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當自己的隱私內心世界被別人知道了心情會不舒服該怎麼辦
每個人都要隱私,即便是一家人也是如此。家庭成員之間需要進行強調隱私的重要性,尤其在親子關系中,更是要著重的教育此事,因為它關乎孩子的未來價值導向。
那麼,當自己的隱私被孩子發現,父母該怎麼辦呢?如下三點應對措施:
1、切忌惱羞成怒、小題大做,借機加強引導教育;
2、強調隱私的重要性,給孩子普及何謂個人隱私;
3、持續觀察孩子的後續言行舉止,適時糾正引導;
接下來,會針對這三點注進行詳細闡述,並給出合理建議,相信你會得到該有的收獲。
切忌惱羞成怒、小題大做,借機加強引導教育
當孩子無意間發現你的個人隱私時,切忌惱羞成怒、借題發揮,以此掩蓋內心的羞憤。當別人窺視到我們的隱私之後,我們會下意識地啟動「自我防護機制」。
「每一個人,無論是正常人還是神經症患者的某種行為或言語都在不同程度上使用全部防禦機制中的一個或幾個特徵性的組成成分。」——引用自《自我和防禦機制》
自我防禦機制是當你面對有可能的威脅和傷害時做出的一系列的反應機制。它包括:否認、壓抑、合理化、移置、投射、反向形成、過度代償、抵消、升華、幽默和認同等等。
當你面對尷尬的場面,意識到自己的隱私被孩子發現之後,多數家長會進行否認和移置(轉移話題),很少能做到直面問題,並詳細、合理的解釋給孩子。
個人隱私各有不同,家長們需要借機針對性地加強引導教育。
如:爸爸媽媽的身體隱秘被孩子發現,這個時候需要去向孩子傳達正確的青春期知識,告知孩子男女有別,並用鼓勵的方式讓孩子接受正向的價值引導;如果是個人事務上的隱私,家長就需要教育孩子保密,告知他何謂隱秘,防止孩子泄露出去。
總之,當你遇到類似的情況,一定不要惱羞成怒、小題大做、遮遮掩掩,而是要去正確的教育引導孩子。
⑵ 《心靈地圖》:按圖索驥,就可以破解許多心靈問題
生活中,是不是經常會遇到各種煩心事兒?工作、感情、家庭,疾病、郁悶、無助…,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會有著一桿秤,關於一切都有著自己的標准和願景。
然而,現實又總是很殘酷,事情十之有八九不會稱心如意,更有甚者還會有一種天下我最慘的自怨自艾。
但是,事實又是怎樣呢?那些活得開心的真的就是獲得了所有嗎?那些票子車子房子孩子一應俱全的真的就幸福嗎?
托馬斯·摩爾的《心靈地圖》 一書,將帶給我們一些啟發。
追隨心靈、體驗生命,換個角度、看待世界,你會發現路變寬了,你更自在了, 困難不再那麼可怕, 生活也變得多姿多彩 了起來,你一直在成長,你也一直在遇見更好的自己 。
1 什麼是心靈地圖
書中用蝴蝶進行了描述:心靈,就像一隻飄忽不定的蝴蝶,它的目標不明確,方向不固定,路線不筆直,變幻莫測。摩爾將這種撲朔迷離的心靈運行方式,稱之為「心靈地圖」。
