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数据时代和健康有怎么共生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其实很多领域都是希望用大数据来做,但是实际情况就是大数据被说得很火,但是具体怎么去应用,很多人不知道。
你问到了健康有什么共生,我就针对这块来回答一下。
具体实际上,我的理解是需要建立健康情况的数据体系,像我们传统看病一样,医生每次都是要给我们把脉,诊断,甚至经常问问病史,这样子的话医生就可以推断出人的病症。通过特定的信息来做出决策,判断,这就是大数据现在发挥威力的地方,也就是我们利用机器来做医生的工作。
想象一下,如果给一个人足够多的医疗知识,然后给出一份身体状况的数据出来,是不是就可以去判断出病症,甚至简单点的病我们老百姓自己都可以判断出来。比如一个人发烧,流鼻涕,喉咙痛。我们把这些数据进行量化,发烧=3,流鼻涕=1,喉咙痛=3,那么我们可以求得一个数值3+1+3,然后我们把结果进行分档,结果为0的我们觉得正常,结果为5以上的,我们认为感冒了。这样子是不是最简单的模型就出来了,以后这种不同程度的数值我们就利用这个小模型就去判断。
当然这样子比较粗暴,我们可能需要更加细粒度的数据,比如发烧具体持续多久,过去几个月有过什么病,有了这些数据之后,我们针对这些数据去训练一套模型,用这种模型去判断。
这些其实也就是现在需要大量数据获得大量历史信息,训练模型的工作其实就是机器学习的工作内容了,以后不断给每个人建立健康数据库,那么机器就有足够的预测能力,指导我们的行为,健康情况,饮食等等一系列的事情,这就是大数据和健康共生的地方
Ⅱ 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安全与应用
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安全与应用
医疗健康大数据是覆盖自然人的全生命周期,既包括个人健康,又涉及医药服务、疾病防控、健康保障和食品安全、养生保健等多方面数据的汇聚和聚合。
简单讲就是涉及到健康的、医疗的跟个人相关的数据的合集,不仅在医院,在互联网,在企业、医院都存在。
同时会议上也提到要利用健康医疗大数据,创新业态,创新应用,促进医疗行业发展。
利用健康医疗大数据,不仅对改进健康医疗服务模式,而且对经济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
健康医疗数据从哪来?
我们可以大致分为五方面。
第一来自诊疗数据:
患者在医疗机构、体检机构等就医过程中产生并由信息系统记录的数据;
包括电子病历、检验检查、基因测序、用药、医学影像等;
第二来自研究数据:药品或器械研究机构,由研究机构录入或采集的个人健康数据,比如临床试验、生物样本库等;
第三是个人数据:个人在医疗机构外自行记录的健康数据,比如可穿戴设备采集的心率、脉搏、睡眠等数据;互联网行为记录的检索、问诊、查询、病患交流数据等;
第四是结算数据: 由商业保险公司、医保机构、物价管理机关存储的报销和流通数据;最后是公共医学:由临床指南、医疗健康期刊、医学文献,循证医学数据资源库等组成。这就是医疗大数据的来源。
健康医疗数据核心在医疗机构
因为医院的数据是真实的疾病数据,其他的社会药品采买数据等等跟真正核心医疗健康的核心还有些距离。
而在医院包括护理记录、电子病历、用药信息、疾病诊断等等,这些数据综合一个特点就是敏感度非常高。
第二就是真实,为什么真实?看病有医嘱、处方、病案等,这些医疗文书是可以作为法律证据的。
同时质量比较高,在医疗信息化20年时间的不断积累和持续改进,数据的完整度和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
行业要求
医疗健康大数据据作为新生事物,在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上尚有欠缺。直至近一年,国家卫计委陆续出台的全国医院信息化"功能指引"和"建设标准和规范",其中提到大数据平台,就是希望医院须要建设大数据平台,执行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大数据战略落地的内容和时间计划,要求三甲医院最终要建设面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服务架构,高效高质组织数据资源,形成数据生产力。
行业现状
健康大医疗数据共享及应用不易。
针对于医院来说:客观存在"不敢、不愿、不会"三种形态。
不敢,因为数据共享、数据安全这些问题没有解决,所以不敢去做。
没有规定,或者不太明确,不敢做。不愿,因为医院权益、政府权益、社会权益,不清楚。还有医院内部科室的数据担心被拿走,不愿意。
不会,因为大数据必须要有大数据的技术支撑,没有技术支撑就没法儿对数据进行挖掘和利用,同样在数据共享开放过程中,技术、标准、机制、体制突破仍存在较大的障碍,造成各部门在推动过程当中不会做,这些现状造成了「不会」现象。
这些都是现状,但核心是数据安全和无法做到安全可控,让医院放心。
安全和隐私保护
数据安全挑战
数据安全没有解决,能不能用?怎么建立安全体系?
首先医院安全受到不断的挑战。
我在昨天看到一个新闻,我不知道大家看到没看到,就是新加坡的某医院集团,其医院数据被黑,包括他们总理在内的就诊数据都在里面,非常敏感。
黑客拿走了。
为什么大家盯到了医院?说明黑客对医疗数据还是感兴趣的。
比如勒索数据,过去病毒很少到医院,但去年勒索病毒刚爆发时就是针对医院,英国到中国都有中招,但是中国医院被曝光的很少。所以说安全形势比较严峻。
医院安全管理
第一是物理安全
医院的网络物理网是分内部网:挂号、结算、收费。一个是外网办公网,再往外才是英特网。
整个物理是隔离的,而且网络也是隔离的。
第二数据安全,主要是指医疗内部数据,数据保护采用了加密、数据库审计、防篡改等技术。
第三是网络安全,从网络角度讲,国家卫计委提出2015年全部三甲医院要建立信息安全三级等级保护,逐步实现了基本的安全。
第四隐私安全,这是新的命题,因为我们数据在内部用的话是不去隐私的明文。
那些是隐私数据?
