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通過HTML5讓移動APP頁面有動效(一)
1.CSS3時序錯開漸顯動畫
這是一種比較常用的動畫,它的優點是節奏感強,做法就是先讓每個元素隱藏,然後當頁面呈現後每個元素錯開時間出現。效果就是兩個元素分別從上面掉下來,這里有個小細節(keyframes),為了讓掉下來的動畫生動點,應該是在90%的時候先掉下一點點,然後瞬間在100%時回跳5px。
還有個細節,安卓2.3.*不能良好支持-webkit-animation-fill-mode,也就是漸變動畫不能停止在最後一幀。有這樣一個解決方案:
1.用Modernizr去檢測是否支持這個屬性,加上識別類.no-animation-fill-mode;
2.根據識別類採取以下措施:
(1)用js模擬同樣效果;
(2)用css屏蔽掉動畫;
(3)或者直接全部都用transition來做(不要keyframes)。
2. CSS3細節強調動畫
一些局部細節如果還是漸現顯示,會枯燥沒什麼感覺,例如標題、按鈕等,需要一種強調。分兩種情況:
1.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基本做法是先把一個元素切成不同的塊狀,例如小人的手腳都切成不同圖片,然後讓它們重新組合,再通過賦予不同的CSS動畫來讓它生動起來。
2.如果時間緊湊,又不像桑尼一樣擅長於動畫細節,可以使用一些輔助工具:Animate.css,通過直接預覽選擇想要的動效,然後下載它的CSS把對應的keyframe扒下來就好了(引用整個CSS是資源浪費)。
以上就是小編關於怎樣通過HTML5讓移動APP頁面有動效的相關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HTML5相關內容,還請關注本平台。
『貳』 怎麼用html5+css3 實現圖片輪播
1、首先我們創建一個簡單的項目,如圖所示包括html,css和img三個。
『叄』 如何用html5和CSS3製作手機網頁
如基敗果你用的是DW
並且是CS5版本的話,這個軟體本身就有這個功能!乎仔
或者歲鋒汪, 你網路一下一些手機網站的模板!
把內容改成自己的就行了!
不過很納悶, 現在都流行智能手機, 自然就流行app製作!
讓你老闆把網站弄成app的,豈不是更方便?
『肆』 HTML5+CSS3實現下面功能
你好,我給你寫了一個簡單的例子鏈鉛,保存到頁面後瀏覽器打開,點擊頁面中那個按鈕查看顯示/隱藏的旋轉動畫:
<!DOCTYPEhtml>
<htmllang="en">
<head>
<metacharset="UTF-8">
<title>Rotate</title>
</head>
<style>
.wrap{position:relative;margin:0auto;width:200px;height:340px;overflow:hidden;font:'微軟雅黑',Arial,Tahoma,sans-serif;}
.wrap.roller{position:relative;width:150px;height:300px;-webkit-transition:-webkit-transform.3sease-out;-o-transition:-o-transform.3sease-out;transition:transform.3sease-out;-webkit-transform-origin:leftcenter;-moz-transform-origin:leftcenter;-ms-transform-origin:leftcenter;-o-transform-origin:leftcenter;transform-origin:leftcenter;-webkit-transform:rotate(-180deg);-ms-transform:rotate(-180deg);-o-transform:rotate(-180deg);transform:rotate(-180deg);}
.wrap.show{-webkit-transform:rotate(0);-ms-transform:rotate(0);-o-transform:rotate(0);transform:rotate(0);}
.wrap.item{position:absolute;width:40px;height:40px;text-align:center;line-height:40px;font-size:18px;color:#fff;background-color:#39f;text-decoration:none;}
</style>
<body>
<divclass="wrap">
<divclass="roller"id="J_Roller">
<ahref="#"target="_blank"class="item">A</a>
<ahref="#"target="_blank"class="item">B</a>
<ahref="#"target="_blank"class="item">C</a>
<ahref="#"target="_blank"class="item">D</a>
叢歷<ahref="#"target="_blank"class="item">E</a>
</div>
</div>
<inputtype="button"value="顯示/隱藏"id="J_Toggle">
<script>
(function(){
varroller=document.getElementById('J_Roller'),
btn=document.getElementById('J_Toggle'),
items=roller.getElementsByTagName('a'),