書中有一段話特別美,值得我們反復揣摩: 蝴蝶煽動翅膀時,它的羽翼呈180度的對折,而沉默與呼喚也是水火不容的對立。但正是這種對折和對立,展現出生命的真相。心靈之翼亦如蝴蝶之翼,總是在光明與黑暗、希望與絕望、勇敢與怯懦之間折疊交替,看似矛盾重重,不可調和,實質上卻舞動出了鮮活的生命圖景。
武志紅老師,用一句非常簡單的話對上段進行了總結:世界是對折的。因此,當你看到一個人失魂落魄時,你也要想到,這或許正是他最有力量的時刻。
這就是我們的心靈地圖,它有好有壞,有勇敢有懦弱,但在對立統一中,卻是滿滿的力量。
因此,要學會打開它,而不是逃避;要學會面對,而不是總想著盡善盡美,活在理想主義中。
世間最強大的力量,莫過於向人們展示心靈,而心靈最強大的力量並不是在光明中,而是在陰影里。畏懼中藏著無畏,醉夢中藏著清醒,不確定中藏著確定...,如果我們不在陰影中去發掘力量,為我所用,那就會反受其害。
這正應和了開篇中我們提到的生活中遇到的各種煩惱,要知道 一個人的成長絕不在一帆風順中,而必然在各種經歷和事件中。黑暗中自有光明,只要你肯用心,按圖索驥, 追隨 心靈的軌跡,必定會遇見那個更好、更加獨一無二的自己。
2 為什麼要按照心靈的邏輯前行
書中有一個例子很形象,一個男人手裡拿著一盞燈前行,可一個天使用雙手蒙上了他的眼睛。
武志紅老師說: 很多時候,當我們覺得「真理之燈」在手,自信滿滿地前行時,很可能,我們的眼睛是瞎的,你走的路,也是錯的。
我們每個人的認知都是極其有限的,你認為的好真的不見得是好,只是有限的你看到的有限明天。
沿著心靈地圖前行,我們將更好地認識自己、成為自己,讓那個本自具足的我們自然流淌出來。
正如現代舞創始人瑪莎•格雷厄姆說的一樣:
有股活力、生命力、能量由你而實現,從古至今只有一個你,這份表達獨一無二。如果你卡住了,它便失去了,再也無法以其他方式存在。世界會失掉它。它有多好或與其他人比起來如何,與你無關。 保持通道開放才是你的事。
3 如何按 照 心靈的邏輯前行
( 1 ) 對自己的心靈產生好奇。 這就需要一個反思和欣賞的空間,以旁觀者的心態來看自己,看自己正在經歷的事件,看自己的小心思、小九九。
不要以為這很容易,通常情況下,我們總是沉湎於自己的心理活動,我很傷心、恐懼、無助…,而不會想到退後一步,好好觀察這些心理活動。
保持一點距離,就能讓我們在與心靈有關的諸多因素中,找出最基本的變化規律。
記得曾經有許多次,我一邊走路一邊想著自己的小郁悶,當我像看其他人一樣看自己內心世界的時候,我竟笑了出來,原來我這是在羨慕嫉妒啊,看著那樣的自己,覺得很可愛、很無辜。
對自己的心靈產生好奇,站在局外去看它,你會看到那個更加真實、有血有肉的自己,那不是一句好或壞、堅強或懦弱可以形容的,那是一個更加立體、可愛、甚至有點無辜的自己。
( 2 ) 承認並接納真實的自己
這樣的自己有優點有缺點,有動物本能,有人類共性的矛盾…。你更加清晰的認識了自己,也進一步知道,原來自己並不像期望的那般好,甚至還有一些更大的不足。
理論誰都會說,可是羨慕就是羨慕,嫉妒就是嫉妒,自戀也真實存在…,這些都是心靈地圖中赫然標注的陰影,都是真實的自己,我們該怎麼辦呢?
