劃、超清影視級視頻課程、教練真正陪伴式健身指導、全面多維度數據記錄用戶的訓練過程及成果的APP。
3、產品定位
keep : 移動健身教練,專注移動體育領域。
火辣健身 : 口袋裡的健身教練,時尚火辣的健身社區。
4、用戶需求及痛點分析
Keep
工作太忙沒有時間去健身房,家裡又沒有器械
健身房沒有私教指導,不知道如何安全正確地開始健身
網上攻略太多,不知道哪個靠譜,練了之後沒有效果
火辣健身
因為健身時間不確定,所以不想花費巨額在健身房辦會員卡,卻也去不了幾次。
希望在健身APP上找到一套符合自己述求和運動基礎的運動計劃。
5、市場概況現狀和分析
keep : 8月13日,國內移動運動應用Keep對外正式宣布注冊用戶數突破1億大關,成功晉級億級移動互聯網俱樂部梯隊。在國內上百個運動類APP中, Keep用戶數率先破億,成為國內最大的運動社交平台。
火辣健身 : 2016年 1月 - 發布火辣健身App「Let』s Begin 品牌口號-2016年 1月 - 騰訊應用寶年度星App「年度新趨勢大獎」唯一獲得者2016年 3月 -亞洲健身錦標賽指定健身App。從2015年2月上線到目前,官方數據稱注冊用戶超過3000萬。
三、競品分析與產品分析的流程
1、結構層
總結: 、兩款app針對目標用戶人群一樣,同樣主打社區。
2 、 范圍層 :
總結: Keep的產品定位在於為用戶打造健身閉環,希望用戶在提及健身時,只需打開keep即可,無需再啟用其他app進行切換。為保證健身app的全面迅坦性,涵蓋訓練、飲食、資訊、社交、商城幾大模塊,並且在訓練方面的功能也設計的較為全面,訓練指導范圍從小到大,由動作、課程以及長期計劃共同構成,還包括基礎運動——跑步的相關記錄。其產品定位決定了功能規格,涉及范圍明顯大於火辣健身。火辣健身的產品定位核心在於訓練教程,因此其功能也圍繞著訓練課程為主,輔以健身社交圈為用戶提供交流的平台。
3、結構層
總結 :敏滲Keep與火辣健身將訓練情況和參加課程排在首頁,突出了軟體自身的功能性。在添加課程頁面,只有Keep對課程進行了分類,並且設置了篩選課程的選項。火辣健身則在課程簡介里標明是課程的性質。標明單次計劃與訓練計劃的意義在於,可以使用戶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課程,減少操作。讓健身小白按照訓練計劃來訓練,從而達到更好的效果。健身達人則可以將單次計劃自由組合來訓練。
4、框架層
keep : 底部採用Tab式導航,共四個標簽:運動、發現、社區和我,用戶可隨意切換頁面,頂部導航分為6個標簽,分別是訓練、跑步、瑜伽、行走、騎行、Kit,右上角為搜索功能。訓練第一層為是個人訓練記錄,直觀清楚。第二層即為訓練計劃,屬於用戶自主添加內容。若未選擇任何課程,該頁面呈現的是根據個人信息推薦的課程,用戶可直接瀏覽並選擇參加與否。對於目的性不是很明確的用戶,這是很好的呈現。
火辣健身 : 底部採用Tab式導航,共四個標簽:訓練、發現、悅覽和我的,用戶可隨意切換頁面,頂部左邊是數據中心,可以查看近7天的運動消耗數據,右上角是搜索功能。下來就是標簽導航,分別是訓練計劃、自由訓練、戶外跑步,右邊是今日步數。再往下是制定計劃、查看歷史計劃。
總結 :就導航而言keep和火辣健身都相對比較清晰,重點還是訓練計劃的建立和執行,符合用戶對app 的期待。
5、表現層