len=items.length,
deg=180/(len-1),
pi=Math.PI,
r=150;
for(vari=0;i<len;i++){
items[i].style.left=r*Math.cos(((len-i-1)*deg-90)*pi/180)+'px';
items[i].style.top=(r-r*Math.sin(((len-i-1)*deg-90)*pi/180))+'px';
}
btn.onclick=function(ev){
if(btn.isShow){
roller.className='roller';
btn.isShow=false;
}else{
roller.className棚鄭好='rollershow';
btn.isShow=true;
}
};
})();
</script>
</body>
</html>
希望是你想要的效果,如有疑問可追問,望採納~
『伍』 HTML5+CSS3小實例:毛玻璃炫光按鈕
HTML5+CSS3做一組毛玻璃炫光按鈕,主要培耐用到投影+模糊濾鏡+CSS動畫,搞定配基春,看鋒段效果吧。
效果:
源碼:
『陸』 html5 css3移動端開發怎麼寫
第一部分:HTML5新標簽和新功能說明
HTML5 提供了很多新的功能,主要有:
新的 HTML 元素,例如回 section, nav, header, footer, article 等
用於繪畫的 Canvas 元素
用於多媒體播答放的 video 和 audio 元素
用於定位的 Geolocation API
本地存儲以及離線應用
Web Workers、Web WebSocket API
移動前端開發可分為:
手機網頁開發。這部分跟web前端開發差別不大,使用的技術都是html+css+js。區別為手機瀏覽器是webkit的天下,pc端是IE的天下。
app前端開發。使用的技術也是html+css+js,但它需要基於PhoneGap,React Native等開發平台調用手機核心功能介面(包括地理定位,加速器,聯系人,聲音和振動等)模擬native app,這部分跟web前端開發完全不同。最終代碼發布要分別編譯成各系統平台的app。
『柒』 html5 怎麼調用原生app
生App vs 移動Web App
Git@OSC 的 Android 和 iOS 客戶端全面開源
每當你打算開發移動應用程序時,都要考慮你的應用如何創建以及如何部署。如今已有兩個主要的方向:原生App 以及 移動Web App。那麼在今天這篇文章中就來比較一下兩者的區別來供大家參考。
原生App vs 移動Web App : 定義
什麼叫做原生App?
原生App是專門針對某一類移動設備而生的,它們都是被直接安裝到設備里,而用戶一般也是通過網路商店或者賣場來獲取例如 The App Store 與 Android Apps on Google Play .
隨便說幾個原生App的例子,比如 iOS 的 Camera+ 以及 Android 的 KeePassDroid
什麼叫做移動Web App?
一般說來,移動Web App都是都是需要用到網路的,它們利用設備上的瀏覽器(比如iPhone的Safari)來運行,而且它們不需要在設備上下載後安裝。
原生App 與 移動Web App的比較
用戶界面
有些公司為同樣的產品製作了原生App與移動Web App,下圖就是Facebook的原生App與移動Web App的界面比較:
注意這兩者的不同地方會產生不同的用戶體驗結果。
開發方面
原生App
每一種移動操作系統都需要獨立的開發項目
每種平台都需要獨立的開發語言。Java(Android), Objective-C(iOS)以及Visual C++(Windows Mobile)等等
需要使坦彎腔用各自的軟體開發包,開發工具以及各自的控制項
移動Web App
因為運行在移動設備的瀏覽器上,所以只需要一個開發項目
這種應用可以使用HTML5,CSS3以及JavaScript以及伺服器端語言來完成(PHP,Ruby on Rails,Python)
這里可沒有標準的SDK,基本任意選擇
別忘了有一些跨平台的開發工具,比如PhoneGap, Sencha Touch 2以及Appcelerator Titanium等等。
能力方面
原生App
能夠與移動硬體設備的底層功能,比如個人信息,攝像頭以及重力加速器等等
移動Web App
只能使用有限的移動硬體設備功能。
贏利
原生App
可以使用專門的移動平台的廣告,比如AdMob
移動Web App
基本沒有限制,但也沒什麼優勢
注意原生App能夠直接在對應的官方商店進行定價就能馬上贏利,然而移動Web App需要你自己完成付款的系統,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獲取方法
原生App
直接下載到設備
以鬧滑獨立的應用程序運行(並不需要瀏覽器)
用戶必須手動去下載並安裝這些原生App
有一些商店與賣場來幫助用戶尋找你的App
移動Web App
從移動設備上的瀏覽器訪問
不需要安裝額外讓衫的軟體
軟體更新只需要伺服器就夠了
因為現在沒有什麼商品或賣場提供這種App,所以如何搜索這些移動Web App相當不簡單
版本控制
原生App
用戶可以自由地選擇是否更新軟體版本,所以會出現不同用戶同時使用不同版本的情況
移動Web App
所有的用戶都是用同樣的版本
優勢
原生App
比移動Web App運行快
一些商店與賣場會幫助用戶尋找原生App
官方賣場的應用審核流程會保證讓用戶得到高質量以及安全的App
官方會發布很多開發工具或者人工支持來幫助你的開發
移動Web App
跨平台開發
用戶不需要去賣場來下載安裝App
任何時候都可以發布App,因為根本不需要官方賣場的審核
如果你已經有了一個Web App,你可以使用 responsive web design來輔助改進(這也是優勢?)