事實是,如果我們忌憚這些陰影,不敢進入其中,那就只能忍受折磨,時不時的被擾亂一下心情、被壞情緒左右。
唯有承認、接納並緊緊擁抱陰影,才能獲得無窮的力量。
記得上周工作有點多,和同事聊天的時候抱怨了幾句,越聊越不舒服,下班時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充滿氣的氣球,隨時可能爆炸。
地鐵里我就閉上眼睛看自己,其實所有事項都是本職,只是擠到了一起,沒有了空間,感覺就像一架機器般,離自己很遠,因此不開心。
然而,事情已然,抱怨也抱怨了,身體不舒服也不舒服了,潑出去的水是收不回來的(承認)。
只能告訴自己,下次盡量調節好,不要隨便負能量,不要讓工作影響身體(接納)。
感覺沒有空間可以擠時間找空間啊,於是晚上我把擱置了幾天的書拿出來,沉浸在書的海洋中,心靜了,空間找到了,滿血復活般,生活又恢復了常態(擁抱陰影,在陰影中突破)。
通過這件事情我明白:一方面,只有在事件中我們才會去主動思考,進而會帶來突破和成長,因此工作生活中不要怕遇事兒,盡管常規被打破了不開心,但這也正是我們繼續成長往前走的機會。
另一方面,誰都有做錯事情的時候,做錯了沒有關系,不要一錯再錯,用過去的錯誤懲罰自己就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吃一塹長一智,在錯誤中成長才是王道。
因此, 按心靈的邏輯 前行, 就是要用心, 不 要想著急 於擺脫痛苦和煩惱, 要 尊重心靈表達出 來 的訊息,身處這個時間、地點,體驗這段經歷, 然後與之和解, 在 不斷磨合 中活出自己。
( 3 )保持開放
不要自我設限,也不要給自己畫框。幼稚可以說成童心,聰明也可以理解成精明,沒有絕對的好與不好,也沒有什麼應該與不應該。
倘若歲月靜好,那就充滿感激,慢慢地走。
倘若遇到困難,那就把它當做一次成長的機會,在陰影中前行,觀察自己、突破自我,這也是一次很美妙的體驗。
按照心靈的邏輯前行,就是要保持開放,不揀擇,以一種經歷的心態、帶著腦子過。
最後借用書中的一段話來結束本文: 「你注視著深淵,深淵也注視著你」,當你徹底鬆手,坦然墜入深淵後,那是一個何等美妙的過程。當然,最美妙的,是深淵最深處藏著的存在之美。
⑶ 第41節:內部世界與外部世界
內部世界:是指人的內心世界,人的創造活動,創新活動,發明活動,以及自己的內心世界。即看不見的,摸不著的東西。
外部世界:是指內心之外的世界,錦綉山川,人類創造的各種事物。即看的見的,或摸的著的東西。
人也是這樣,有的人追求外部世界,有的人追求內部世界,追求的境界不同。追求內部世界的人是非常強大的,因為他已經超越了外部世界。不在為外部世界的任何事物所誘惑,所糾結。面對外部世界的一切,可以拿的起放的下。
而內部世界才是真正的世界,無邊無界,比宇宙還要大。內部世界是一人一個世界。而外部世界是所有人同一個世界。
1:內部世界。
內部世界也就是人的內心世界,是指人的各種內心活動。具體有,思想活動,心理活動,發明活動,創造活動,創新活動,情感活動,等各種看不見的東西。人心似海,我們看不見,看不懂,而能夠看見的是外部世界。
內部世界各不相同,每個人都有一個僅屬於他的世界,這就是一人一世界。內部世界很大,無邊無界,比宇宙還要大。
我們人類,生活,生存,發展,創造,等一切都是由人類的內部世界所主導,所產生的。說話,生活,工作,創新,創造,行為,道德,習慣,情感。
說話:我們每天所說的話,都是彼此內部世界活動所產生的,是由內部世界所決定。
生活:我們每天的生活,一方面受物質條件的限制,但更多的來自於內部世界的活動,即內部世界決定生活中的各個細節。
工作:工作各不相同,每一種工作,每一個人,在面對工作時,實際上都是內部世界在工作。
創新創造:人類的各種創新創造,都是內部世界創新創造的結果。
行為習慣:人的各種行為習慣,實際上也是人的各種不同內部世界的活動。
情感:人的各種情感,都是人的內部世界在運動,在活動。
雖然世界是物質的,但是在人類世界,表面人是活動在外部世界,物質世界;實際上人是活在內部世界,精神世界。物質世界,外部世界,只是基礎;而內部世界,精神世界,才是人類真正的,主要的世界。外部世界是有限的,內部世界是無限的,除了大自然已有的物質外,人類所創造的一切物質,都是由人的內部世界所創造。所以,內部世界實際上是我們活著的主要世界。
2:外部世界是什麼?