keep 視覺設計上整體比較清新淡雅,分類清晰,給人比較輸入的感覺,以綠色這種健康的顏色為主色調,有點橋昌脊類似於國外的APP給人的感覺。以精美的圖片做背景,增加個遮罩,上面寫上表達主題的文字,給人簡潔大氣的感覺,同時運作提示還是蠻到位的。
火辣健身 以紅色為主題,給人熱情飽滿的感覺。有著統一的風格,還有很多個性化的設計,具有很強的科技感。
總結 :這是兩款功能與定位都比較類似的APP。首先,在體驗過程中,兩款軟體都沒有出現讓人不能忍的bug。其次,兩款軟體都滿足了用戶最基本的需求。
四、競品分析的總結
1、產品的概括和總結
keep : 從各個方面分析之後,keep占據的市場份額更大,用戶群體更多,同時用戶體驗也好於火辣健身。功能全面,交互友好,以用戶為核心,給用戶一定的自主性,引導性,指導性,滿足了用戶對移動健身app的訴求。但是在信息設計與交互小細節上還有改進的餘地,同時盈利模式也可以進一步擴展。
火辣健身 : 核心功能較為完整,健身相關資訊方面也考慮到新手的需求,特別推出新手必看等內容,同時分類清晰,界面設計上簡潔、清晰,信息設計上邏輯也較為清晰,但是交互設計上與keep有所差距,盈利模式上也有所欠缺。
2、產品的核心功能總結
keep : 目前的用戶基礎量大,面向的人群類型較為豐富,因此其提供的訓練課程需要更具有全面性,多樣化,使得其能使用於多種不同健身程度和目標的人群。因此在訓練功能上花費的心思較多,而且其訓練計劃功能也設計的更加智能化、自由化,為健身水平較高達人提供自定義的訓練計劃。訓練動作也更加全面。
火辣健身 : 在健身課程方面的提供與Keep類似,較全面,分類也清晰明了。但訓練計劃的設置方面相較keep來說有些粗糙,只是單方面簡單粗暴的提供六類健身計劃,有可能會造成與用戶的匹配度不高的情況發生,從而失去了制定訓練計劃的意義。同時,火辣健身不提供額外的單個的動作庫,這可能與他的產品定位有關,只對用戶進行有計劃有安排的課程訓練。
總: 社交圈目前已經發展成為app的基本核心功能,成為增加用戶粘性的必要功能之一。
3、 產品的主要功能總結
keep : 在精選的專題欄中可以看到所有健身資訊,以多樣主題分類文章,並在發現的各頁面的banner部分都有文章推送,增大了用戶查看健身資訊的可能性。
火辣健身 : 以新手必看、飲食營養、健身答疑和火辣故事的精選閱讀推送在發現的中央位置,讓剛開始健身的用戶對健身相關的基礎知識有所了解以及通過別人的故事激勵用戶。以文章和視頻的多形式推送健身相關資訊,並提供分類瀏覽,使用戶很快找到需要查看的類別的內容。
4、產品的優缺點
keep : 優點:在教學過程中,對於動作的不了解,可以有入口查看詳細的動作拆解
缺點:在訓練中暫停再繼續,沒有中間的倒數過渡,需要用戶做好動作準備才可點擊繼續,不然可能會手忙腳亂。
火辣健身 : 優點:以訓練器械、訓練部位及訓練難度將訓練計劃分類;
缺點:用戶需要三次過濾才能夠獲得自己所需計劃,略微有些繁瑣。
5、產品的借鑒點:
Keep: 將飲食與商城結合起來,不僅 推出菜譜 還可以與相關商家合作推出相關菜譜或者健康飲食 外賣 的服務。
火辣健身: 擴展其特色功能【周周問】,將 付費分答 與問答環節相結合,使用戶可以付費提問,由有經驗的用戶回答,即增加了用戶之間的互動性,激勵用戶之間分享,解決簡單問答,同時可以增加app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