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微信传播的六大特点
微信传播的特点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微信传播包含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与大众传播三种类型。那么这三种传播方式以微信为媒介时将会具有即时性、高交互性、发散性、跟随性的特点。
1.即时性。从技术的角度来说,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以光速计的,因此信息的传播都可以是即时的。
2.高交互性。交互性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信息的交流和互动。按照交互的对象的不同,交互性可以分为人人交互和人机交互。所谓人人交互是指使用者和使用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所谓人机交互是指使用者和传播媒介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微信传播具有很高的交互性是其传播过程中一个重要特点。
3.发散性。微信传播是点对点式的传播。也就是说信息从一个点程散射状线性传播从而导致传播数量成几何级数增长。这种信息传播形式使得微信传播具有非常强的扩散性和发散性。具体来说就是——转发、分享、多人转发、多人分享、更多人转发……这种链式传播路径。
4.跟随性。跟随性是另一个移动互联时代信息传播的显著特点。因为微信是根植于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的应用。终端载体的移动性决定了微信传播的的跟随性。
综上,由于微信传播所具有诸如即时性、高交互性、发散性、跟随性等特点,同时还可以实现在不同终端平台之间的跨平台无障碍信息传播,其通过强大的功能和丰富的信息表现方式占有了巨大的市场份额。
② 微信公众号传播模式有哪几种形式
1、自媒体传播
自媒体是指为个体提供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内容兼具私密性和公开性的信息传播方式,它由传统的点对面传播发展为点对点传播,如今媒体定义早已广泛化,只要你拥有信息,拥有内容,借助微信,你自己就可以成为一个信息平台,成为一个媒体 。
2、群体传播
群体传播也被称为小团体传播,介于人际传播与组织传播之间,群体传播的内容具有着高度的相关性,即传播的内容与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息息相关,用户使用微信可以将与群体内各成员的利益高度契合的内容发到微信上,群体成员可以通过语音聊天、分享评论等方式参与到互动中。
3、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是指媒介组织生产信息并将其传播给广大受众的过程,也是指受众寻求、利用、理解、影响这些信息的过程,它具有公开性、非强制性、单向性等,微信公众号主要面向名人、政府、企业、媒体等机构推出的合作推广业务。
发展历程
2018年6月27日,微信官方宣布,微信公众平台上线开放转载功能,文章可以直接被转载,不需要人工再次确认。
2018年11月16日,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公告称,即日起,公众号注册将做调整:个人主体注册公众号数量上限由2个调整为1个;企业类主体注册公众号数量上限由5个调整为2个。
2018年12月29日,微信公众平台运营功能再次升级,修改已发送文章的错别字上限由5个上调至10个,同时支持增、删和替换,但标题和摘要依然无法修改,修改机会依然有且仅有一次。
2019年8月,滴滴出行宣布,与万达酒店及度假村达成战略合作。用户可在万达酒店微信公众号内使用滴滴叫车。
2020年6月29日,微信公众号增加两项新功能,在文章底部新增了“分享”和“赞”。其中,用户点击“分享”可“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朋友”。这两项新功能已陆续全量开放。