外部世界是指內心之外的世界,大自然的世界及人類創造的各種物質,即看得見與摸得著的東西。大自然的外部世界有,空氣,河流,山川,樹木,陽光,岩石,土地,動物,植物,花草,山峰,白雲,等等各種資源,這些都是大自然的世界。大自然的世界屬於外部世界,是一切生命賴以生存的基礎環境。
人類創造的外部世界有各種食物,用品,用具等,比如:汽車,馬路,鐵路,飛機,摩托,電動車,客車,火車,電話,手機,電腦,書籍,學校,醫院,房子,醫療設備,各種葯品,水果,小麥,大米,饅頭,包子,油條,面條,文物,書畫,寺廟,刀,槍,貨幣,床,被子,冰箱,電視機,洗衣機,微波爐,蔬菜,熟食,燈,玩具,桌子,包包,內衣,游樂場,自行車,鍋,煤氣灶,郵輪,農用車,肉製品,包裝食品,鹽,盆,碗,桶,筷子,調料等,數以億計的各種物品,商品,食品,這些都是人類創造的外部世界。
人類創造的外部世界,是我們人類生存活動的主要環境,也是我們人類生存生活的主要物質資源。人類生活在大自然的世界,與人類創造的外部世界。
3:內部世界創造外部世界。
內部世界是怎麼創造外部世界的?
衣服,房子,食物,交通,通信。
人的大部分創造,圍繞人的生存與需要,人類創造的一切,是圍繞著人的需求去創造的,然後不斷升級,不斷變化的。
衣服:衣服不是大自然給予人類的,衣服是人類為了禦寒而發明的。最初的衣服僅能禦寒,隨著發展,衣服具備了更多的功能與作用,除了禦寒,還具有觀賞,美觀等多種作用。衣服是根據人類需求,由無數人們的內部世界所創造的,人們將內部世界所構思的衣服,通過外部世界的資源,經過加工,變成了一件件服裝,變成了外部世界的物質,沒有內部世界的構思想像,就沒有外部世界的衣服。
食物:食物是人類為了生存,通過想像,實踐,將各種食物,通過內部世界加工成各種各樣的食品,供人們食用。
房子:房子是人們為了居住,想像創造出來的,沒有內部世界的活動,就沒有外部世界的房子。
交通:各種交通工具,馬路,都是人類為了解決出行問題,內部世界進行創新,創造,然後在外部世界進行實踐,應用的產物。
通信:通訊是人類為了解決信息交流問題,內部世界進行創新創造,然後藉助外部世界進行應用與實踐的。
內部世界創造了外部世界,我們人類內部世界的創造,主要圍繞著人的根本需求去活動,去創造,並不斷升級。除此之外,人的內部世界還創造了更多的外部世界
一切外部世界的物質都是資源,人主要依靠內部世界去創造事物,創造物質。
4:追求外部世界。
大部分人生活在外部世界,被外部世界所迷惑,於是一味的追求外部世界。人生活在外部世界與內部世界,大部分人一生追求的是外部世界。
外部世界是人類生存的物質世界,是大自然世界及人類所創造的世界。
有的人一生追求外部世界,忽視了內部世界,在外部世界的旅途中精疲力盡,得到了很多,但失去了更多。每天為外部世界的物質努力,煩惱,難過,痛苦,讓自己深陷外部世界而不能自拔!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外部世界。比如我們這一代人,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物質極度豐富,衣食問題能夠很好解決,住行問題是一個大問題,房子車子成為了大眾剛需,也是大眾需求的主要物質。為了房子,車子,等各種外部世界的物質,將自己的時間,自己的生命,自己的一切,都奉獻在了追求外部世界的道路上。盡管痛苦,盡管煩惱,依然義無反顧的去追求,在追求的道路上,總覺得內心是空虛的,總覺得很累很累。