缺陷
原生App
開發成本高,尤其是當需要多種移動設備來測試時
因為是不同的開發語言,所以開發,維護成本也高
因為用戶使用的App版本不同,所以你維護起來很困難
官方賣場審核流程復雜且慢,會嚴重影響你的發布進程
移動Web App
無法使用很多移動硬體設備的獨特功能
要同時支持多種移動設備的瀏覽器讓開發維護的成本也不低
如果用戶使用更多的新型瀏覽器,那問題就更不好處理了
對於用戶來說,這種App很難被用戶發現
原生App vs 移動Web App : 你如何選擇?
所以在你准備做移動App時,你應該先問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你的應用是否需要使用某些設備的特殊功能,比如攝像頭,攝像頭閃光燈或者重力加速器
你的開發預算
你的應用是否一定需要網路
你的應用的目標硬體設備是所有的移動設備還是僅僅只是一部分而已
你自己已經熟悉的開發語言
這個應用對於性能要求是否苛刻
如何靠這個應用贏利
我想這幾個問題應該能讓你做出明智的選擇。
結論
你的選擇是原生App還是移動Web App,主要受商業目標,目標用戶,以及技術需要這些因素影響的。其實更多時候你也不要為選擇那種App模式煩惱,正如上文提到,類似Facebook這樣的公司就為用戶提供了兩種選擇。然而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預算,資源限制將會逼迫我們只能選擇其中一種(或者只能以其中一種為重點)。
『捌』 html5 css3網站實例教程
html5 和css3 技術是目前整個網頁的基脊亮礎。本書共備指分3 部分,集中討論了html5 和css3 規范及其技術的使用方法。這一版全面講解了最新的html5 和css3 技術,所有實例均使用最新特性實現,針對的是最新版本的瀏覽器。
櫻滾寬《html5與css3實例教程》適合所有使用html 和css 的web 開發人員學習參考。
『玖』 css3代碼怎麼應用到html5中
先簡單介紹下,也許你很熟悉下面的代碼: <div id="news">
代碼如下:
<div class="section">
<div class="article">
<div class="header">
<h1>Div Soup Demonstration</h1>
<p>Posted on July 11th, 2009</p>
</div>
<div class="content">
<p>Lorem ipsum text blah blah blah.</p>
<p>Lorem ipsum text blah blah blah.</p>
<p>Lorem ipsum text blah blah blah.</p>
</div>
<div class="footer">
<p>Tags: HMTL, code, demo</p>
</div>
</div>
<div class="aside">
<div class="header">
<h1>Tangential Information</h1>
</div>
<div class="content">
<p>Lorem ipsum text blah blah blah.</p>
<p>Lorem ipsum text blah blah blah.</p>
<p>Lorem ipsum text blah blah blah.</p>
</div>
<div class="footer">
<p>Tags: HMTL, code, demo</p>
</div>
</div>
</div>
</div>
盡管這有些勉強,但上面這個實例還是可以說明使用HTML4對一個復雜的設計進行代碼化後依然過於臃腫(其實xHTML1.1也不過如此)。不過值得激動的是,HTML5解決「<div>-soup」 綜合症並帶給我們一套新的結構化元素。這些新的HTML5元素富有更細致的語義從而代替了那些毫無語義的<div>標簽,並同時為CSS的調用提供了」自然」的CSS鉤子。
下面是 HTML5的解決方案實例: <section>
代碼如下:
<section>
<article>
<header>
<h1>Div Soup Demonstration</h1>
<p>Posted on July 11th, 2009</p>
</header>
<section>
<p>Lorem ipsum text blah blah blah.</p>
<p>Lorem ipsum text blah blah blah.</p>
<p>Lorem ipsum text blah blah blah.</p>
</section>
<footer>
<p>Tags: HMTL, code, demo</p>
</footer>
</article>
<aside>
<header>
<h1>Tangential Information</h1>
</header>
<section>
<p>Lorem ipsum text blah blah blah.</p>
<p>Lorem ipsum text blah blah blah.</p>
