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招财狗怎么找回密码,验证码都是字母,可是那里只有数字可以打出来,
招财狗的账号一般都是必须绑定手机号的。如果登录密码错误,在登陆框里点忘记密码,用绑定的手机号接收验证码后设置新密码即可。没有找回原密码的说法,只有验证手机密保后重置新密码。
㈡ 为什么有些APP总是退出返现活动
不知不觉间,我们的手机已经成为了“变相赚钱”的工具:以滴滴打车为代表的约车APP曾经就犹如打了鸡血一般疯狂发送红包和补贴;以招财狗为代表的财富类APP能通过注册和邀请等机制获取收入;艺龙等旅行APP可为用户的住宿进行返现;各种外卖APP还能帮用户的下单进行补贴……而这上述种种已然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的营销常态:互联网企业通过各种“补贴”和“返现”的营销手段来扩大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这种营销方式表面看是用户占便宜,但实际却是一种双赢的局面:企业可凭借APP的装机量和活跃用户数量增加运营收入(比如广告推送),而用户则以自愿的形式帮助这个APP做宣传(比如分享给更多好友)来赚取收益。
“绑定”背后的安全隐患你知不知晓?
用户想获得APP宣传中的收益,往往还需一个前提条件:注册用户信息,并绑定银行卡或支付宝账号(或是在获取收益时需填写银行卡或支付宝账号信息)。那么,这些APP为何会对你的银行卡或支付宝账号信息如此“情有独钟”?
这就需要从两个角度去解读了。以微信为例,如果你想加入超过100人的微信群就必须绑定银行卡才能通过验证,而原因就是微信需要推广自己的钱包功能,并迎合网络实名制的要求进行的自我审查。而互联网金融一类的APP,绑定银行卡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你的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这四个要素(确定你是一个真实有效的优质用户),从而顺利地实现返现、补贴、借贷等资金的周转。
一般来说,企业开发的APP与银行/银联或支付公司(如支付宝、微信钱包)都有着安全可靠的对接技术。但是,绑定银行卡或支付宝账号的风险往往出现在APP的获取环节和手机自身的系统环境安全上:
APP的获取环节:轻信街头传单小广告上的二维码(常有新闻说某人扫描了一个二维码结果银行卡里的钱就不见了),或是在网上下载了经过恶意篡改的APP。这类APP自身就带有后门,从而盗取你的银行卡信息而威胁到资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