外部世界僅是物質,除了物質一無所有,一個人如果生活在外部世界是十分痛苦的,因為外部世界沒有溫度。這就是,為什麼盡管現在生活越來越好,各種物質越來越豐富,但是大家越來越感覺不快樂,不幸福的原因。經濟社會注重的是發展外部世界,發展物質,而忽視了內部世界的發展。在大力發展經濟,發展外部世界的同時,我們丟失了內部世界。首先被丟失的便是情感,鄉情,親情,友情,從而讓大家從一個有情感有溫度的人,變成了一個無情感,無溫度,只有金錢的人。
5:追求內部世界。
少部分人生活在內部世界,在一個大力發展外部世界的時代,常常無法適應,貧窮落後。
有一少部分人,面對社會的巨變,時代的變遷,無法適應,他們一味的追求內部世界,排斥外部世界,他們的內心世界非常富有,每天幸福快樂,但是,物質方面相對來說較為缺乏。
外部世界是由內部世界所創造的,生活在內部世界的人,不會去在意外部世界的變化,不會在意物質的多少。他所在意的是自己的內部世界,即自己是否開心快樂,自己的心情,自己的尊嚴。他會圍繞著自己的內心世界去活動,不會去努力追求金錢,追求各種物質,能夠滿足基本需求即可,對物質的慾望較少。
活在內部世界的人,他們寧可少賺錢,寧可不擁有某些物質,也要追求內心的快樂與幸福,他們的一生是幸福而快樂的,他們堅信做更好的自己。
6:內外結合。
內外結合即能創造,又能發展,即快樂,又幸福,即擁有物質又擁有精神。
只有即懂外部世界又懂內部世界,即生活在外部世界,又生活在內部世界的人,才能保持自我,不被外部世界所迷惑,不被內部世界所吞噬。
他們會努力尋找平衡,在大力發展外部世界時勇往直前,追趕時代潮流。於是,在外部世界各種物質極大滿足的狀態下,不會丟失內部世界,時刻關注,時刻呵護內部世界,從而是內部世界,同樣得到極大發展,極大滿足。
在外部世界發展較差時,他會努力發展內部世界,並用內部世界去創造性的發展外部世界。從而在外部世界不好的情況下,依然能夠發展外部世界,從而是自己的內部世界與外部世界,在任何時代,任何狀況下,都能夠發展的較好。
一切外部世界的物質,都是由人的內部世界所創造,人的內部世界是運動的,時刻在運動,時刻在變化,時刻有新的不同的需求與想法,而外部世界是靜止的,不變的,任何外部世界的物質,都是內部世界創造發展的結果。
不論你追求的是外部世界,還是內部世界,也不論你生活在外部世界還是內部世界,人類創造的一切物質,都是由人類的內部世界所創造的。
因此,我們不論做什麼,要想更好,那就:向內求變,向外求發展。
向內求變就是,改變自己,努力發展自己的內部世界,讓自己的內部世界錦綉山川,而不是一片荒漠。
向外發展就是,在內部世界富有的時候,將內部世界的一切向外部世界釋放,在外部世界創造更多的物質,發展更多的物質。
任何外部世界都是內部世界的外延與發展,內部世界是樹根,深藏地下,而外部世界是樹枝與果實,伸向天空。
俠客海鷹
2019年5月14日
⑷ 《永進》:獨自一人搜尋遺失的記憶,在清新淡雅的世界中破解謎題
如果你是一位熱愛農場經營類 游戲 的休閑玩家,或許聽說過《波西亞時光》。 游戲 向玩家傳遞出了悠閑田園般的生活氛圍,再現"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畫面。憑借著精良的製作,名為"帕斯亞 科技 "的 游戲 工作室逐漸走進了大眾的視野,同時也讓玩家們期待著他們的下一部作品。面對高漲的人氣,帕斯亞 科技 深知趁熱打鐵的重要性,就在不久前,製作團隊放出了新作《永進》的免費試玩DEMO版本。《永進》以冒險解謎為切入點,搭配清新淡雅的美術風格,營造出優秀的沉浸感,這不禁讓人聯想到《風之旅人》與《RIME》。