<p>Lorem ipsum text blah blah blah.</p>
</section>
<footer>
<p>Tags: HMTL, code, demo</p>
</footer>
</aside>
</section>
</section>
正如我們所見,HTML5可以讓我們用很多更語義化的結構化代碼標簽代替那些大量的無意義的<div>標簽。這種語義化的特性不僅提升了我們網頁的質量和語義,並且大量減少了曾經代碼中用於CSS必須調用的class和id屬性。事實上,CSS3也是可以然通過我們忽略掉所有class和id 的。
跟class屬性說再見,歡迎整潔的標簽
結合了富有新的語義化標記的HTML5,CSS3為web設計師們的網頁提供了神一般的力量。有了HTML5的能量,我們將得到更多的對文檔代碼的控制權,有了CSS3的能量,我們的控制權將趨於無窮大!
即使沒有那些高級的CSS選擇器,我們仍然可以通過強大的HTML5條調用不同的容器而不勞駕class和id這類屬性。像以往的DIV布局,我們在css中可能要這樣調用: div#news {}
代碼如下:
div.section {}
div.article {}
div.header {}
div.content {}
div.footer {}
div.aside {}
我們再來看看基於HTML5的實例: section {}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article {}
header {}
footer {}
aside {}
這是個進步,但仍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在<div>實例中,我們需要通過class或id屬性來調用頁面中的元素。這種邏輯將允許我們將樣式應用到文檔中的任何一個元素上,無論是整體還是個體。例如在<div>實例中,.section 和 .content元素很容易定位。但是在HTML5實例中,實際文檔中會有很多個section元素。其實我們可以添加一些特定的屬性選擇器來調用那些不同的section元素,不過謝天謝地,我沒現在可以用少量的高級CSS選擇器來定位不同的section元素。
不使用class和id定位HTML-5元素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如何在不使用class和id的情況下定位HTML5頁面元素的一個實例,我們可以使用三種CSS選擇器來定位和辨別實例中的元素。如下:
後代選擇器:[CSS 2.1]: EF
兄弟選擇器:[CSS 2.1]: E + F
子元素選擇器:[CSS 2.1]: E > F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如何不使用class和id而完成對文檔中的那些section元素的定位吧:
定位最外層的<section>元素
考慮到我們的例子並不是一套完整的HTML5代碼,所以我們假定在<body>元素下有個<nav>元素與<section>元素是兄弟元素。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向下面代碼那樣定位最外層的
<section>了:
代碼如下:
body nav+section {}
定位下一個<section>元素
作為最外層<section>元素下的唯一直屬子集元素,這個<section>元素也許可以這樣定位: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section>section {}
定位<article>元素
可以定位<article>元素的方法有很多,不過最簡單的方法當然就是後代選擇器了:
代碼如下:
section section article {}
定位<header>、<section> 和<footer>元素
這三個元素分別在兩個地方都出現過,一是在<article>元素中出現,另一是在<aside>元素中出現。這種差別能讓我們輕松定位每個元素。
代碼如下:
article header {}
article section {}
article footer {}
或者一起定義:
代碼如下:
section section header {}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
section section footer {}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使用CSS2.1選擇器排除掉了所有的class和id。那麼我們為什麼還需要使用CSS3 呢?我很高興你能這么問…
使用CSS3對HTML5元素進行高級定位
雖然我們已經使用CSS2.1選擇器排除掉了所有的class和id,顯然還會有很多更復雜的情況需要CSS3的高級選擇器來解決。讓我們通過完成一下的實例來了解一下如何在不使用無用的class和id屬性的情況下利用CSS3定位頁面元素。
使用一個唯一的日誌 (post)ID定位所有日誌