国内还没明确法律规定细则。
我们可借鉴美国HIPPA法案,其明确规定了个人姓名、社保号、车牌号等18项隐私数据,或者说只要能指向患者个体的都算隐私。
那么数据如何去隐私?
现在通用的还是基本加密技术。
医院内部不需要加密,所谓外部就是科研研究、药物研究时需要大量统计分析时需要加密,我们现在用的是MD5加密等机密技术,有可逆的和不可逆的。
健康大数据应用
在安全前提下要放开应用。
借用国家卫计委规划信息司领导所言"一分部署、九分落地"。健康医疗大数据也需要一分建设,九分要应用。从产业应用现状看,公司多,投资多,期望大,产出还未确定。
从应用方向上,我们可以分为:临床决策支持(AI),医保控费和险种开发,医院管理,医疗器械和新药研发,慢病和健康管理等多个方向。
Ⅲ 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广义和狭义概念哪一个更贴合大数据关注 全数据的内涵角度
狭义。
狭义上的医疗健康大数据指的是医院的医疗机构产生的大数据,这是最主要的医疗健康大数据,产生于医院常规临床诊治、科研和管理过程,包括各种门急诊记录、住院记录、影像记录、实验室记录、用药记录、手术记录、随访记录和医保数据等。
大数据,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对于“大数据”研究机构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来适应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Ⅳ 大数据医疗行业的现状是什么
【导读】除了互联网公司是大数据的早期采用者外,大数据在医疗行业的应用一直在进行。它都是孤立的数据,不能大规模应用。那么,医疗行业的大数据现状如何呢?今天就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大数据医疗行业的现状如何?除了互联网公司是大数据的早期采用者之外,医疗保健行业也是最早推动大数据分析的传统行业之一。医疗行业有大量的病例、病理报告、治疗计划、药物报告等。如果这些大数据能够被整理和应用,将会对医生和病人有很大的帮助。我们所面临的细菌、病毒和肿瘤细胞的数量和类型都在进化。在疾病的发现和诊断中,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最困难的。
未来,借助大数据平台,我们可以收集不同的病例和治疗方案,以及患者的基本特征,建立基于疾病特征的数据库。如果未来的基因技术成熟,可以根据患者的基因序列特征进行分类,建立医疗行业的患者分类数据库。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时,医生可以查阅患者的疾病特征、实验室报告和检测报告,查阅疾病数据库,帮助患者进行快速诊断,明确疾病定位。
大数据在医疗行业的应用一直在进行,但大数据尚未开放。这是孤立的数据,没有办法放大。未来,这些大数据应该统一收集,整合成统一的大数据平台,造福人类健康。政府和卫生保健是这一趋势的重要推动因素。
关于大数据医疗行业的现状是什么,小编就和您分享到这里了。如果您对大数据工程有浓厚的兴趣,希望这篇文章可以为您提供帮助。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数据分析师、大数据工程师的技巧及素大数据工程师具备能力等内容,可以点击本站的其他文章进行学习。
Ⅳ 医疗大数据是什么
医疗大数据是指医疗健康领域所产生的大规模、多样化和高速增长的数据集合。这些数据涵盖了诸如患者病历、诊断影像、实验室测试结果、药物研发信息以及公共卫生记录等多个方面。
医疗大数据的应用价值显著,它能够通过深度分析和挖掘,为医学研究、临床决策、公共卫生管理以及患者个性化治疗提供强大支持。例如,在医学研究方面,通过对海量病历数据的分析,研究人员能够发现疾病之间的潜在关联,提出新的研究假说,从而推动医学科学的进步。在临床决策过程中,大数据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此外,在公共卫生管理方面,大数据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功能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应对传染病等公共卫生事件,保障公众健康。
医疗大数据的发展也面临着挑战,如数据隐私保护、数据安全存储与传输、数据质量标准化等。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医疗机构、技术提供商和患者共同努力,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采用先进技术手段来确保医疗大数据的合规使用,保护个人隐私不受侵犯。
总的来说,医疗大数据作为当今医疗领域的重要资源,正逐渐改变着传统的医疗模式和服务方式。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医疗大数据将在提升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未来,我们期待医疗大数据能够为全人类的健康事业带来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加深远的变革。
Ⅵ 健康大数据管理与服务专业学什么
健康大数据管理与服务专业的目标是培养能够在医疗卫生单位、医药软件研发企业、养老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体检中心及健康管理咨询机构等多个领域工作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需要具备健康医疗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估的能力,同时掌握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与开发,包括大数据的查询处理、数据可视化技术、软件工程等。
课程设置方面,学生将学习基础医学概论、高等数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导论、数据库概论与数据结构等基础知识。此外,还包括大数据查询与处理、数据可视化技术、软件工程、临床医学概论、健康管理概论、健康信息管理、大数据存储与运算、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等专业课程,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就业方面,毕业生可以在医疗卫生机构、医药软件研发企业、养老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体检中心、健康管理咨询机构等单位担任健康医疗信息管理师、信息系统分析师、大数据技术工程师等职位。此外,他们还可以从事健康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和应用等工作,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健康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