"小雅"是《永進》的主人公,原本她獨自生活在一座孤島上,某一天,小雅突然被拉進一個充滿詭異氣息的異世界,面對接踵而至的復雜謎題,她必須迎難而上,破解一道道難題,找回遺失的記憶,逐漸揭開這個世界的秘密。從現實世界到異空間,玩家需要不斷在兩個風格迥異的世界穿行,只有善用利用觀察力以及想像力,才能找到通關的線索,發現小雅的神秘過去。 游戲 一開始,《永進》就埋下伏筆,關於小雅、關於異世界,一切的一切玩家需要前去 探索 。
現實世界與里世界共同構成了《永進》的 探索 空間,在 游戲 中的現實世界,透露出清新淡雅的味道。大海、沙灘搭配上遠處的方塊元素,勾勒出簡約而又魔幻的場景。行走於 游戲 之中,一些小細節為 游戲 增添了不少色彩。沙灘上,偶爾會出現幾只小螃蟹,如果玩家不斷靠近,它們要麼四處逃竄、那麼一頭鑽進沙子,一系列反應頗為真實。行走於茫茫草原,時不時便有微風吹過,花朵搖曳、蒲公英也會四處分散,一草一木都在與風進行互動。雖然沒有可收集的要素,但清新可愛的風格,總能激發玩家的 探索 欲,想要走遍每一個角落。
實現世界充滿活力,而里世界則是另外一個風格。大部分場景由金屬或是水泥方塊拼接而成,盡管場景中布置了些許楓樹,但無法掩蓋冷清的格調。里世界是一個灰色彌漫的高 科技 區域,這和《異界鎖鏈》存在著異曲同工之妙。"空洞"是這個世界的主要特徵,它對應著小雅的內心世界。玩家則需要深入其中,破解一個個難題,取回屬於自己的記憶。
"顏值在線"是對《永進》畫面的總結,然而,有趣的靈魂往往比外表更加重要, 游戲 更是如此。作為一款冒險解謎 游戲 ,"謎題"成為了最核心的設計之一,它的好壞直接關系著玩家的 游戲 體驗。而《永進》則圍繞里世界,逐漸展開了解謎元素。
①利用聲音、光影觸發機關
《永進》並沒有詳細解釋玩法,只是告訴玩家單項功能有什麼作用。例如,突然發出的聲音會觸發警報,但具體如何利用聲音來破解謎題,只能靠玩家一步步 探索 、嘗試。 在《永進》中,大部分的謎題都是圍繞聲音、光影展開。身處變化莫測的里世界,玩家需要在光影變化中搜尋線索,需要用敏銳的耳朵捕捉變化。面對陌生的環境,細致的觀察與判斷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謎題設計上,《永進》的整體難度並不是太大,不會過高地要求邏輯推理與反應能力。大部分場景下,只是利用聲音、光影與簡單的排列組合就可以觸發機關。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玩家被眼前的難題困住,一時之間想不出解決方法,此時可以選擇跳過去,轉而挑戰其他的謎題。雖然"冒險解謎"是《永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它更多隻是為劇情服務,更像是一種助推器。為了將故事完整、清晰地呈現給玩家,製作組選擇降低難度。
②動作元素
除了常規的解密流程外,《永進》融入了一定的動作元素。在里世界中,存在著不少"攝像頭",它們完全被固定,同時也會標注出探照范圍。在解謎的過程中,玩家需要通過扔方塊的方式吸引攝像頭的注意,利用時間差卡住視野,順利通過。其次,在一些關卡中,玩家需要打開"橋梁",並且在橋梁尚未縮回去之前,必須跑到另一邊。值得一提的是,小雅擁有飛行的能力,藉助工具能夠在里世界中自由飛翔。從功能上來看,飛行機制只是從一個關卡飛到另一個關卡,對解密沒有任何幫助,但在空中穿梭的感覺令人難忘。