wordpress提供給我們一種包含了ID的每篇日誌的源代碼輸出。這種信息通常用於導航和/或了解資料的意圖,不過CSS3可以利用這些唯一的ID來定義這些日誌的樣式。當然,你還可以像往常那樣為每篇日誌添加class=」post」這樣的屬性,但這就與我們練習的意圖相沖突了(再加上它沒有一點樂趣所在)。使用」子字元串匹配選擇器」,我們就可以像下面這樣定位所有日誌和它們的不同元素了。
代碼如下:
article[id*=post-] {} /* 定位所有日誌 */
article[id*=post-] header h1 {} /* 定位所有日誌中的h1標簽 */
article[id*=post-] section p {} /* 定位所有日誌中的p標簽 */
我們仍然可以使用同樣的方式定位評論的元素和它們的子元素。
代碼如下:
article[id*=comment-] {} /* 定位所有評論 */
article[id*=comment-] header h1 {} /* 定位所有評論中的h1標簽 */
article[id*=comment-] section p {} /* 定位所有評論中的p標簽 */
定位一些指定的區域(section)或文章(article)
有很多博客的日誌量和評論量都相當大,HTML 5 會將它們由<section>或<article>元素組成。為了定位哪些指定的<section> 或<article>元素,我們就要轉而使用強大的「:nth-child」選擇器了:
代碼如下:
section:nth-child(1) {} /* 選擇第一個 <section> */
article:nth-child(1) {} /* 選擇第一個 <article> */
section:nth-child(2) {} /* 選擇第二個 <section> */
article:nth-child(2) {} /* 選擇第二個 <article> */
同樣,我們可以使用「:nth-last-child」選擇器定位反序的一些元素。
代碼如下:
section:nth-last-child(1) {} /* 選擇最後一個 <section> */
article:nth-last-child(1) {} /* 選擇最後一個 <article> */ </p> <p>section:nth-last-child(2) {} /* 選擇倒數第二個 <section> */
article:nth-last-child(2) {} /* 選擇倒數第二個 <article> */
使用更多的方式選擇指定元素
另一種選擇HTML5中指定元素(如 header、section和footer)的方法就是利用」:only-of-type」選擇器的優勢。由於這些HTML5元素通常會在很多地方出現不止一次,所以當我們想定位那種在父元素下僅出現過一次的標簽時這種方法很方便。例如,我們要選擇的是在某元素中有切僅有的唯一一個元素,如以下代碼:
代碼如下:
<section>
<section></section>
<section>
<section>定位這個section元素</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定位這個section元素</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但不定位這個section元素</section>
<section>和這個section元素</section>
</section>
<section></section>
</section>
我們可以僅使用以下一行選擇器:
代碼如下:
section>section:only-of-type {}
再次嘮叨,你可以固執的為每個元素添加ID屬性,但你會失去代碼的可擴展性、維護性和絕對簡潔的結構與表現相分離。 CSS3的確能讓我們可快速更方便的定位幾乎所有沒有ID和class屬性的頁面元素。
『拾』 html5+CSS3誰能推薦幾個好例子,我想學習。
不讓鏈接,去抄網路里查查這些文章:
postMessage--HTML5 跨域信息交互技術
語義性:對HTML5中Article、section和div的重新認識
HTML5中新增的結構化標簽元素
你知道HTML標簽設計的本意嗎?
微數據microdata案例剖析:大眾點評網的微數據應用
HTML5微數據Microdata的意義和優勢
HTML5微數據寄望:語義網的春天
HTML5之擴展應用微數據microdata前傳-語義網及schema
HTML5規范中微數據MicroData淺析
HTML5獲取地理位置信息Geolocation API的基本知識
了解CSS3中的Media Queries
網頁前端開發:新浪微博CSS3適用細節初探
CSS跨瀏覽器兼容性的編碼原則
利用CSS3的transition屬性實現視覺引導
CSS3學習之風騷RGBA
Jquery和CSS3實現圖片魚眼顯示效果
推薦10個使用的CSS開發工具
坑爹的CSS不起作用
小餡餅-讓IE6~IE8支持CSS3的插件CSS3PIE
CSS3偽類學習之開篇:結構偽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