在解謎的過程中, 游戲 允許玩家隨時存檔,這是一項很實用的功能。玩家省去了不必要的反復跑腿,那些天馬行空的破解方式也有了用武之地,在這一機制的影響下,失敗的心理負擔減少了許多。
就解密元素而言,《永進》展現出一股濃濃的設計感,聲音與光影都得到了很好地利用,給玩家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不過,因為 游戲 關卡的形式較為單一,中後期總會給人一種似曾相似的感覺。更為重要的是, 游戲 中的謎題難度不大,對於解謎愛好者來說, 游戲 性不是太強。因為只是試玩版, 游戲 所呈現的內容有限,希望正式上線的時候,謎題會更加豐富多樣。
在小雅的內心世界存在著一些特殊場景,而這些場景儲存著過去的回憶。每當玩家走進去,就會觸發謎題,成功破解之後便會解鎖一段回憶。從敘事結構上講,《永進》走的是"碎片化"的套路,通過將零碎的回憶拼湊在一起,玩家將會還原事情的全貌。故事本身並不復雜,同時寓意也不難理解,但通過巧妙的包裝,營造出一股濃烈的懸疑感,而當一條條線索被捋順之後,濃濃的 情感 宣洩而出。
《永進》讓玩家走進小雅的內心世界,從她的視角出發,玩家將目睹家庭的破碎,世界的分崩離析。面對一件件殘酷的事情,小雅的內心世界卻充滿了美麗風景,在這里能夠看到與親人共處的日子,感受那份真摯的 情感 。從溫暖的家庭,到獨自一人的寂寞,這些場景形成了鮮明對比。《永進》並沒有刻意渲染 情感 ,但總能利用一些微小的細節展現人與人之間的"愛",充滿著感動。
清新淡雅的藝術風格與碎片化的敘事方式,讓這款解謎 游戲 顯得與眾不同。輕量化的解密元素,會讓部分玩家覺得缺乏挑戰性。不過,隱藏於各個角落的記憶碎片成為了一大亮點,在還原小雅回憶的過程中, 情感 元素慢慢浮現,令人感觸頗多。雖然《永進》存在著些許不足,但它仍是一部充滿 情感 ,令人感動的作品。
⑸ 女生如何追男生
女生追男生真的是比較容易的那種,關鍵是這個女孩子肯不肯放下自己女孩子的面子,因為女孩子追男孩子的關鍵是要克服自己,男孩子大大咧咧的,並且往往男追女都成了一種普遍現象,所以男孩子往往都能理解喜歡就要追,而且往往不是不要面子死皮賴臉的纏著人家女孩子最終達到了目的。女孩子的話一般喜歡一個男生就很難這樣了,因為女孩子的自尊心往往都比較強,加上沒有那麼強的主動的意識,所以女孩子要想追男孩子,自己也要變得熱情奔放一點,不要太顧及面子了。
女孩子要是想追求一個男生的話,其實如果做到一般的男生追求女生那樣的程度,就已經有很大可能性追求到這個男孩子了,因為女孩子熱情奔放,男孩子是很難抵抗的住的,往往就很容易被女孩子打動。女孩子也不需要付出太大的努力,只需要一直粘著這個男孩子,很快就能把這個男孩子的心佔有的。所以對於女追男的建議有以下幾點:
首先,女孩子可以化一點淡妝,穿著漂亮干凈的衣服,發型也弄成單純可愛的那種,清純的女孩子是大部分男生的理想型,這樣的打扮一定能夠為你的形象加分,吸引喜歡的那個男生的注意力。主動找喜歡的男孩子聊天不要害羞有什麼就聊什麼,還有男孩子如果愛運動,就經常陪他去運動,可以給他留下好印象。之後送一些愛心的最好是自己製作的小禮物吧,好感度足夠的時候就去表白自己的心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